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项脊轩志/归有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项脊轩志/归有光》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7 13:2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深刻理会作品通过细节描写表达内心深沉情感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合作学习,以学生为本,注重师与生的亲和力
B、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有意识培养学生从细微的“举动”中品味“人情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涵的浓浓深情,并从中得到启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难点:
作者善于选取生活小事、平常场景,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并赋予这些平常的生活细节以极不平常的意义。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涵的浓浓深情。
三、教法学法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所以,我尝试使用以下教法和学法进行教学。
四 、教学流程
导入:他有一方小天地,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静谧清幽,亦有“斯室陋室,惟吾德馨”的内心呼唤,还有陶潜”“审容膝之易安”“ 眄庭柯以怡颜” 的自在惬意,他就是被当时的人成为今之欧阳修的震川先生。
(一)温故知新,检测重点
1:独立完成重点字词句翻译。
时间:5分钟
2:对桌互改。
3:及时修改。
(二)细节描写 流光溢彩
1. 归有光善于选取家庭生活小事,平凡场景,特别是细节描写,表现人物音容笑貌,寄托深情。
试着找出两三例,体会本文的这种特点。
要求:小组讨论,准备好中心发言人。
时间:5分钟
2.欣赏归有光的《寒花葬志》《先妣事略 》的节选部分。
找出其中印象最深的细节描写,赏析一下。
要 求:独立思考,自由回答。
思考时间: 6分钟
【原文】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选自《震川先生文集》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入城则缉纑lú ,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曝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三)迁移思考
请大家从已学的文言文,古诗词还有小说篇目中寻找细节描写的例子,并探讨其妙处。
要求:每个类型找一两个例子,小组讨论,准备好中心发言人。
时间:8分钟
古代诗文:
韩愈 : 嫂尝抚汝指吾而言:“韩氏两世,唯此而已!”
袁枚:①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
② 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zhà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
③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
庄子: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
古诗词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小说:
① 那林黛玉严严密密裹着一幅杏子红绫被,安稳合目而睡。那史湘云却把一把青丝拖于枕畔,被只齐胸,一弯雪白的膀子撂干被外,又带着两个金镯子。
②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 ——《红楼梦 》细节作用:①塑造人物形象 (语言 动作 神态 外貌)②推动情节发展 ③暗示主题内涵
(四)朗读“细节”,切磋技艺
①细节描写作用
②塑造人物形象
③渲染环境氛围
④ 推动情节发展
⑤ 暗示主题内涵
五、朗读“细节”
以朗读者的形式,请学生朗读自己创作的习作。
六、总结:
细节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细节是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细节是“庭中枇杷树,亭亭如盖矣”……
细节是 深秋修书时 “行人临行又开封”;
细节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细节是“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总结: 细节是景的最不起眼处,为其不起眼故最真实
细节是人的最不经意处,为其不经意故最真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