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和同为一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6-02 22:0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学习目标
1.了解和并能简述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了解回纥、粟末、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难点: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学习过程
独立试航
唐朝政府才边疆地区设置机构: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 和
管辖西域。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吐蕃( 祖先)
①活动区域:
②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 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③同唐关系:唐太宗、唐中宗分别把 公主、 嫁到吐蕃
回纥的勃兴: 回纥( 祖先)
①活动区域:色楞格河流域
②同唐朝的关系: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后来回纥改名为
“车书本一家”:靺鞨(满族祖先)
①活动区域: 、黑龙江流域
②同唐朝关系: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苍山洱海见的南诏:南诏( 和 的祖先)
①活动区域:云南苍山洱海一带
②同唐的关系:唐玄宗封其首领为
儿歌记忆
到了公元七世纪,青藏高原大统一,松赞干布求太宗,文成公主嫁过去。 藏汉联姻传佳话,促进经济和文化,金城公主入土蕃,藏汉“和同为一家”。渤海郡王管“两江”,六诏统一云南王,怀仁可汗治回鹘,民族友好万年长。
三、拓展延伸
1、动脑筋: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答: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请示边疆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的政策,体现了唐太宗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2、回顾小学学过的有关藏族人民生活的知识,想想与吐蕃人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答:相同:生活在青藏高原种植青稞和小麦等作物,饲养牦牛、马等牲畜;冶铸业和纺织业水平较高;能歌善舞。
如果你跟随文成公主入吐蕃,你能帮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
可以传授内地的文化,可以传播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带去优良的品种;可以帮助公主管理文书奏章…
练一练: B
四、巩固训练、
1、回鹘衣装回鹘马,描述了唐朝长安少年的时尚装扮,请问回鹘是今天的哪个民族?
A、藏族 B、蒙古族 C、回族 D、维吾尔族
2、原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一带的民族是
A.靺鞨  B.突厥  C.回纥  D.吐蕃 
赢得各民族拥戴,被北方各族尊为“天可汗”的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唐政府同以前历代统治者“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不同,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说明唐朝
A.国力十分强大 B.支持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政权
C.需要依靠少数民族保卫边疆  D.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地是
A是吐蕃与唐结盟 B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C使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 D加强唐对吐蕃的管辖
唐朝设置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是
A、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B、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C、管理全国宗教事务的机构 D、管辖西藏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7、唐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的主要方式是
A、和亲 B、战争 C、互派使者 D、互设交往机构
8、“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这一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9、连线 吐蕃 怀仁可汗 维吾尔族 青藏高原
回鹘 松赞干布 彝族和白族 今甘肃、新疆等地
南诏 云南王 藏族 云南苍山、洱海一带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材料中的“中华”和“夷狄”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和哪个少数民族的关系?
他爱“夷狄”表现在哪些方面?并举出一个事例?
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唐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