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教学目标
1、品味文中丰富的情感和内在的人文性。
2、鉴赏“气脉中贯”的古代散文,学会深层探究文本。
宋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写道: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亲。”
衔哀致诚,告汝魂灵
两世一身 形单影只
聚少离多 竟至永别
少殁长存 强夭病全
噩耗袭来 难以置信
未老先衰 愿从汝死
如此孩提 冀其成立
病因未明 死期不知
葬汝先兆 惟其所愿
抚孤成立 如此而已
品味重点语段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这两段中,你读出了作者抒发的哪些情感?
痛悼之情
愧疚之情
追悔之情
本文字字生情,句句含悲。除这些感情,你还读出哪些与此不同的情感?
骨肉之情
人生悲情
宦海苦情
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需想其一面写,一面哭,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古文观止》
文本探究
本文是“千年祭文”,韩愈在文中表达的至悲仅仅因为是特殊的叔侄关系吗?深层原因会有哪些呢
作者在文中哀痛的还有生存、生命的思考,或者说是对人性的关注。如何挖掘其“至性”之处?
感悟至性
韩愈是唐代继承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儒家讲究仁、孝、忠,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下,家族失去继嗣者,作为长辈,他会觉得有责、有愧、有过、有罪。这也许是最能触动他情感琴弦的。
这启发我们,探究要从历史渊源、传统文化等多维发掘。
写作背景
创作意图
知人论世
历史折射
传统文化
现实焦点
探究视角
对亲人夭亡的悲悼(个体)
对自身生命的隐忧(自己)
对生命不幸的哀痛(他人)
对家族生命的迷茫(家族)
对生命延续的守望(后世)
探究结果
课堂小结
经典作品是玩味不尽的;
文本解读的视角是多维的。
让探究为语文学习插上翅膀;
让深层欣赏永远在路上。
作业
课外阅读欧阳修的《泷冈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