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0章 第1节 水中的动物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0章 第1节 水中的动物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26 07:1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0章第1节 水中的动物--河蚌
课 题 水中的动物—河蚌 课 型 新 授
主 备 执 教
教学目标 概述河蚌适应水底生活的主要特征; 通过对河蚌的解剖与观察,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关注我国的水生动物资源状况,养成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河蚌的解剖和观察
教学难点 河蚌的解剖和观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我带来了一件东西,自古以来,它与宝石、翡翠和玛瑙等齐名,它是一件珍贵的饰品,同学们猜是什么?生答:珍珠。那你们知道它是哪里产生的吗?生答:河蚌产生的。是真的吗?请看视频:珍珠的形成,导入新课
一、自主先学 阅读课文45-47页,快速独立完成自主学案的填空题。 1.河蚌属于软体动物,它的身体_________,身体外表有两片厚厚的__________,前端_________,后端_________。 2.河蚌生活在_______________,其呼吸器官是_________,运动器官是_________,两片贝壳内贴着一层柔软的膜,这层膜叫做_________。
二、合作互学 导学:观看视频――观察河蚌,初步学会观察河蚌的方法和步骤 (一)、合作互学1:观察河蚌的外部形态 引导思考:1、如何辨认河蚌的前端和后端? 2、河蚌的贝壳有什么作用?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小组代表展示成果。 (二)、合作互学2:观察河蚌的内部结构 引导思考:1、河蚌的呼吸器官是什么?有几片? 2、河蚌的运动器官是什么?有几个? 3、河蚌是如何适应水中生活的? 学生分组实验开始,教师巡回指导。 图片:课本图10-5 提示:视频“观察河蚌”。 友情提醒:观察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划伤。 学生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本组解剖、观察结果 出示河蚌解剖内部结构图片,让学生说出其结构名称。 (三)、合作讨论1:河蚌是如何适应水中生活的呢? 归纳总结:1、用鳃呼吸 2、用斧足运动 (四)、合作讨论2:1、除河蚌外还有哪些软体动物? 2、软体动物的特征有哪些? 3、软体动物的经济价值有哪些? 4、如何利用软体动物的经济价值呢? 归纳总结 (五)、课堂小结:谈一谈,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三、检测评学 完成自主学案上的达标反馈题
四、践行活学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五、课堂小结 1、河蚌适应水中的特征:河蚌身体外面有两片厚厚的贝壳,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河蚌用鳃呼吸,以斧足运动等。 2、软体动物都有柔软的身体,大多用鳃进行呼吸。
七、板书设计 水中的动物――河蚌 一、观察河蚌 1、外部形态: 2、内部结构: 二、软体动物的特征 1、身体柔软 2、大多用鳃呼吸 三、软体动物的经济价值有: 1、食用 2、药用 3、可以生产饰品 4、做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