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课件(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课件(1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7 12:3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子,名 ,字 , 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 ,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个人修养方面,强调克己复礼,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晚年开创私学,整理“六经” :

仲尼

圣人

礼治
《诗》《书》《礼》《易》《乐》《春秋》
入世
《论语》是 体散文,是
记录的
的言行。大致有四种体式:
语录
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
孔子及其弟子
格言体、问答体、对话体、议事体
《论语》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书,但总体可以看成是一部政治哲学的书,主要围绕着为人、为学、为政三位一体的内容展开。
教学目标
了解孔子及《论语》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了解四个学生的追求、志向,分析他们各自的性格
检查预习:
1.易读错的字:
毋吾以也 千乘之国 饥馑
哂 俟 端章甫
铿 莫春者 沂


shèng
jījǐn
shěn


kēng



检查预习:
2.重要文言知识:
一词多义:
(1)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3)因之以饥馑
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宗庙之事,如会同
检查预习:
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不吾知也。
3.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4.为国以礼。
探究文本
1.理清本文结构:
2.思考:四位学生的志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子路(由)——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求)——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赤)—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皙(点)——“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问志——述志——评志
探究文本
3.概括孔子对他们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哂之——直率
冉有:叹之——谦虚
公西华:惜之——更谦虚
曾皙:与之——洒脱
探究文本
1.思考讨论:
(1)孔子为什么要“哂由”呢?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负责兵役和军政)。”
——《公冶长》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论语·季氏》
探究文本
(2)孔子又为什么要“与点”呢?
孔子的“志”是什么?
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大同世界的理想。
探究文本
2.讨论发言:
(1)说说自己喜欢的文本中的人 物,并说明理由;
(2)谈谈你们的理想。
布置作业
“以xx,我想对你说”为题,选取文中某一人物,写一段短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