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游沙湖/苏轼》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7 13:3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品味“文无定法、贵在鲜活”的随笔小品特色;
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知情趣、探究理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学习他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 学习苏轼文笔特色:重自然轻学问,涉笔成趣。
2 透过文章学习苏轼乐观从容,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了解苏轼,“为官的低谷亦是创作的颠峰”。
【教学难点】
了解黄州东坡的心路历程,学习他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曾经学过苏轼的一首词《定风波》,大家齐读一遍。同学们还记得这首词是苏轼什么时候写的吗?是苏轼因“乌台诗案” 被贬黄州时所写。苏轼在黄州生活的第三年,在沙湖买了一块田地,他去看田地的途中遇雨,便写下了这首《定风波》。也因为这次淋雨他生病了,求医遇到一个“异人”并结伴同游,于是又写下了《游沙湖》一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整体感知
a、初读课文,注意字音和节奏。
相xiàng 颖yǐng 辄zhé 蕲qí 萧萧xiāo 少shào
b、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小声朗读,还可以大声诵读。
1、从题目看,本文的文体是什么?与一般的游记(《游褒禅山记》)有什么不同?
游记 a.篇幅短小172字 b.并没有以记游为主。(重点不在游,而在感)
2、作为一篇写游记的作品,它不以记游为主,那么主要写了什么呢?
第一段:记人 第二段:记游(写景)
三、赏析
通过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我们不得不说,作者的沙湖之游怎一个“异”字了得。所以,请同学们不妨以这一“异”字为核心展开思考,来把握文本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文本。
(一)第一段
1. 文章第一段明确的提到了“异人”一词,那么这里的“异人”指的是谁 是怎么写的? 请找出相关句子。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2. 这几句话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人物特点:聋(善医) 颖悟绝人
3.作者写庞安常只是为了突出庞安常的个性特点吗?请说明理由。
从作者文中“戏”言可以看到,作者写庞安常,其实也是在写作者自己。“一时异人也”。 背景:王安石辞去宰相后,奸臣从苏轼诗文中断章取义罗织罪状,诬陷他,说他“包藏祸心”,不久就把他逮捕,投入监狱,酿成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经过4个月的折磨后,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只是一个虚衔,无权过问公事)。被贬黄州后,苏轼经常游赏赤壁矶,在被贬第四年即1082年,一气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三篇传世文章,由他的政治低谷转而登上文学创作的巅峰。同年,苏轼还写了一篇小短文《游沙湖》。苏轼曾被仁宗皇帝夸赞为替儿孙寻得的“相才” ,又诗文绝世,却一生不幸,贬居僻远。
小结:这部分包含了苏轼很深的感叹,上天还是公平的,虽然庞安常生理上有缺陷,但让他颖悟绝人,成为一个高人,我呢,尽管被贬说不定也会因祸得福呢,因为我们同为异人嘛。所以从此刻思想开始慢慢转为积极。 文章这个时候才进入正题,开始写游沙湖所见。
第二段
1.两个“异人”同游清泉寺是否有什么奇异的见闻?
地理上我们知道,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所以一般情况下,水是向东流的,文学作品中也常有描写:比如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浪淘尽,滚滚长江东逝水等等。而且许多时候大家喜欢用水流逝形容青春的一去不复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东流的水看多了,西流的水就引起了作者注意, 面对眼前的所见所闻,作为“异人”之一的作者又生发出了怎样的“异情”?
2.赏析《浣溪沙》。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选取几种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表现出词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下阕用典:休将白发唱黄鸡: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珑》诗:“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诗称“黄鸡催晓”,“白日催年”,人就是在黄鸡的叫声、白日的流动中一天天变老的,因此他慨叹“腰间红绫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苏轼在这里反其意而用之:“休将白发唱黄鸡”。“白发”,指年老,“黄鸡”,指代白居易诗中的年华易逝的感慨。全句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老了就消极悲观,人生也会返老还童。这是一种多么从容自信、旷达乐观的人生情怀!
从苏轼的这篇文章中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自信 ! 乐观!旷达! 自信人生三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如果一个人不放弃希望,那么他会永远乐观。心态决定命运。我们无法改变命运的起起伏伏,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乐观、积极的心态会让我们永远看到希望。相反,悲观消极的心态只会使人失去信心与希望。 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有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有老庄随缘自适的态度,也有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
当堂随笔
结合自己的某次旅行经历写一篇游记随笔。
五、课堂小结
现代学者吕淑湘先生论苏轼随笔小品,称其“不刻意为文,遇有可记,随笔写去”,这篇似乎是随手所记,决无刻意痕迹的《游沙湖》,就是一篇充分显示作者人格品味,能让我们见“其为人,其哲学”的佳作。这种从容自信、旷达乐观的人生情怀也使本文具有了一种超然洒脱的韵致。最后,让我们再次朗读全文,从字里行间感悟浓浓的生活情趣和乐观心态!
六、板书设计
游沙湖 苏轼
异人 庞安常:聋 颖悟绝人————以眼为耳
自己:被贬官 ————以手为口
异景 溪水西流
异情 自信 ! 乐观!旷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