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4章 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4章 第1节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26 07:1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认识了不同环境中的多姿多彩的生物后,对生物的命名和分类作了详尽阐述,能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科学命名方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检索,进一步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本节从生物俗名的多样性引入,易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生物命名的兴趣。生物学名的含义及组成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说出俗名和学名的由来、组成特点,知道两者的差异、学名的优势及重要性。
能力目标:能分辨生物的俗名和学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重点难点
重点:
生物学名的含义、组成特点
难点:
学名的特点,生物俗名和学名的区分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现的生物大约有200万种,每年还有很多种生物被发现。这些生物既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这节课,我们来了解有关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的知识。
二、课题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
三、合作探究
活动1、认识生物的俗名
自读课本110页,思考:
(1)什么是生物的俗名?
(2)举例说明生物的俗名为什么会千差万别?
(3)生物俗名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后回答,师生共同订正并补充完整答案。
活动2、认识生物的学名
自读课本111页,思考:
(1)为什么要创立学名?
(2)学名是用什么方法给生物命名?这种方法是何时由谁创立的?
(3)学名由哪两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
(4)学名有什么优点?
学生讨论、回答后,师生共同小结:
(1)由于俗名存在的弊端,所以全世界的生物学家都迫切希望能有一个统一生物名称。
(2)学名是用双名法给生物命名。双名法是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奈确立的一种生物命名法。
(3)学名由属名和种名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名。学名都用斜体拉丁文表示。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字母小写,种名是形容词,全部小写,表示该种生物的主要特征或产地。
(4)学名统一了动植物的名称,便于交流,有利于学术发展。
活动3、讨论题
学生思考课本111页的讨论题:
(1)人们平时喜欢用俗名而不喜欢用学名,为什么?
(2)把我们的姓名与动植物的学名进行比较,姓名与学名有什么相对关系?
(3)一种生物的俗名是多种多样的,而学名确实统一的,生物的名称从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小组讨论后,回答,集体明确答案。
(1)因为俗名形象、生动,简洁,并且是大家约定俗成的,使用方便;而学名是拉丁文的,懂得的人不多。
(2)姓名中的姓相当于学名中的属名,名相当于学名中的种名。
(3)生物俗名虽然形象、生动、简洁,但往往以内同物异名、异物同名和读音误解等,引起生物名称的混乱和交流研究的许多困难,所以生物名称的多种多样到全世界统一,有利于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当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活动4小结:
学生思考: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课堂交流本节所学内容。
四、课内巩固 训练达标
1、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 提出了一种生物命名法---- ,使每个物种只有一个科学名称即 名。
2、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 ,第二部分是 ,学名都用斜体的 文字。
3、现在,国际通用的生物命名法是 法。
4、甘薯的学名是( )
A. 山芋 B. 红薯 C. Sweet Potato D. Ipomoea batatas
5、有四种生物的学名,它们分别为①Paramecium aurelia,(Z)Aurelia aurelia,③Paramecium ,④Chilonomus paramecium,它们之间亲缘关系最近的种类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五 、作业设计:生物同步练习相关习题
六.板书设计
一 、生物的俗名
生物的学名——科学名称
林奈——双名法
属名 种名
斜体的拉丁文表示
Zea m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