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性复习(一)-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综合性复习(一)-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6-26 05:4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综合性复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双缝干涉的示意图,从光源S射出的单色光经过单缝后在双缝处形成两束相干光S1、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该光的波长为λ,且满足,则光屏上P处为亮条纹
B.该实验中不存在光的衍射现象
C.减小双缝间距d,相邻两条亮条纹的距离将减小
D.撤去双缝,屏上O点处亮条纹最窄,两侧的亮条纹逐渐变宽
2.如图甲所示,以O点为平衡位置,弹簧振子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图乙为这个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t=0.6s时,弹簧振子有最小的弹性势能
B.在t=0.2s时,弹簧振子加速度的大小为0
C.在t=0.1s与t=0.3s两个时刻,弹簧振子不在同一位置
D.从t=0到t=0.2s时间内,弹簧振子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3.如图,两束单色光a、b分别沿半径方向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出射光合成一束复色光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砖对a、b两光的折射率大小关系有na < nb
B.a、b两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大小相等
C.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D.a、b两光从玻璃砖射向空气时的临界角大小关系有Ca < Cb
4.如图甲所示,一个有固定转动轴的竖直圆盘转动时,固定在圆盘上的小圆柱带动一个T形支架在竖直方向运动,使T形支架下面的弹簧和小球组成的振动系统做受迫振动。圆盘静止时,在弹簧原长位置释放一质量为m小球,小球做简谐振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小球所受的回复力不断减小,且方向为x轴正方向
B.运动过程中弹簧的弹力不断变化,最大值为
C.若圆盘以匀速转动,小球振动达到稳定时其振动的周期为
D.若圆盘以匀速转动,欲使小球振幅增加则可使圆盘转速适当增加
5.消除噪声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内燃机、通风机等在排放各种高速气流的过程中都会发出噪声,如图所示的消声器可以用来削弱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波长为 λ 的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在声波到达a 处时,分成上下两束波,这两束声波在b 处相遇时可削弱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消声器工作原理是利用波的衍射
B.该装置可以说明声波是横波
C.该消声器对不同波长的声波都有相同的减噪效果
D.要达到良好的减噪效果,从a 处分成的上下两束声波传到b 处需满足波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
6.光纤通信采用的光导纤维由内芯和外套组成,长为,其侧截面如图所示,一复色光以入射角从轴心射入光导纤维后分为、两束单色光,两单色光在内芯和外套界面多次全反射后从光导纤维另一端射出,已知内芯材料对光的折射率为,真空中的光速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芯材料对光的折射率小于
B.在内芯中光传播速度比光小
C.若光恰好发生全反射,则在这段光纤中的传播时间为
D.当逐渐增大到时,开始有光从纤维侧壁射出
7.躺在床上看手机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不仅不利于视力健康,更容易造成意外伤害。若手机质量为,从离人眼约的高度无初速掉落,砸到眼睛后经手机停止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中掉落过程中,手机动量的增加量大于重力的冲量
B.接触眼睛的过程中,手机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C.全过程手机重力的冲量等于接触眼睛过程手机对眼睛冲击力的冲量
D.手机对眼睛的冲击力大小约为自身重力的10倍
8.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速度大小为v的A球与质量为2m、静止的B球碰撞后,A球的速度方向与碰撞前相反。则碰撞后B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
A.0.30v B.0.40v C.0.60v D.0.70v
9.一列机械波沿x轴正向传播,已知在x轴上相距为3m的两质点A和B,A靠近振源,振动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这列波传播的速度可能是(  )
A.10m/s B.30m/s
C.12m/s D.16m/s
10.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分别为、,物体B置于水平面上,物体上部半圆形槽的半径为,将物体从半圆形槽的右侧最顶端由静止释放,一切摩擦不计,则(  )
A.B一直向右运动
B.不能到达的半圆形槽的左侧最高点
C.B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为
D.运动到半圆形槽的最低点时速度为
二、多项选择题
11.在下列图所示四幅图片中,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的波动性的是(  )
①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 ②戴特殊眼镜观看立体电影
③肥皂膜上的彩色条纹 ④泊松亮斑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12.如图所示,虚线和实线分别为甲、乙两个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已知甲、乙两个振子质量相等。则(  )
A.甲、乙两振子的频率之比为
B.同一个弹簧振子在1s和3s时加速度都相同
C.0~8s时间内甲、乙两振子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D.甲振子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
13.一质量为2kg的物块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  )
A.t=1s时物块的动能为1J
B.t=2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4 kg·m/s
C.前3s内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5N·s
D.前4s内物体克服力F做功1J
14.如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处的质点,图乙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则(  )
A.从到,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
B.时,质点Q的位移达到负向最大
C.时,质点P的回复力方向沿y轴负方向
D.从到,质点P向右传播了
1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一个质量为M的长木板,其右端固定一根轻质弹簧,木板上表面粗糙。质量为m的铁块以水平速度从木板的左端沿板面向右滑行,压缩弹簧后又被弹回,最后恰好没有从木板的左端滑出。则(  )
A.可以求出最终木板和铁块的速度
B.可以求出弹簧压缩量最大时,木板和铁块的速度
C.可以求出弹簧最大弹性势能
D.可以求出木板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三、实验题
16.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
(1)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___________。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C.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D.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
(2)若双缝的间距为d,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L,测得第1条暗条纹到第n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x,则单色光的波长___________。
(3)在测量某单色光的波长时,所得图样如图乙所示,调节仪器使分划板的中心刻线对准一条亮条纹A的中心,测量头卡尺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___mm,移动手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另一条亮条纹B的中心,测量头卡尺的示数为16.2mm。已知双缝挡板与光屏间距为0.4m,双缝相距0.2mm,则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____nm。
17.如图甲所示,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
C.入射球每次都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D.实验过程中,白纸可以移动,复写纸不能移动
(2)图甲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由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1、m2
B.测量小球m2开始释放的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F.用秒表测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t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四、解答题
18.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O从时刻开始在垂直于x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在时刻第一次形成如图所示的完整波形,P是平衡位置为处的质点,B是位于处的质点。求:
(1)波的传播速度v;
(2)当B第一次到达波峰时,位于处质点A通过的总路程;
(3)从图示状态开始计时,P质点经过多长时间到达平衡位置且运动方向向上。
19.如图,人们用“打夯”的方式把松散的地面夯实。设某次打夯符合以下模型:两人同时通过绳子对重物各施加一个力,力的大小均为,方向都与竖直方向成,重物离开地面后两人停止施力,最后重物自由下落砸到地面,碰后速度视为零。已知重物的质量为,g取,。求:
(1)重物刚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若重物撞击地面的时间为,求撞击过程重物对地面的平均冲击力F。
20.如图所示,从A点以v0=4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一质量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当小物块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固定的光滑圆弧轨道BC,经圆弧轨道后滑上与C点等高、静止在粗糙水平面的长木板上,圆弧轨道C端切线水平。已知长木板的质量M=4kg,A、B两点距C点的高度分别为H=0.7m、h=0.25m,R=1.25m,小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长木板与地面间光滑,g取10m/s2。求:
(1)小物块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小物块滑动至C点时,对圆弧轨道C点的压力大小;
(3)长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4)小物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过程中生成的内能。

参考答案
1.A 2.D 3.A 4.B 5.D 6.D 7.C 8.C 9.A 10.C
11.BC 12.CD 13.AB 14.BC 15.ABC
16. B 11.5 600
17. BC ADE
18.【解析】
(1)由图可知,周期
波长
振幅
机械波的波速
(2)当质点B第一次到达波峰位置,所需时间
则质点A恰好振动了一个周期,则质点A通过各的路程
(3)从图示状态开始计时,要使P质点到达平衡位置且运动方向向上,在一个周期内,波在传播方向上向前传僠了2.5m的距离,则此振动状态刚好传到了P点,结合振动的周期性,则
()
19.【解析】
(1)从离开地面到落回地面,重力不做功,由动能定理
可得重物刚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以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
可得撞击过程重物对地面的平均冲击力
20.【解析】
(1)设小物块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则有
解得t=0.3s
小物块到达B点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y=gt=3m/s
小物块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设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则有
解得
(2)设小物块滑动至C点时的速度为vC,从B到C由动能定理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
小物块在C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则有
代入数据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物块对圆弧轨道C点的压力大小为34N。
(3)小物块在长木板上运动时,小物块与长木板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小物块与长木板达到共同的速度为v共,由动量守恒定律则有mvC=(m+M)v共
解得
小物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的加速度为
达到共速时,小物块的位移为
长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达到共速时,长木板的位移为
长木板至少为
(4)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小物块在长木板上滑动产生的内能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