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26 20:5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资料,掌握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和地区差异、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通过对世界人口问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分析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材分析】 :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世界关注的三大问题,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中人口问题是核心问题。本节从人地关系角度,讲述了有关人口方面的基础知识,从人口总数的变化到人口增长和迁移的现状,引领学生关注当今世界人类普遍关注的人口问题,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2、世界人口分布;.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学习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况,进一步学习人口,有利于学生联系各个学习内容。学生的逻辑思维比较薄弱,因此利用大量的地图引导学生感知人口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初中地理学习的意义。此阶段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同样比较薄弱,因此需要利用大量的地图导学,让学生更加直观认识人口分布情况。初一学生初次接触地理,男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强,可以通过激发男生的同时引发女生的学习兴趣,让集体学习氛围更加浓。本节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所学知识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说出最新世界人口的总数。
2.说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并学会计算。
3. 说出人口率的含义密度的含义,并学会计算。过程与方法
1.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和地区差异。
2.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意识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性,并从中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法、学案导学法、小组讨论法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设计思路】 :
本课以兴趣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读图析图法、小组讨论法等为主进行本节的教学。由于本课的内容要学生通过读图分析,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和地区差异,以及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因此本节课教师着重指导学生如何学会运用地图、资料,充分利用了《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气候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等已学地图,归纳得出规律并分析成因。通过对学生识图、读图、用图等全方位地图能力的形成训练,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与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形成了科学的人地观。最后设计贴近乡土的活动,合作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学 生 学 习 及 教 师 教 学 过 程
环 节 内 容 (注明使用何种教法及学法指导) 设计意图
一、提出问题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使用兴趣教学法)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着竞争强烈、就业困难。就拿我国来说吧,现在我们听得最多和说得最多的词中就有“竞争”“下岗”两个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人口不断增长是原因之一。 下面我们来认识塔利,塔利是来自外太空的一位可爱的小生物,它收到来自地球的邀请信。塔利想来美丽的地球上旅行,我们先带它了解世界人口的情况吧。 在 2011 年 10 月 31 日,世界第 70 亿人口已经降生了。 (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使用问题教学法) 1、请问:地球上现在的人口总数超过了多少亿? 2、人类的发生发展已经有几百万年了,大家来看近几百年来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么样变化的。 从有趣的事物出发,引出学习主题。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使用读图析图法) 1、 看书图 4.3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 P71 活动 1,即计算世界人口从 1830 年的 10 亿到 2011 年的 70 亿,人口每增 10 亿所需的时间,让学生将答案填人右表中,然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求知愿望出发, 思考了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口每增加 10 亿,所需的时间逐 渐趋(短),这表明在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步趋(快)。 2、利用“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 从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横坐标表示什么(时间),纵坐标表示什么(人口数)。 老师提问:世界人口增长曲线有什么变化? 曲线平缓,人口增长缓慢,曲线较陡,说明人口增长较快。所以在 18 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 世纪以后,特别是 20 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 世界人口的总体特点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不同的历史阶段,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 3、想一想: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什么来衡量? 显然,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和死亡的人数来决定的。引导学生看书 P71,和观看课件,了解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含义。 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是由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所决定的,即由人口自然增长率来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0、=0、<0,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 0 时,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也就是人口增长快;当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 0 时,表示人口即不增加,也不减少,也就 是人口停止增长;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 0 时,表示人口减少,绝对值越大,表示减少越多,也就是人口减少快。 练习:计算 世界人口增长
的速度变化,
激发学生的探
究热情。
二、读图分析,
归纳特点
注重对学生地
理图形的方法
指导。
引出人口出生
率、死亡率和
自然增长率的
概念。
学以致用
A 国人口出生率为 4.5% 死亡率为 1.47% 则 A 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3.03 %) B 国人口出生率为 0.82%, 死亡率为 1.17% 则 B 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0.35 %)人口在增加的是 A 国还是 B 国呢(A 国,B 国是出 现了人口的负增长) 4、各大洲之间人口增长有着明显的差异 从地区分布看:欧洲 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较低;亚洲 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发展中国家较高。 5、近几十年来人口增长的速度为何会越来越快呢? 这是跟以下因素有关:现代医疗水平提高、婴儿死亡率降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类注重社会健康等因素有关。 (过渡):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情况是不相同的,那么人口分布是怎样的呢? 通过学生的自
学探究,获取
地理知识,培
养学生的自学
能力。
承上启下, 引
导学生进入学
习新内容状态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使用读图析图法、小组讨论法) 塔利这时来到亚洲的青藏高原,它坐在那白白雪皑皑的ft峰上,全球 70 亿人口是否会平均分布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呢? 1、知识回顾:利用课件展示大洲大洋分布图,让学生说出字母和代号代表的名称。 2、先看图例,颜色的深浅不一代表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世界人口分布的总特征是分布不平衡,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 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本 73 页,找出人口稀疏的四个地区。想一想,这四个地区是什么原因导致人口稀疏的。 1、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的疏密程度。 2、接下来我们就利用学过的知识来分析一下 P72 页《世界人口分布图》的特征及成因。 老师指导读图方法:“世界人口分布图”是分层设色的等值线图。和我们以前学的地形图、等温线图类似,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人口密度。 学习紧扣乡土
地理, 让学生
体会更深。
三、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着重指导学生
如何学会运用
地图, 归纳得
出规律并分析
成因
学生很快可以看出,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人口密度。颜色深红,表示人口稠密,颜色浅黄,表示人口稀疏。 结论:世界人口分布的总特征是怎样?(不均匀)”。下面分小组讨论 ,找出人口稠密“四密”和人口稀 疏“四疏”的地区,并准确描述其位置。 老师提问小结:“四密”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 “四疏”沙漠地区、高原ft地、高纬度地区、雨林地区。 3、活动:《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气候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主要自然因素。 4、ABCD 四个地区人口稀疏与气候之间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呢? A 地区由于纬度较高,气候严寒; B 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C 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交通不便; D 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5、请找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有何特点? 最后老师总结结论:(1)、人口稠密区都分布在中低纬度(气温适宜),沿海(降水丰富)平原区(地形平坦),都是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2)、人口稀疏地区都是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 老师补充:人口分布除了受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历史原因等),还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如历史、经济、交通、文化习俗等因素影响。 培养学生的分
析能力、合作
交流意识及语
言表达能力。
老师进一步指
出地理条件是
影响人口分布
的主要原因
四、学以致用,指导生活 (一)课后延伸,拓展思维 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请你选择你愿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并且说出你选择的理由。 (二) 教师小结,形成结论(使用分析归纳法)老师对本节进行总结。 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的理念。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第一课时)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1、人口的增长特点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
2、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三、世界人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