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4.《聊斋志异》》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4.《聊斋志异》》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7 13:5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堂 教 学 教 案
授课日期
课 题 聊斋志异——谈“鬼”写读书笔记 总第 1 课时 授课人:
学 习 目 的 1.把握作品的内涵,掌握写读书笔记的方法。2.自主合作,小组学习。3.体会蒲松龄的情感寄托,培养学生的阅读热情。 重点、难点、关键 能够独立写读书笔记
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掌握写读书笔记的方法,精读作品
程序与内容(教学步骤) 师 生 活 动(内 容 要 点) 计划时间
一、目标导入 复习回顾目标教学 1.教授读书笔记的写法 2.展示在阅读中的实践 四、目标练习 (课堂学习的准备阶段)通过苏轼、曾国藩、曹文轩对阅读的理解引入,本课目的在于通过蒲松龄《聊斋志异》的精彩篇章《香玉》《王六郎》来践行如何写读书笔记《香玉》《王六郎》的人物关系、故事情节 学生板演谈字词 2.谈手法3.谈感想4.谈结构第一自然段 示范 车氏解读人鬼情未了劳山下清宫,【交代了特殊环境,此乃妖鬼常出现的场所,道观常有故事发生,为下文情节做铺垫】耐冬高二丈,大数十围,牡丹高丈余,花时璀璨似锦。【点明花树之异,异常之高,之大,一丈约三米呢,这得长多少年啊,天啊,太高了】胶州黄生,舍读其中。【舍,名词动用。交代了主人公籍贯,身份,是个书生】一日,自窗中见女郎,素衣掩映花间。心疑观中焉得此。【心理描写】趋出,已遁去。自此屡见之。遂隐身丛树中,以伺其至。【“趋”是“赶快”的意思,可以见得黄生得多急切,极其好奇的心理,无礼的行为推动情节的发展】分组完成如下读书笔记1. 7段:至则宴饮唱酬,有时不寝遂去,生亦听之。谓曰:“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 ?】 (2分钟)(2分钟)(10分钟)
教 学 步 骤 内 容 要 点 计划时间
五、目标展示 六、目标练习 七、目标小结 七、布置作业 2. 8段:女不言,掩口笑之【 ?】3. 11段:生嘱曰:“仆为卿来,勿长使人孤寂【 ?】4. 13段:乃与生挑灯至树下,取草一茎,布掌作度,以度树本,自下而上,至四尺六寸,按其处,使生以两爪齐搔之。【 ?】5. 14段:则花一朵,含苞未放;方流连间,花摇摇欲拆;少时已开,花大如盘,俨然有小美人坐蕊中,裁三四指许;转瞬飘然欲下,则香玉也。【 ?】6. 17段:白牡丹亦憔悴死;无何,耐冬亦死。【 ?】 各小组展示 讨论(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你如何看待水鬼、花妖和人类的友谊的?同学们,爱情让人迷惘,友谊的小船可不是说翻就翻,理性告诉我们,若要长久请选择友谊。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钱钟书说人之间的友谊,并非由于说不尽的好处,倒是说不出的要好。写《王六郎》的读书笔记2.写一则鬼故事。350字以上。 (12分钟)(8分钟)(8分钟)(2分钟)(1分钟)
板 书 设 计 聊斋志异 蒲松龄 视死为生 因爱而死 以死相报 化神相报 课后反思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