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学科:语文
年级:高中二年级
课题:《项脊轩志》(人教版选修课)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效果(作者,解题,字音)。
2、掌握文言知识。
3、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意。
谜语:衣锦还乡
归有光
项脊轩志
归有光
归有光
(1506——1571)
字熙甫,早年号 项脊生,晚年号 震川,苏州昆山 人。明代散文家。
作者介绍
他发掘了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提倡学习唐宋文,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而他的成就最高。
姚鼐
清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视之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文学地位
项脊轩——书斋名,是
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
见方的斗室。
“志”:一种文体,与“记”相似。但“记”通常用以记“事” “物”,“志”以记录人物事迹为主。
文题解读
1、读准字音
项脊轩: 渗漉: 修葺:
垣墙: 栏楯: 偃仰:
万籁: 迨: 异爨:
老妪: 婢: 先妣:
呱呱: 阖门: 象笏:
扃牖: 长号: 枇杷:
初读课文
xuān
lù
qì
yuán
shǔn
yǎn
lài
dài
cuàn
yù
bì
bǐ
gū gū
hé
hù
háo
jiōng yǒu
pípa
2、读准句读
初读课文
例:
顾视/无可置者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庭/中通南北/为一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1.古今异意
归:古时女子出嫁
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他日汝当用之
以当南日
日过午已昏
始为篱,已为墙
日过午已昏
大母过余
从轩前过
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室西连于中闺
其制稍异于前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先妣抚之甚厚
当
已
过
于
应当
挡住
已经
后来
偏过
来访
经过
在
和
比
2、一词多义
先
在……之前
去世的
某所,而母立于兹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2、一词多义
所
地方
“所”与“手植”组成名词性短语,亲手种植的(树)。
得
不能得日
得不焚
获得
能够
顾
顾视无可置者
瞻顾遗迹
回头
看
为
稍为修葺
始为篱
已为墙
南北为一
相为应答
轩东故尝为厨
余既为此志
wèi替,给
变成
成为
作出
做 是
写
以
以当南日(执此以朝)
以指扣门扉(以手阖门)
以足音辨人
连词,来。
介词,用。
是
介词,凭。
做
之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久之 顷之
先妣抚之甚厚
儿之成则可待也
的
音节助词
代词,她
取独
而
往往而是
客逾庖而宴
而母立于兹
表顺承,可不译。
表修饰,可不译。
通“尔”,你。
3、词类活用
①雨泽下注
②使不上漏
③前辟四窗
④垣墙周庭
⑤执此以朝
⑥内外多置小门
⑦东犬西吠
⑧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方位名词作状语,从上面。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名词用作动词,上朝。
名词用作动词,筑墙。
名词作状语,在里外。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面。
名词作状语,用手,亲手。
4、文言句式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使不上漏。∕稍为修葺
②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判断句
状语后置句
省略句
使之不上漏。∕稍为之修葺
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
省略句
状语后置句
思考文章写了什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
二……
三……
两种情感
一间破屋
三个女人
项脊轩
一喜一悲
先妣
先大母
亡妻
一
二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