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西门豹冶邺/褚少孙》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西门豹冶邺/褚少孙》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7 13: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本文在谋篇布局上主次分明、人物塑造上正侧面相结合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人物的言行,体会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巧妙所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西门豹尊重科学、以民为本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味人物的言行,体会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巧妙所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下列红体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 催促
B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 穿
C 、烦三老为入白之。 告诉
D 、民、治渠少烦苦 缺少
答案:D(稍微、略有)
2 、下列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
不足为外人道也
B、其人家有好女者
其真无马耶?
C、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
作《师说》以贻之
D、若皆罢去归矣。
若属皆且为所虏
答案:D们,代词 A、做,动词/向,介词 B、那些,代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C、把,介词/表目的,连词
二、解题
西门豹:战国时魏国人,曾为邺令。据《史记·魏世家》记载,魏文侯“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称治”。河内,古称黄河以北地区。
邺:在今河北临漳,南临漳水。文中所说的“河”,即指漳水。
治:西门豹是如何治理邺地的呢?
三、交流调查情况
1、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为了完成治理邺的任务,做了哪些事?(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带,要求学生跟读。然后让学生思考问题,概括各段内容。)
答案:了解民情 破除迷信 兴修水利 (板书下来)
西门豹立刻展开了调查。我们帮他形成一份调查表,哪些同学想来展示呢?
2、 展示报告,推动学生主动思维,主体参与。
邺地人口及经济状况:“空无人,又困贫,所从来久远矣。”——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学生小结: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有:a、巫婆、官员、豪绅以河伯娶媳妇为由
骗钱害人。B、有漂亮女子的人家纷纷逃走。C、邺地存在水利问题。
教师预估:学生在概括第三条原因时会有难度。引导学生看课文第一段“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和第三段“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
3、 拓展思维
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找到了,那么该怎么办呢?
西门豹手中的权利不是很大吗?把巫婆、官绅抓起来不就行了吗?西门豹是这样做的吗?(不是)
西门豹为什么不这么做呢?注意观察人物言行,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
放投影:(诵读课文第二段,注意人物言行,想想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做法妙在哪里?)
四、探讨研究策略,自主合作研究
1、 师生共同研究学习策略
a、同学们,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应着重研究什么?
(着重研究西门豹是怎么说的 、怎么做的)
b、那么,我们找到了西门豹是怎么说的和怎么做的句子后,又该怎么研究?
(多读一读:在读的基础上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
2、 小组自主合作学习
那好,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西门豹的说法、做法巧妙在哪里。钻研好了的同学可以与小伙伴交流交流。
(学生朗读、画有关的句子,然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和学生一起研究)
五、呈现学习结果,综合训练提高,体会“巧妙”
1、 体会句子,突出“巧妙”解决问题
提问:西门豹的做法巧妙吗?
(生:巧妙)
你是抓住哪些句子来体会的?
(a、我是抓住“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来体会的,西门豹说“送送新娘”其实是送巫婆和官绅上天,送新娘回家,他是话中有话。
b、我是抓住“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来体会的,西门豹将计就计,以新娘不漂亮为由,即救了新娘又惩治了巫婆。
c、我是抓住了“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来体会的,西门豹叫官绅头子去催一催,这样实际就非常巧妙地铲除了官绅头子。
d 、我觉得“那些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这句话也能说明西门豹的做法挺巧妙的。因为虽然西门豹没有将他们投进漳河,但他们也不敢再做坏事了,而且也让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
(鼓励、肯定)同学们体会的好,说的更好。
2、练习朗读,体会句子,读出“巧妙”
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是抓住西门豹的话来体会他做法巧妙的。的确,西门豹的话是话外有音。那么,他当时是以怎么样的口吻说这些话的呢?请同学们试着读读这些句子,然后选一句你体会最深的句子,读给我们听听。
(学生挑选句子,练习朗读。) 
3、拓展延伸,感受“巧妙” 
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西门豹不仅巧妙地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而且还教育了老百姓,让大家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是骗钱害人的。文中说,这一天,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设想一下,岸上的人们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对象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教师可以给出示例:那位死里逃生的新娘,喜极而泣,说:“——————————。”
(生选择对象说、写,教师巡视)
(教师有选择地请学生汇报。)
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大伙都在赞扬西门豹,只不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由此可见他的做法的确很巧妙啊!
六、趁热打铁,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
1、“破除迷信、兴修水利”这两件事哪件详写,哪件略写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学生可能会说“为了详略得当”教师进一步逼问“为什么要详略得当呢?详写的部分显然更重要一些。”如果还回答不上来就提示“鲁迅为何要弃医从文。”
2、课文最后写到老百姓安居乐业即可,为什么还追加了“汉之立”的事情呢?   
过渡语:时代的更替也不能磨灭西门豹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光辉形象。他在治理邺地的过程中所做三件事:了解民情、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破除迷信实际上就是为民除害,兴修水利实际上是与民谋利。
板书设计:   了解民情
(民)
为民除害 与民谋利
  
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有其重要价值,民本思想对我们今天建构和谐社会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弥足珍贵。
幻灯片呈现:(学生诵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作业
以魏王身份写一份通报,表彰西门豹的功绩,号召官员们向他学习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