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第二单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第二单元《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积雨辋川庄作》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7 10:5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积雨辋川庄作》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王维的生平和诗歌风格特点。
2、通过意象领会诗歌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情感。
3、学习诗歌融情于景、用典明志的写作手法。
4、通过对“迟”字的赏析,掌握炼字型题型的做题技巧。
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意象领会诗歌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情感的方法。
2、掌握诗歌炼字型的做题技艺。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王维诗歌中的禅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狂(贺知章)、诗佛(王维)”对应的诗人入手,引出“诗佛”王维。并指出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让我们走进王维并感悟《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的诗情画意。
二、作家作品介绍。
1、诗人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有《王右丞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以禅悟诗,故有“诗佛”之称。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作品: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后,当时社会急剧变化,朝政混乱,王维厌倦官场生活,不再积极出仕,而是亦官亦隐。他隐居在辋川,信奉佛教,寻访山林,怡然自得。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三、整体感知。
1、朗读。先处理字音,再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2、全诗结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写情志。
3、本诗体现了诗人诗歌中的“诗中有画”,请学生说说本诗描绘了几幅图景?
四、学习第一幅图景。《炊烟袅袅图》
积雨空林烟火迟
描绘景象: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慢升起,山下农家正在烧火做饭呢。静中有动。
“迟”字赏析:本意慢慢走。这里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
炼字型题方法归纳: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含义+分析+效果或情感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五、第二幅图景。《东葘送饭图》
蒸藜炊黍饷东菑
描绘景象: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
渲染了忙碌而又秩序井然的氛围,体现了农夫田妇怡然自乐的心情。
总结首联:内容上用两幅农村生活图景,体现了农家生活的乐趣。手法上动静结合。
六、第三、四幅图景。《白鹭翩跹图》、《密林鹂歌图》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描绘景象:在一片广漠空旷的水田之上,白鹭翩翩飞舞。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
这两句是如何体现“诗中有画”的?
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总结:颔联写自然景观,让读者与诗人一起陶醉于大自然的景色之中。
七、学习颈联。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描绘诗人独处空山之中、松林之下,观木槿,食露葵,远离尘嚣的幽居生活情景。这在世人的眼中未免太过孤寂寡淡的情调,到了诗人笔下却变得蕴涵着深沉的禅意: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远离了名利的争斗,回归自然,回归原始的真我。透过诗句,扑面而来的是淡雅,宁静,幽寂,带着一点孤独,更多的却是诗人洋溢着的惬意。这种以禅入诗的手法,营造了冲淡空灵的艺术境界,而禅理与静谧的绘画美的融合,更使这类田园诗达到了情景相生、物我交融的艺术极至。难怪司空图说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
八、学习尾联。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尾联连用两典,表达自己消尽俗念、随缘任遇、与世无争、耽于山林的悠然情怀。用杨子居学道归来后客人不再让座、却与之争座的典故,说明诗人已与村夫野老融成一体。用海上鸥人因心术不正破坏了与鸥的和谐关系的典故,说明自己回归自然的心灵境界。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一反,抒写了诗人淡泊的心志。
九、总结全诗
1、诗歌主旨:这首诗描写了久雨中的辋川别业优美风光(境),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意)。
2、结构:诗中前二联写景,后二联写情志。以农家田园生活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来衬托诗人隐居山林的情志。
3、艺术手法:动静结合、寓情于景、用典
4、王维诗的特点:诗中有画(绘画美),富有禅意,融情入景。
5、方法指导:抓住作者所选取的物象,一共有多少。要准确把握物象的特征和基调。抓住物象的色彩。抓住物象的声音特征。
十、拓展练习: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后面的试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2分)
[参考答案]驿站秋夜难眠图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意为“心烦意乱”。(步骤一)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步骤二) 全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步骤三)
十一、作业:课外阅读王维诗歌《辋川别业》《新晴野望》
辋川别业
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