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昆 虫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蝗虫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功能;
2.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3.概述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对蝗虫实物的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交流能力;
2.通过对昆虫图片资料查询和交流,培养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热爱大自然,关爱小生命的情感。
2.关注与昆虫有关的自然现象(如蝗灾),关注昆虫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并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
三、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引入: 投影展示《昆虫记》图片,引出新课。七年级必读书目之一。 1.请你介绍你熟悉的一种昆虫 2.你知道的昆虫还有哪些呢? (学生有可能说出一些不属于昆虫的其他节肢动物,教师及时指正。) 美丽的相遇能改变人的一生,就如同法布尔与蜜蜂蝴蝶等昆虫的相遇一样,当你在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就已经和奇妙的昆虫世界相遇了,今天就让我们在生物课堂上再次走进昆虫的世界。(板书:昆虫) 【表达交流】 蜻蜓 蝴蝶 蚂蚁 蜜蜂 昆虫
活动一:观察昆虫 目前已知的昆虫约有100多万种,虽然它们的形态各异,但基本结构是形似的。今天我们就以蝗虫为例来探究昆虫的特征。 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P85和P88信息库中内容。 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的观察应该遵循怎样的顺序呢?(教师进行方法指导) 摸一摸:蝗虫的体表,感觉坚韧还是柔软? 看一看:蝗虫的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 找一找:用放大镜观察头部,找找复眼,单 眼, 触角,口器 数一数:蝗虫有几对足?它们有什么不同? 蝗虫有几对翅? 想一想:蝗虫是用什么呼吸的呢 学生小组观察讨论后,引导学生交流反馈: 多媒体展示图片:蝗虫的外骨骼 多媒体展示视频:“金蝉脱壳” 多媒体展示图片:蝗虫的身体分部 多媒体展示视频:复眼上小眼的成像 复眼由多个小眼组成,每个小眼是一个独立的感光单位。这样每个小眼只能形成一个像点,众多小眼形成的像点拼合成一幅图像。复眼视觉所看到的影像其实是由众多小眼所提供的讯息组成。 多媒体展示图片:蝗虫的单眼 多媒体展示图片:蝗虫的口器 多媒体展示视频:昆虫的口器 多媒体展示图片:蝗虫的三对足 多媒体展示图片:蝗虫的两对翅 引导思考:蝗虫用什么呼吸? 小组讨论:蝗虫用什么呼吸? 多媒体展示视频:蝗虫的呼吸实验 整体感受 小组合作,对照图示,说出对应序号的结构名称以及功能。 小组合作,观察蝗虫实物,结合P85和P88信息库中内容,讨论完成问题。 自主学习P85和P88信息库中内容。 回忆七上知识,科学的进行观察顺序: 从整体到局部 从上到下 从前到后 小组合作观察观察 【表达交流】蝗虫身体外面包着一层坚韧的外骨骼,可以支撑身体和保护体内的各种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表达交流】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表达交流】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三个单眼; 触角有嗅觉和触觉作用,有的还有听觉作用,可以帮助昆虫进行通讯联络、寻觅异性、寻找食物和选择产卵场所等活动。 复眼位于头部上部,较大,是由很多小眼组成,是主要的视觉器官。复眼对运动着的物体特别敏锐。 单眼位于复眼和触角中间各1只,还有1只位于头部前方中央偏上,与另两只单眼呈倒等腰三角形。单眼仅能感光。 【表达交流】口器是咀嚼式口器,是蝗虫的取食器官。 【表达交流】胸部有三对足,前足、中足和后足。前足、中足适于行走,后足适于跳跃。 有两对翅,前翅狭长、革质,覆盖于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宽大、膜质、柔软,常折叠在前翅之下,适于飞翔。 【表达交流】 一个大的塑料杯,将两只蝗虫固定在吸管上。一只蝗虫只有头浸没水中,另一只蝗虫胸腹部浸没水中。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胸腹部侵泡在水中的蝗虫在水中刚开始很活泼,十分钟之后活动力慢慢下降,二十分钟后慢慢的开始死亡。并且在此期间有个明显的现象,蝗虫的腹部和胸部两侧有气泡产生,说明呼吸部位在胸腹部。而只有头部侵泡在水中蝗虫,在水中不仅看不到气泡产生,而且生命力直到第二天还活力如初。 【表达交流】 学生整体说出各个部位的名称和作用
活动二:总结特征 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因为有了它们,自然界是如此动人和多姿多彩。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昆虫美丽瞬间。 思考:以上的昆虫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尝试总结昆虫的主要特征。 多媒体展示视频:五彩缤纷的昆虫 小结昆虫的形态结构特征 火眼金睛 展示图片 引导学生辨识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昆虫。 欣赏图片,感受昆虫世界的美丽 思考:昆虫的主要特征 【表达交流】 头胸腹、三对足,两对翅膀一对触;眼有两种分 【表达交流】辨识出蜘蛛、鼠妇不是昆虫。
活动三:褒贬昆虫 引导学生思考: 1.有人认为昆虫对人类是有利的,有人认为昆虫对人类是有害。那你的观点是什么? 2.我们是否应该完全消灭害虫?为什么? 今天通过学习蝗虫为我们了解昆虫打开了一扇窗口,希望同学们课外继续探究昆虫世界的奥秘。当然,昆虫的有益和有害是依照人类的喜好来划分的,其实每种昆虫在自然界里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表达交流】 蜜蜂可以给人类提供蜂蜜、蜂胶等等。 家蚕可以给人类提供蚕丝。 昆虫能传粉 蚊子、苍蝇、跳蚤、虱子能传播疾病。 【表达交流】 不能完全消灭害虫,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课外延伸 请设计实验证明蝗虫触角的嗅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