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PPT)
历史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15课 钢铁长城
1.毛主席曾说:“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南洋舰队 B.北洋舰队
C.福建舰队 D.华东军区海军
2.海军三大舰队指的是( )
①东海舰队 ②南海舰队 ③北海舰队 ④北洋舰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D
C
3.(2021·衡阳改编)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交接入列的航空母舰是( )
A.“辽宁舰” B.“厦门舰”
C.“武昌舰” D.“广州舰”
4.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中国军队开启“加速跑”的模式,歼-20、运-20和直-20被亲切地称为“20三剑客”。“20系列”的集体出现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空军装备建设的傲人成就,也是中国军队转型升级的直观体现。我国空军装备国产化开始于( )
A.歼-5型歼击机 B.歼-10战机
C.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D.歼-5型强击机
A
A
5.2016年,我国组建了五大军种,其中“火箭军”的前身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成立的( )
A.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
B.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
C.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
D.第二炮兵部队
D
6.我国自1964年原子弹试爆成功后,多次声明:“中国‘始终恪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据此,我国战略导弹部队的最主要任务是( )
A.先发制人 B.核反击
C.航天发射 D.核能开发
7.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 )
A.坚强政治保证 B.坚决思想保证
C.坚定道路保证 D.坚实文化保证
B
A
8.中共十九大提出了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目标。下列措施中与这一目标不符的是( )
A.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B.组建五大军种,成立五大战区
C.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D.扩大军队规模,增加军队数量
D
9.强大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包括 ( )
①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 ②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空军 ③空军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辉煌战绩 ④组建火箭军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
D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1958年指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1970年,我国终于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材料二 1957年国庆节,毛泽东曾在天安门城楼上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
材料三 火箭军是人民解放军中以装备战略导弹武器系统为主体,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的军种,是核反击的主要力量,是随着中国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材料四 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在军队建设方面哪一军种取得的成就?
材料一:人民海军。材料二:人民空军。
(2)我国的导弹部队组建于何时?据材料三,指出火箭军担负的主要任务。
1966年。核反击
(3)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结合材料四,归纳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成就。
成立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共17张PPT)
历史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下图是反映20世纪50年代初中外关系的一幅漫画。该漫画中中国人民控诉的国家应是( )
A.日本 B.美国 C.朝鲜 D.印度
B
2.据《人民日报》1971年10月27日报道,“(10月25日)当电子计票牌上出现表决结果……大厅里立即沸腾起来”“对中国友好的各国代表‘高声欢笑、歌唱、欢呼’。”这反映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万隆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C.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3.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美苏争霸的僵持 B.中苏的同盟关系
C.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D.中美关系正常化
4.中美两国关系曲折发展。下列反映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史实是( )
A.清政府派詹天佑等人赴美国留学
B.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B
5.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这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的“让步”是指承认( )
A.《朝鲜停战协定》 B.中国加入联合国
C.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6.下图是“中美建交纪念馆瓷盘”,瓷盘上标有“1979年”字样。该时间是( )
A.尼克松访华的时间
B.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时间
C.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
D.该瓷盘的制作时间
C
7.观察下图,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A.第26届联合国大会
B.田中角荣访华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D.毛泽东与斯大林
B
8.(2021·昆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睦邻友好对外政策
D.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D
9.下面《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表》反映出( )
A. “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B.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
C.“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时间 1949年 1959年 1969年 1979年
与中国建交
国家数量(个) 10 34 45 120
D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形成了“朋友遍天下”的局面。以下外交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美建交 ②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C
11.下列漫画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发展与变化,这组漫画最合适的标题是( )
A.结盟而战 B.冲突摩擦
C.化敌为友 D.复杂多变
D
12.2021年3月18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阿拉斯加举行。轮到中方发言时,中方代表与美国“硬碰硬”,不仅强力驳斥美国的指责,还针对美国谴责中国的合理性发动攻势。除了阐明中国的立场,更多的是对美国的“训斥”。这反映了中国对外交往( )
A. 放弃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不再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
C.坚持原则立场,遵循合作与斗争策略
D.揭开了与美国争霸的序幕
C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在执行和平政策中的一些外交方针是:(一)“另起炉灶”。(二)“一边倒”。(三)“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四)“礼尚往来”。资本主义国家,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五)“互通有无”。(六)团结世界人民。
——周恩来《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
材料二 1971年,美国通讯社说,“这是美国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美国政府人士感到吃惊”“感到悲伤”。
从此之后,中国始终把自己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合理要求一直予以坚决支持……联合国有了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的真正代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首次有了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从此,在联合国里有了一个真正坚持独立自主、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始终不渝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国家代表。
——《中国与联合国》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友好关系的同时,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对稳定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日益显著,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使美国“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并据材料二,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打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奠定了基础: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联合国注入了新生的力量,有助于联合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及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中国方案”。
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请你归纳一个恰当的主题。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共13张PPT)
历史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1949年,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的致辞中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据此,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同一家 B.不结盟
C.全方位外交 D.独立自主
2.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A.朝鲜 B.苏联 C.美国 D.印度
D
B
3.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这一外交思想被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材料指的是( )
A.开展全方位外交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带一路”建设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属于其内容的是(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⑥求同存异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
A
5.2020年,美国国会通过《加强台湾安全法案》,阻挠中国统一大业的实现。这严重违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 )
A.互不侵犯 B.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利 D.和平共处
B
6.岁月留痕,照片是研究历史的珍贵资料。右图所示记录的是周恩来参加( )
A.西安事变发生后的谈判
B.中印双边谈判
C.亚非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
7.一位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具体是指周恩来提出了( )
A.全方位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互不干涉内政方针
C
8.《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载:“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检验,它不仅成为我国对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渐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这段材料评述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一国两制”构想
A
9.“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周恩来“光荣”和“不朽”的是( )
①领导南昌起义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加入世贸组织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材料二 周恩来健步走上讲台,平静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印尼、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等纷纷离座,争相同周总理握手。就连之前态度一直非常强硬的菲律宾外交部部长罗慕洛都高度评价周总理的讲话是“出色的、和解的,表示了民主精神的”。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展了积极的外交活动,扩大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和平建设争取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根据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参加的是哪次国际会议?中国是如何应对会议进行的不顺利的?周恩来的讲话产生了什么影响?
万隆会议(或亚非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3)请你概括材料一、材料二表现出的中国外交理念的共同之处。(答出两点即可)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共同发展。(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4)根据材料三,分析积极的外交活动对国内和平建设的作用。
积极的外交活动能改善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为国内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