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3.4 世界的气候 第3课时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3.4 世界的气候 第3课时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26 20:5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一 年级 地理 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世界的气候(第三课时)
课时 第 1 课时,本教学内容共需 3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程标准 1.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运用景观图等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某地气候的影响。 2.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认识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列举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重点 1.运用景观图等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某地气候的影响。 2.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认识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1.运用景观图等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某地气候的影响。
学情分析 上节课学生掌握了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那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分布规律,我们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一些具体的案例,并且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情境,分析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作为气候的结尾,同时协调人与气候的关系,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环节 1复习导入 同学们,大家喜欢吃葡萄干吗?大家喜欢吃哪里的葡萄干呢?想必是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干?咱们广州的农庄能产葡萄干吗?两地什么样的自然条件造成气候差异如何大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生与老师互动,思考影响有利于新疆吐鲁番葡萄的自然因素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本节课学习做铺垫
环节 1纬度位置对气 1.纬度位置 【情境一】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极地地区气候寒冷,两地气温和降水量有什么不一样呢? 学生通过复习气温和降水的纬度分布,掌握纬度位置如何影响气候 通过方法引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学习地理知识
候的影响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明纬度位置与气温的关系。 小结 1: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观察纬度位置与降水空间分布的关系。 小结 2: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海陆分布 【情境二】小明同学暑假随爸爸沿着亚洲大陆 40° ~60°N 一路西行,他们会有什么发现呢? 1.他在 3 个不同地区看到的典型植被景观有什么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2.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观察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降水有什么变化规律。 小结 3: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情境四】从沿海像内陆,除了降水的差异外,还有一些差异。 通过不同的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学会在情境 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中分析和解决问 分析图表的能力。
环节 2
题的能力
海陆
分布
对气
候的
影响
1.欧洲传统民居墙体厚度有什么变化规律?导致这种现象形成的影响因素? 2.读“1 月全球等温线图”,思考气温和传统民居的墙体厚度有什么关系?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 小结 4: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
3.地形因素 【情境五】四月里春花都凋谢了,庐山大林寺的桃花却刚刚开放。诗人白居易不禁感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庐山位于我国江西,大林寺位于庐山风景区,海拔高度约 1100 米。你能解释春天为什么来晚了吗? 小结 5: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 100m,气温下降 0.6℃ 【情境六】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印度东北部村庄— —乞拉朋齐,终日乌云密布,雨衣必备,到处长满青苔,皮鞋隔两天不穿就发霉。曾出现降水年 26461.2毫米的最高记录,因而被称为“世界雨极”。为什么这么多降水呢? 小结 6:在ft地,受地形抬升,迎风坡多地形雨 【课堂练习】:完成教材 66 页内容,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②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北部冬季寒冷漫长。 ③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湿润。 通过不同的情境 通过方法引导,突出
学生学会在情境 学生的主体地位,引
中分析和解决问 导学生自主、合作地
题的能力 学习地理知识
环节 4
地形
对气
候的
影响
环节 4 一.气候对人类Th活、Th产的影响 气候与Th产——以农业为例 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观察小麦和水稻习性图,说出水稻和小麦分布地区的差异。 气候与Th活 学生参与讨论、交
气候 流,达成共识。之 联系常识,分析气候
与人 后派代表展示交 流成果 对人类生产活动的
类生 影响。
产、
生活的影响 (1)观察热带地区、温带地区和寒带地区的传统民居情况并分析原因。 (2)观察新疆地区“晾房”悬挂的葡萄干图片,分析当地气候特点。 3.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联系日常现象,分析人类生产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环节 5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和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这些实例的分析,一方面要认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另一方面要体会、感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特别是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要保护好大气环境,这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对知识进行巩固。
板书设计 一、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3.地形 二、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环节 7课堂答疑 气候对民居的影响 我们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受到气候的影响,其中各地的传统民居就深深的刻上了气候的烙印,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气候如何影响民居。如:云南傣族的竹楼 气温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气温较寒冷的地区,为了满足保温防寒的需要,建筑物墙壁较厚,住宅封闭性较好,室内普遍设有火炕、火墙,玻璃窗设双层等。 降水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降水多的地区,房顶坡度普遍较大,以加快排水和减少屋顶积水。如:江南水乡、竹楼;西北地区、西亚地区屋顶平坦,北方:肥水不流外人田 其他方面 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是营建民居的重要原则。
教学反思 天气和气候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结合地图分析纬度、海陆、地形因素和气温、降水、气候之间的因果关系。使学生自主探究生成新知识,
(


“以学

为主体”的教

思想,有

地培养了

生自主学

与合作探

的习惯和

力、







































但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存在差异,难免出现个别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如何真正实现学生在新
课程中的“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还需要在今后实践中进一步摸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