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四学制)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 单元限时检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四学制)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二 单元限时检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26 22:15: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试卷(第一、二单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本次会议通过的内容有( B )
①《共同纲领》 ②五星红旗为国旗 ③抗美援朝 ④采用公元纪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材料主要表现了下列哪一事件的意义之大( C )
A.太平天国运动 B.五四运动
C.开国大典 D.三大改造
3.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D )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4.(2020广东)下表为1951年6月至1952年底全国捐献战斗机统计情况。这一情形出现的原因是( B )
群体或个人 捐献战斗机(架)
甘肃玉门石油职工群体 1
四川简阳县农民群体 2
豫剧演员常香玉 3
著名工商业者荣毅仁 7.5
…… ……
全国总计:3 710
A.土地革命 B.抗美援朝战争
C.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
5.(2020德州)1950年11月,美国骑兵第一师师长在与一支中国军队交手后,这样评价对手:“他们没有航空火力支援,也没有远程炮火支援。他们手里拿的是日本二战时的简易武器,但他们在穿插分割中动作极其勇猛。”这支中国军队的名称是( C )
A.中国人民解放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国民革命军
6.(2020孝感)疫情突发,成千上万白衣天使驰援湖北,展现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精神……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集中体现的精神则是( C )
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C.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 D.改革创新、开拓进取
7.1951年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 B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8. (2020淄博模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与如图相关的事件完成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说法哪一项不正确( A )
A.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B.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9.1951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4 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其根本原因是( A )
A.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B.生产技术与生产工具的提高和改进
C.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环境改善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0.促使下图中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因素有( C )
①“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②工业生产“以钢为纲”  ③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④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五年间,我国逐渐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转而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资本和资源的严重匮乏阻碍了我国的发展。为此,中共中央实行了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 B )
A.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沿海和沿江的格局
C.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D.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12.(2020泰安模拟)《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C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3.(2020湖州)以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场景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直接相关的是( B )
①上海某工厂厂长参加公私合营股东大会 ②武汉人民庆祝长江上第一座大桥通车 ③大庆石油工人手拉肩扛将钻机运到井场 ④杭州某皮鞋匠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下表数据的变化,说明我国( C )
年份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 71.8% 6.9% 0.7% 1.5% 19.1%
1956 7% 0.1% 7.3% 53.4% 32.2%
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C.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5.以下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D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16.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良好的开端。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这一良好开端的是( A )
A.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确定主要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B.决定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D.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7.(2019东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也有过曲折和失误。下列属于“曲折和失误”的是( D )
①“一五”计划 ②“大跃进”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 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方面的史论,搭配正确的是( B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土地改革 消灭了私有制
B 三大改造 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C “一五”计划 完全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D “大跃进”运动 遵循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19.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 D )
A.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B.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C.过度依赖苏联政府
D.“以阶级斗争为纲”
20.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王进喜、焦裕禄等人身上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 B )
A.国际主义 B.无私奉献
C.救亡图存 D.居安思危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21题12分,22题14分,23题17分,24题17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外部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内部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开展了土地改革 运动。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场景 距2021年有多少周年 (4分)
答案:开国大典。72周年。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4分)
答案: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3)在“严峻的内外形势”面前,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对经济建设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4分)
答案: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土地改革的完成,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起步]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1)我国制定了哪一项计划改变了材料一中的落后现象 这一计划的实施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答案:“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制度确立]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三张图片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什么 (2分)
答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出现失误]
材料三
(3)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的严重失误是什么。这些失误对我国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由于这些错误没有及时得到纠正,导致后来犯下的时间更长、危害更重的错误是什么 (8分)
答案:“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使国家和人民遭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困难。“文化大革命”。
23.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采取积极措施巩固新政权。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面对充满期待又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在探索过程中也有过曲折和失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整理线索
(1)完成表格。(8分)
过渡时期 (1949-1956年) 完成对① 农业 、② 手工业 和③ 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十年探索时期 (1956-1966年) ④ 中共八大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出现了⑤ 王进喜 、⑥ 焦裕禄 、⑦ 雷锋 等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年) 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同时,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⑧ 江青 反革命集团的粉碎标志着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任务二:解决问题
(2)在任务一表格中的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年),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原因是什么 (6分)
答案: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任务三:思考感悟
(3)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3分)
答案:坚持科技创新,与时倶进;坚持实事求是;树立社会责任感,向英雄模范学习,奋发图强,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等。(言之有理即可)
24.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上出台了一部什么法律文献 其内容是什么 (4分)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随着工业化建设的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也在高速进行。对农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7分)
答案:方式: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在经济领域出现的严重失误是什么 是如何进行调整的 我们从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6分)
答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要立足我国国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