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青藏地区习题课件(12+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青藏地区习题课件(12+1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26 21:40:30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地理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为(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D
2.下列描述,符合该地区的是(  )
A.旱地麦浪大豆香 B.雪山青稞奶茶香
C.山清水秀稻花香 D.椰林婆娑菠萝香
B
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据此回答3~4题。
3.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湿热 B.光热充足
C.高寒 D.冬冷夏热
4.青藏地区气候的特点是(  )
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B.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C.冬冷夏热、降水丰富
D.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少雨
C
B
5.下图中的动物被称为“高原之舟”,它是(  )
A.藏羚羊 B.牦牛
C.骆驼 D.三河牛
B
6.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
A.藏北高原
B.昆仑山脉山区
C.柴达木盆地
D.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7.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该地区,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有丰富的灌溉水源
D.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D
D
8.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昆仑山脉以西
B.青藏地区地势高耸,是世界最大的高原
C.“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D.长江、黄河、珠江均源自青藏地区
C
9.暑假,周周同学准备到青藏高原旅行,下列是周周妈妈的嘱咐,你认为有必要纠正的是(  )
A.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缺氧,光照强,可备带氧气袋、防晒品
B.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要加带防寒衣
C.高原地区人烟稀少,生活垃圾可随手丢弃
D.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C
10.到青藏高原旅游,游客有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路南石林   B.连绵雪山
C.窑洞   D.独木成林
B
11.藏族人民的主食——糌粑,是用某种粮食和豌豆炒熟磨制而成的炒面。这种粮食是(  )
A.大米 B.高粱 C.大豆 D.青稞
12.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
A.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B.地势低,气温高
C.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D.耕地多,土壤肥
D
A
13.同学们计划暑假从兰州乘火车到拉萨旅行,请帮助他们完成旅游攻略。
信息准备: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地高天寒,雪山连绵,牛羊成群,青稞飘香。
物品准备:羽绒服、登山鞋、氧气袋、药品、照相机。
下图为乘车路线示意图。
(1)西宁是_____省的行政中心,西宁到拉萨之间的铁路线是_____铁路。
(2)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由于海拔____,形成独特的_____气候。
(3)高原地区太阳辐射强烈,为此他们还需准备的物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在铁路沿线可以游览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泊_____湖,品尝高原特有农作物_____酿造的美酒。
(5)为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在旅行途中应该注意什么?
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植被,保护野生动物等。(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青海
青藏


高寒
太阳帽、太阳镜、防晒霜等防晒物品
青海
青稞(共13张PPT)
地理 八年级下册 人教版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这里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这里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据此回答1~3题。
1.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
A.三江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三江源地区 D.西双版纳
2.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它的含义是(  )
A.“世界屋脊” B.大江大河源地
C.中国“雨极” D.野生动物天堂
3.该地区江河的最初水源来自(  )
A.地下水 B.雪山和冰川的融水
C.山地降水 D.海洋水汽
C
B
B
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置图,回答4~5题。
4.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气候寒凉
B.冰川众多,湿地广大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A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是(  )
A.滥采砂金 B.过度放牧
C.乱砍滥伐 D.全面禁猎
6.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湿地的价值突出表现为(  )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D
C
7.下列珍稀动物中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的是(  )
A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回答8~9题。
8.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污染
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C.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D.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A
9.导致我国三江源地区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水分蒸发
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
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
A
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采石挖沙等问题,三江源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据此回答10~11题。
10.三江源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  )
①草原退化严重 ②湿地增多 ③湖泊萎缩
④水土流失加剧 ⑤生物多样性增加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C
11.下列属于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措施有(  )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③打击盗猎者 ④转变轮牧方式,采砂金增加收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主要在于为高原特有的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保护青藏高原原始地貌和世界“第三极”自然景观,同时也使三江源地区及其流域内各省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三江源”指的是(  )
A.长江、黄河、珠江的源区
B.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区
C.长江、珠江、闽江的源区
D.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的源区
(2)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在于(  )
A.大量开发当地的资源,提高财政收入
B.可以增加牲畜的放养量,提高牧民的收入
C.改造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D.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珍稀濒危动物得到保护,使上、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
B
D
(3)三江源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相关资料表明:整个三江源地区90%的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以上这些问题带来的后果是(  )
A.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量可能减少
B.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河水含沙量增大
C.三江源地区的冰川不断萎缩
D.生活在本地区的野生动物会灭绝
(4)你认为应如何改善本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退耕还林、还草,防止过度放牧,全面禁猎,建立生态自然保护区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