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9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7 12:3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庖丁解牛》
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齐桓公)与之。《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苹果落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小事情,大道理。
植树节快到了,种树能悟到什么道理呢?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一、文体:
本文从内容上来看是一篇( )式的说理文,
从形式上看是一篇( )。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比喻拟人来说明某个道理。
传记,是一种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我国古代的传记可分两类:
一是历史传记。作者一般是以历史事实和文献资料撰写,实录成分多,虚构成分少,被称为“史传文学”。
另一类是文学传记。它多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典型人物传记,有的不一定实有其人,即使有原型,加工虚构的成分也很多。
二、诵读
病偻 实以蕃 勖尔植 病且怠
鸡豚 缫丝 飧饔 窥伺
织而缕 长人者 孳 橐驼
三、研读
1、“橐驼”这个奇怪名号的来由?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2、橐驼的反应如何?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类橐驼,乡人号之“驼”
“甚善”,亦自谓“橐驼”
3、郭橐驼自称“驼”说明了什么?
形丑而豁达,身残而自信。
颜值不重要,关键咱有才。
4、
橐驼种树可谓“天下奇绝”。
请同学们找一找“绝”在哪里?
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
且硕茂,
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凡长安富人为观游及
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橐驼种树,天下奇绝。
一绝——技术全面
二绝——树挪能活
三绝——树品质优
四绝——独门本领
5、他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第三段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shì)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
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6、他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他植者则不然:
根拳而土易。
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7、郭橐驼不仅树种得好,而且还懂得为政之道,课文由植树之道移之官理,这是什么手法?
对比 类比
8、他植者植树和官吏为政的哪些表现是相似的?
第四段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 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根拳而土易
旦视而暮抚
已去而复顾
爪其肤以验
摇其本以观
勖尔植
督尔获
早缫而绪
早织而缕
字而幼孩
遂而鸡豚
促尔耕
虽曰爱之,
其实害之;
虽曰忧之,
其实仇之。
种 树
勤虑害树
治 民
繁政扰民
“种树”和“治人”有何相似之处?
9、何谓“养树术”和“养人术”?
养树术: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养人术:
“顺民之性以养其民”
10、
这位种树的郭橐驼确实厉害,
能从养树之术推知养人之术。
那么,郭橐驼是真有其人还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呢?
第五段: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11、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
传其事以为官戒。
历史背景
在天宝十四载(755)爆发了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此后,虽出现过“永贞改革”、“元和中兴”、“会昌中兴”,但不过昙花一现,作为中晚唐政治痼疾的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相争却愈演愈烈,民不聊生。
而且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现象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立足之居”。苛捐杂税繁重,“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
四、总结
针对当时官吏烦政扰民现象,
作者巧妙地借郭橐驼有关种树的议论进行指斥,
想要启发上层统治者要
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
使他们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以维持社会的正常发展。
五、启示
联系现实,说说本文对你的启示。
六、作业:
课后翻译下面三篇短文并说说它们的深意。
柳宗元《三戒》
我常常厌恶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只是凭借外力来逞强;或者依仗势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交道,使出伎俩来激怒比他强的对像,趁机胡作非为,但最后却招致了灾祸。有位客人同我谈起麋、驴、鼠三种动物的结局,我觉得与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于是就作了这篇《三戒》。
1、《黔之驴》略
黔驴技穷:
比喻仅有一点伎俩也用完了。
黔驴之技:
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2、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tián,得麋麑ní,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dá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dàn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倚仗他人势力求得与对方要好的那种人。
3、《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yí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
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暗喻小人得志虽能嚣张一时,却不能长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