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出淤泥而不染,
濯青莲而不妖。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 池
杨万里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西洲曲》(南朝乐府)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青如水。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望海潮
苏幕遮
周邦彦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中国北宋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篇章严密而有层次,语言典丽清雅。他进一步完善了词的体制形式,自成一家,有“词家之冠”“词中老杜”之称。
作者简介
周邦彦年轻时因献《汴都赋》而被破格由太学诸生提拔为太学正,并长期任学官。由于长期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官,词人自然格外思念家乡。在一个雨后初晴的夏日,词人看到象征江南池塘风光的荷花,很自然地触发了思乡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苏幕遮》
背景回放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体 验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
稍慢
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
中速
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
慢速
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
缓慢而深情
芙蓉浦。
体验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质疑:仅仅是思乡之情吗?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生成: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对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上片(写景)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质疑:上片写景中有哪些意象?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成:上片写了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荷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沉香袅袅、鸟雀呼晴、初阳照荷、风荷摇曳的夏日景象,营造了一种清新淡雅的意境,表达了词人对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意境类题型的答题模式
生成:1.找出诗中的意象;
2.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
画面;
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4.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问题:本诗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 象?
拓展
生成:作者选取了落木(叶)、鸿雁、北风、长江等意象(1分),描绘了一幅落叶萧萧、鸿雁南飞、北风呼啸、江面寒冷的深秋景象,渲染了凄冷、感伤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浓重的思乡愁绪及客居他乡的凄苦之情。
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全词明白如话,不加雕饰,然意境深远。
从作者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中,对小楫轻舟泛游芙蓉浦的自在生活的深情向往中,也能依稀地感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课后作业:
1.背诵《苏幕遮》。
2.完成《苏幕遮》中炼字类和表达技巧类题型的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