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26 17:0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标要求: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与意义,认识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通过学习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及其作用,认识中国的外交努力,以及在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
3.通过本课学习,认同我国的外交政策,树立同世界各国友好合作,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
从国际体系的旁观者到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中国一步一个脚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大国外交》
周恩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
周恩来同志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卓有成效领导了党和国家外事工作。他首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他推动我国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使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周恩来同志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和国际友好人士普遍尊敬,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谈话
194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周恩来发表了一段气势磅礴的精彩讲话:“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编《周恩来外交文选》
请用相关史实说明“中国一百多年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1842年的《南京条约》、1895年的《马关条约》、1901年的《辛丑条约》等,中国逐步丧失一系列主权。
材料一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1949年10月1日)
材料二 如果不是坚决贯彻独立自主的立场,就会成为卫星国,仰帝国主义的鼻息,就会成为从属国家。因此,在坚持独立自主上不能放松。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我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一)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年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意义: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0年2月14日,周恩来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议
1949年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
相关史事
为加强中苏两国友谊,进一步发展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毛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1950年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政府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这对促进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
材料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与此同时,美军飞机多次空袭中国东北边境,在海上炮击中国商船,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美国立即派遣第十三航空兵大队进驻台湾、派遣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并且开始鼓吹所谓“台湾法律地位未定”等隐含鼓励“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的观点。
——齐鹏飞 李葆珍《新中国外交简史》
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对待新中国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被美军飞机轰炸的安东
入侵台湾海峡的美国第七舰队
(一)背景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二)提出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材料 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受到印度总理尼赫鲁的热烈欢迎。尼赫鲁看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很高的国际威望,对中国既敬佩,又担心。对此,周恩来有针对性地阐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尼赫鲁十分赞同周恩来的看法,欣然与周恩来发表联合声明。
根据材料,说出印度总理尼赫鲁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并分析转变的原因。
变化:
原因:
(二)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从敬佩、担心到赞同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三)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找找这里面的高频字和你认为的关键字。你们从中能读出什么信息吗?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三)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相互、彼此
共同
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014年,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
(四)发展
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传》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五)作用
材料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①有利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被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根据材料并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谈谈它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954年4月至7月,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旨在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作为五大国之一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1954年和1961年两次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驻地花山别墅,现被修缮一新并立有纪念铜牌
周恩来步入会场
(一)日内瓦会议
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和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朝鲜外相南日、越南代外长范文同合影(上图)。他还同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左下图)和法国总理兼外长孟戴斯-弗朗斯(右下图)就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交换了意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
(二)万隆会议
1.背景
二战后,亚洲、非洲出现了近30个独立国家,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特别是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美国,加紧在远东和东南亚制造紧张的局势,严重威胁了新兴独立国家的独立和安全,新兴国家认识到相互支持,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必要性。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二)万隆会议
2.内容
阅读课本83页找出以下要点
①时间:
②地点:
③目的:
④会议的特点:
⑤遇到的问题:
⑥解决方法:
1955年
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印度尼西亚 万隆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一些国家受帝国主义国家挑拨,攻击共产主义,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的发言
“求同存异”
阅读材料思考,面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如何理解这个方针?
同 异
1.共同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
2.谋求共同发展
1.社会制度的不同
2.意识形态的不同
(二)万隆会议
3.作用
不仅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中国代表团还积极开展会外交往,与很多国家代表团举行会晤,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周恩来和锡兰代表团团长科特拉瓦拉总理握手
周恩来和非洲国家的代表合影
周恩来为各国朋友签名留念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2015年4月23日,习近平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弘扬万隆精神,加强亚非合作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
周恩来总理的外交风采
1972年9月,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
1973年10月,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参观洛阳龙门石窟
1972年2月,设宴接待美国总统尼克松
1964年1月,访问加纳
1960年5月,访问越南
1966年6月,访问罗马尼亚
1963年12月,访问阿尔及利亚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的提出
内容
发展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作用
万隆会议
作用
内容
日内瓦会议
背景
提出

成功实践
指导引领
背景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