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整式的乘法(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姓名 工作单位
学科年级 七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北京版
一、课程标准要求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其中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之间以及一次式与二次式相乘)。本节分为四个小节,主要内容是整式乘法,其中幂的运算性质,即同底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是学习整式乘法的基础,学生在掌握了幂的运算性质后,作为它的直接应用,第四节安排了单项式乘法,在单项式乘法在基础上利用分配律引进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多项式与乘法多项式乘法,这样使整式乘法运算的引入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二、教材地位作用
整式的乘法是整数运算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因式分解、分式、方程以及其它数学内容的基础,学习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既是多项式的加法、单项式与单项式乘法的综合应用,也是学习乘法公式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泛性、深刻性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学情调查分析
七年级7班,总人数45人,从分数情况可以看出,这个班学生数学成绩偏弱,优生人数少,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普遍运算能力较弱,准确率较低,数感较差,多数学生需要老师的帮助和监督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只有一部分同学能够配合老师开展教学工作,能自觉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所以上课必须讲得慢一点。
四、教学目标确定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 理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⑵ 能够熟练地进行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2. 过程与方法目标⑴ 经历探索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的过程,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⑵ 经历探索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的过程,体会乘法分配律的作用和“化归”的思想。3.态度价值观目标⑴ 通过探究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⑵ 通过把一个多项式看成一个整体,发展学生的转化能力。⑶ 通过对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的探索,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五、重点、难点
重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难点: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的法则的推导及综合运用。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操作感知 要求学生根据图中的数据,求一下这个矩形的面积. 教师鼓励学生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求出矩形的面积吗?让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两个代数式相等的原因 1、首先,在你的硬纸板上用直尺画出一个矩形,并且分成如下图1所示的四部分,标上字母.2、然后进行交流讨论,通过思考、讨论可以得出以下四种方法:①:(a+b)×(n+m).②a(m+n)+b(n+m).③mn+nb+am+ab.④m(a+b)+n(a+b).3.可以把(M+N)看成是一个整体,这样我们就把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理解成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从而解释这两个式子是否相等。4.【师生共识】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用第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结果相加.
字母呈现:(a+b)×(n+m)=ma+mb+na+nb. 外部刺激当它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数学教学,应尽可能的从学习者所接触的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借助几何图形的直观,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法则。 学生在解释的过程再一次让学生理解了我们数学的转化思想,即:一个新问题的解决往往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例6】计算: (1)(x+3y)(5x+6y) (2)(2a-3b)(a+4b) 练习:计算: (1)(4m+5n)(4m-3n) (2)(2a-3b)(2a+3b+4) (3) (x-1)(3x-2)-(x+1)(x+2)启发学生参与到例题所设置的计算问题中去. 思考: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自己总结提炼做题的方法和技巧。规范做题步骤与相关格式学生参与其中计算,领会多项式乘法的运用方法以及注意的问题.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课本P80的例9.【探究提升】 如图: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槽型钢材的体积?解:槽型钢材的体积为:V=2x 3x (2x+7)-x x (2x+7)学生参与其中,发挥优生的优势。领会多项式乘法的运用方法以及注意的问题.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计算体积的问题。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1.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应充分结合导图中的问题来理解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结果,利用乘法分配律来理解(m+n)与(a+b)相乘的结果,导出多项式乘法的法则. 2.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第一步要先进行整理,在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去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时,要“依次”进行,不重复,不遗漏,且各个多项式中的项不能自乘,多项式是几个单项式的和,每一项都包括前面的符号,在计算时要正确确定积中各项的符号.鼓励学生自己总结。锻炼学生的能力。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必做题:课本P80习题6-3第3、92.选做题:5、6题.学生自己选择。分层作业。
七、教学评价
教师巡视,及时表扬。小组合作,小组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