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学看钟表(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浙教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7.学看钟表(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 浙教版 (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26 16:0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学看钟表 课的类型 新授
预设目标 1、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以及它们的表示;知道钟面上有1-12的刻度;以及知道分针、时针走的方向(知道顺时针、逆时针的说法);记住钟面上特殊的数(12、6、3、9)的位置。 2、能读整时和几时半,并掌握看几时和几时半的方法。 3、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感受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和整时的区别,用用“快几时了”、“几时刚过”、“大约几时”等语言来表达。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上午和下午时刻的区别。 5、结合学生实际,体验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知道钟面上有1-12的刻度;以及知道分针、时针走的方向(知道顺时针、逆时针的说法)。 2、通过观察和动手拨一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钟面上的长针表示几时,短针表示几分。 3、能读整时和几时半,并能掌握看整时和几时半的方法;同时能估计接近整时的时刻。
教学难点 能读整时和几时半,并能掌握看整时和几时半的方法;同时能估计接近整时的时刻。
课前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修改内容用红色)
环节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体现
一、引入 二、展开 三、活动 四、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钟? ※课件显示各种钟并请学生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 (一)认识钟面 (1)出示一个空白钟面,让学生说一说钟面上应有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逐一出现分针、时针) (2)认识时针和分针。学生在学具钟面上指一指长针表示分针、短针表示时针。 (3)认识钟面上的刻度。这些数是写在中间的,还是写在边上的 是怎样排列的 (课件:按顺时针的方向逐一出现1-12个数字) (这里可以强调3、6、9、12) (4)认识方向。像这样顺着时针走的方向,叫顺时针(教师用手势表示并板书);如果是反方向走的,我们就叫逆时针 (教师用手势表示并板书)。所有的的钟表都是按这样的顺时针方向走的。 (二)学看时刻 1、试看整时 (1)我们小朋友已经认识了钟面,那你会看时间吗 (课件逐步显示:7时、3时、10时)板书:7时 3时 10时 (2)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时针对准7,分针对准12,所以是7时) ※指导学生学会规范的说清楚这句话,不能缺少一部分。 ※通过观察让学生得出结论:短针表示几时,长针表示几分。 (3)练一练:说一说,现在是几时?(课件上) 动手拨一拨。老师说时刻,学生拨一拨。(可以有3时、6时、9时、12时) 2、区分上午和下午的时刻。 (1)像8时、3时、12时这样的时刻我们叫整时(板书)。 (2)你发现整时的分针有什么共同点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电台里的播音员在整点报时 (放录音)。 (3)请学生听好老师说时刻,你来拨一拨。 上午6时 、下午6时,并说说有什么区别。 ※连一连——强强的一天。 ※说一说,上午6时和下午6时有区别吗? 3、学看几时半。 (1)出示一个实物钟:9时,教师边说边拨,走到这个时刻 (9时半)。 ※仔细观察,时针和分针是如何从9时开始转动的?(强调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过程) ※强调这时后时针是指在哪两个数之间?表示过了几时?分针是指向几? ※请会读的小朋友读一读。仔细听与几时的读法有什么区别? (2)练一练:读出钟面上的时刻。(课件上) 拨一拨。老师或学生说时刻,学生拨一拨。(教师可请学生拨一拨12时半和6时半,并说说它们的区别。) 4、巩固练习。完成课本P57/1。 (三)学看“快几时了”、“几时刚过”、“大约几时”并说一说。 1、学说“快几时了”。 ※出示课件上的图片。重点请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2、学说“几时刚过”。 ※出示课件上的图片。重点请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3、练一练:完成课本P58/2 1、时间长廊:了解有关古人计时的工具和知识。古时候没有钟表,人们根据太阳照射物体形成的影子的长短来判断时间。后来又用日咎,沙漏等方法来计时。很多年以后,宋朝的苏颂和韩工发明了最早的钟表。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设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钟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网上搜寻。 2、谁聪明:有一天,老师听到两个小朋友在争论一件和时间有关的事,小明说10点时他在上第二节课,小红说10点时她在床上已经睡着了。聪明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1、珍惜每一分钟。(课件上内容) 2、今天我们学习什么本领,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学生独立活动 学生逐一说出: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还有1~12个数字。 学生观察并交流 先思考再拨钟面。 学生观看图片,从天气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上午和下午的区别。 学生观察教师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转动过程,与几时相比有什么变化。 学生合作活动 学生可以一边画,一边说。 同桌互相活动, 这个时刻轻轻地告诉同桌,然后举手回答。 同桌互相检查,说说怎么拨出来的。 先自己说,然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进行交流。 同桌之间说说钟面上的时刻,并告诉同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区别,为后继学习做准备。 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总结出“几时”的方法。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还不会计算24小时记时法,但可通过区分来感觉上午几时和下午几时的区别。 这个环节,教师要注重时针和分针的转动过程。 。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时刻的变化。为今后钟面的认识打下基础。 让学生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 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