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9.6 众数与中位数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9.6 众数与中位数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27 07:4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众数和中位数
学校 教师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相关领域 统计与概率 教材 北京课改版
2.教学背景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计算中位数、众数、加权平均数,了解它们是数据集中趋势的描述.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北京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六节.教材通过睡眠状况的实例引出众数的定义,即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之后直接给出中位数的定义,再做练习.而人教版教材,是由实例引入,发现用平均数反映工资水平不合适,而用中位数更能反映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从而引出中位数的概念.对比两版教材,人教版教材的引入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思考过程,即之前的知识解决不了新的问题,才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因此,本节课将采用人教版教材的引入方式进行教学. 学情分析: 1.学生会计算数据的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对实际问题中的众数、中位数有模糊的认识,但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 2.学生思维较为活跃,但语言概括能力较弱,因此设置了分组讨论环节,通过交流攻克难点,锻炼学生的表达概括能力; 3.学生能够熟练使用pad完成选择、填空、匹配及主观题等各种题型,对这种方式比较感兴趣,积极性较高.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会计算一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 2.会借助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对实际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3.体验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众数、中位数的计算;从不同角度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难点:从不同角度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 利用作业题,以工资实例引入,引导学生发现从平均数的角度解释薪资水平不合理. 思考与交流 小王到某公司面试时,人事经理告诉他该公司薪资水平为每月6000元,但当小王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不仅自己工资低于6000元,身边很多同事都没有达到6000元,于是小王气愤地找到人事经理讨说法,人事经理拿了一份3月工资统计表给他(统计表见学案),请你帮小王分析一下: (1)人事经理面试时说的6000指什么? (2)你觉得人事经理选择6000作为薪资水平介绍合适吗?若合适,请说明理由;若不合适,请你给出合适的说法. 思考、讨论,交流想法. 对于第(2)问预案 预案一: 学生分别从“人数最多”、“中间水平”两个角度分析. 措施:依次引出新知即众数、中位数. 预案二: 学生仅从“人数最多”角度分析. 措施:先引出新知——众数,再回到该情境,“小王工资为5500,低于平均数,可他看到工资统计表后脸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去找中间的数即中位数,从而引出新知——中位数. 以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平均数不能很好反映薪资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知(众数) 说明:此处根据课堂情况调整众数中位数的教学顺序. 例题 练习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选择“大多数”的例子,从而引出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pad资源展示 例.某班一组男生绕杆篮球运球时间如下:(单位:秒) 13,15,12,11,12,13,12. 请问多少秒的人数最多? pad推送众数练习 1.1(选择题)一组数据5,4,4,3,4,3,2,3,5,3的众数是( ) 1.2(选择题)一组数据a,c,a,b,c,a,a,b,c的众数是( ) 1.3 (问答题)一组数据11,3,4,4,6,11,10,11,4的众数是? 举例子(少数服从多数、投票选举等) 思考例题,归纳求众数的一般方法. 完成练习 通过举例,让学生体会众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通过例题,加深对众数意义的理解,归纳求众数的方法步骤. 三道练习题由数到字母,巩固求众数的方法;最后一题通过学生产生矛盾,引导学生回归众数定义,体会一组数据的众数不一定唯一.
三、新知(中位数) 例题 概念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练习 pad资源展示 某组同学(共7人)1分钟跳绳个数如下: 110,104,120,132,90,100,98. 其中小静跳了110个,要想知道小静跳的算不算较多的,需要和哪个数比较?怎么找到这个数? 预案一(增加一个数据) 某组同学(共8人)1分钟跳绳个数如下:(单位:米) 110,104,120,132,90,100,98,106. 方案一: 情况:通过上面例题,学生已经总结出了奇偶两种情况下求中位数的方法. 措施:引导学生完善概念. 方案二: 情况:学生未想到偶数个数据的情况. 措施:阅读书上概念,分析概念中关键词,进一步总结求中位数的方法. pad推送中位数练习 1、一组数据9,15,23,17,12,26,20的中位数是( ) A 15 B.17 C.20 D. 23 2、一组数据3,6,9,4,x,7,3,8的中位数是6,则x=____ 备选:pad推送主观题 下图是一分钟仰卧起坐次数统计图(共49人),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 思考例题,发现找中间位置的数的方法. 预案一:学生提出若数据有偶数个怎么办? 措施:增加一个数据,顺势引导学生发现偶数个数据时中间位置有两个数,应取二者的平均值. 预案二:学生未提出偶数个数据的疑问. 措施:等学生读完书上概念后,再引导学生发现偶数个数据的情况,总结方法. 总结概念和方法. 完成pad中位数练习 预案:练习2完成情况不好. 措施:PPT讲解 完成学案上的练习,并拍照上传. 书上是通过描述找中位数的方法对中位数进行定义的,故设计先让学生感受找中间数的过程,再得出中位数的概念,这样更符合学生的思维顺序. 根据课堂情况调整环节的设计,以学生的思维推动环节的进行. 巩固求中位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数据较多时,排序后找中位数的规律.(此题备选) 注:这里只讨论了个数为49时的情况,偶数个、n个的情况将留作作业.
四、小结 对比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特点; 学生总结收获. 总结收获. 通过对比总结,体会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意义;感受从不同角度分析数据,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板书设计 众数 中位数 平均数: 唯一 平均水平 众 数: 数、记、比(最多) 不一定唯一 多数水平 奇(中间那个数) 中位数: 排 唯一 中等水平 偶(中间两数平均数)
作业 1、某商场服装部为了调动营业员的积极性,决定实行目标管理,根据目标完成的情况对营业员进行适当的奖励.为了确定一个适当的月销售目标,商场服装部统计了每个营业员某月的销售额(单位:万元),数据如下: 17 18 16 13 24 15 28 26 18 19 22 17 16 19 32 30 16 14 15 26 15 32 23 17 15 15 28 28 16 19 (1)月销售额在哪个值的人数最多?中间的月销售额是多少?平均月销售额是多少? (2)如果想确定一个较高的销售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 (3)如果想让一半左右的营业员都能达到销售目标,你认为月销售额定为多少合适?说明理由. 2、对于备选的中位数练习: (1)若总人数增加一人(共50人)如何求? (2)将总人数改为n如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