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10.《白鹿原》》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10.《白鹿原》》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7 14:1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家族的学堂》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10.《家族的学堂》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2003新课标(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 章节 第五单元“家族的记忆”
时间 45分钟 年级 高二
学习者分析 我们学校是团场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都是被师高级中学中考录取以后剩下的学生,他们各科的学习成绩不太好,基础比较弱,学习兴趣不够浓、方法欠佳,习惯养成不好,导致学习门功课都比较费力。在语文学习方面,基础知识也很薄弱。尤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导致阅读量非常低,阅读理解能力欠佳,各类写作也很犯难。平时很少课下去主动预习课文,好多学生都是被动学习,很大程度上主要依靠课内的学习。所以课堂上听、说、读、写能力都很欠缺。本节课是小说,学生的阅读与学习比较有兴趣。但是因为本课是长篇小说《白鹿原》的节选部分,同学们都没有阅读过整部小说,所以学习本课时对人物、主要的故事情节、艺术手法、小说的主旨理解有点费力,需要老师及时点拨。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话题是“家族的记忆”,试图通过对家族小说的学习,了解我国家族小说以封建打家族为描写对象,通过讲述封建大家族兴衰的故事,反映当时社会中人们的精神风貌与社会风俗,尤其是反映了在封建制度面临分崩瓦解的中国社会生活中,封建宗法制度及思想正在越来越失去实际的效力和威严了。家族小说可以看做是了解中国不同时代风土人情的窗口。本单元主要选取了两部家族小说中的节选部分作为家族小说的代表,第一篇是巴金《家》里的节选部分《祖孙之间》,第二篇就是陈忠实《白鹿原》里的节选部分《家族的学堂》。《家族的学堂》围绕修祠堂、建学堂这件事,交代了祠堂和白鹿村的来历以及白鹿两姓的根源,描写了修建学堂前后的热闹气氛,粗笔勾勒出了白嘉轩和鹿子霖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学习本文主要是了解作者及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重点学习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鉴赏艺术特色、把握主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体会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的重要作用。 (3)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 学会从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环境、艺术手法、主旨五个方 面去鉴赏,积累小说鉴赏的能力。 培养梳理概括重点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质疑探究问题、 自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会如何做任务型阅读。 3、情感目标: (1)通过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学会对人物做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2)学习白嘉轩身上的闪光点,诸如公正、正直、公益心等优秀品质。 (3)正确认识封建社会所宣扬的“仁义”精神,我们今天应该批判继承发扬这一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1、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赏析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环境、技巧、主旨。 (2)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质疑问难,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 (1)人物形象的分析。 (2)部分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 (3)正确认识“仁义”精神实质,批判继承借鉴。
六、学习策略 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课文,通过对小说的阅读和理解,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对主要人物白嘉轩和鹿子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课内由老师引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技巧、主旨五个方面进行赏析。
七、教学方法 制作多媒体PPT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室里的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相关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落实学习五个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著名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也许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太悠久了,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秘密太多了,几千年以来,能够被学者公认为是中华民族秘史的小说并不多。但是在1997年,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白鹿原》,被许多作家和学者一致认为是一部中华民族的秘史。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选自《白鹿原》的小说《家族的学堂》。 (二)、解题: 问:家族的学堂前身是什么?为什么要建学堂?(完成简笔画课题图形结构) (三)、作者及作品简介: 陈忠实(1942-2016),男,出生于西安市东郊灞桥区西蒋村,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 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陈忠实文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 1997年获茅盾文学奖,其中《白鹿原》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已发行逾160万册,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 “2006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陈忠实以45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3位,引发广泛关注。 2016年4月29日7:40左右,因病在西安西京医院去世。 2016年4月30日,习近平、刘云山、王岐山、胡锦涛、曾庆红、栗战书、赵乐际、刘奇葆等中央领导送了花圈。 (四)、《白鹿原》内容简介: 《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白嘉轩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戏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 学者对《白鹿原》的评价: 白鹿原作为清末民初解放前夕中国历史的见证,可以视为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政治文化角度看,其社会结构有以田福贤、岳维山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势力,有以鹿兆鹏、白灵为代表的共产党革命力量,有以鹿兆谦(黑娃)、大拇指为代表的农民土匪武装。 从民间文化角度看,有以白嘉轩、鹿子霖为代表的宗法家族团体,有以朱先生为代表的白鹿原的精神领袖。阶级矛盾、家族纷争、情感恩怨的角逐,相互融汇交织,构成白鹿原半个多世纪的“民族秘史”。 (五)新课导读: 本课节选自第五章。节选之前写了李寡妇一地卖两家,引起了白嘉轩与鹿子霖的争斗。两人为了挣个面子,决定见官去解决。后来由朱先生出面,了结了官司。这件事影响很大,滋水县令批为“仁义白鹿村”。节选的文字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修葺祖祠,兴建学堂,教育后人,为的是“仁义白鹿村”的精神永久流传。 (六)、展示学习目标: 1、赏情节 2、赏人物 3、赏环境 4、赏技巧 5、赏主旨 (七)赏析全文: 1、赏情节: 文章在表述兴办学堂的前前后后时,设置了哪些情节来渲染热闹的气氛?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完成内容结构板书) [明确]:设置了八件事(见板书)来渲染热闹的气氛。作者盛赞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2、赏人物: 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白嘉轩和鹿子霖分别具有怎样的个性特征?请加以分析、概括。 (1)白嘉轩作为父亲,深爱着他的两个儿子,但表现出的却是很冷酷的一面。试分析其原因。 [明确]: 白嘉轩作为一位封建族长,自觉维护着那一套森严的封建宗法家族体系,维护族长的权威。在对待两个儿子的态度上自然就表现出专制的色彩。开篇“买罐罐儿馍”一部分就体现了这一点,像他妈和他媳妇所说的“心硬”。 白嘉轩又深爱着他的两个儿子,他往往在儿子不留意的时候专注地看着他们,却不会像其他父亲一样去领孩子看戏,更甚者没有背过他们,抱过他们,更说不出有什么亲昵的表示。他创办学堂不全是为了他的两个儿子,只是觉得应由他来促成此举。他希望儿子读书进步,在这里父爱表现得更加博大、更加厚重。 (2)、白嘉轩为什么很热衷于修祠堂建学堂? [明确]:有点自私自利,为了儿子的上学,可见爱孩子爱得深沉厚重。爱慕虚荣、好大喜功、权欲重、有公益心。 (3)、为什么“鹿子霖回到厢房就有些被轻贱被压低了的不自在”? [明确]:反映了鹿子霖好大喜功、争强好胜的性格特点。 (4)、对于修学堂这件事,经常和白嘉轩暗中做对的鹿子霖这次为什么也肯齐心协力促成这件事? [明确]:反映了鹿子霖自私自利、好大喜功、争强好胜、虚荣心强、热衷功名的性格特点。 3、赏环境: 文章结尾学堂开馆典礼作者为什么写得那么详细,试结合历史背景加以分析。 [明确]: (1)突出小说的主旨。揭示出宗法社会所蕴涵的道德力量的强大。(2)批判对仁义的固守。本来建学堂是一件善事,可在白嘉轩、朱秀才这样以悲壮情怀固守之下,难免会压制和束缚新生事物。 4、赏技巧: 文中的叙述方式以正叙为主,插叙为辅。插叙部分可否去掉? [明确]:文中插叙部分不能去掉,这一部分交代了故事的来龙去脉,使故事完整,前后连贯。 5、再赏情节: 在白鹿原修建学堂的这件事上,表面一团和气,一派喜庆。但是,细心的同学能否从这热闹喜庆当中嗅到了什么不太和谐的味道了没有?这些不和谐的因素有何作用? [明确]:鹿泰恒批评白嘉轩早点不修学堂;暗示白嘉轩凡事要和鹿子霖商量着来;开学典礼上两人肩上披上了同样的红绸缎暗示两人功劳一般大,为后文明争暗斗埋下伏笔。 (八)、拓展延伸: 在隆重而简朴的开馆典礼上,朱先生用“仁义”二字概括办馆的宗旨,意在以传统道德来教育后代。在以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理解传统道德? [明确]:“仁义”有它固有的好的方面,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从古至今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小说中“仁义”却被白嘉轩和朱先生隆重化、悲情化了,在当时压制束缚了一些追求思想自由与解放的新生事物,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发展。 在以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仁义”思想仍然很重要,规范约束人们的言行,但是作为学校,不能只是宣扬“仁义”思想,还有教人求知、学习科学文化的作用。 (九)、总结主旨: 《家族的学堂》围绕修祠堂、建学堂这件事,交代了祠堂和白鹿村的来历以及白鹿两姓的根源,描写了修建学堂前后的热闹气氛,粗笔勾勒出了白嘉轩和鹿子霖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总之,我们可以感觉得到《白鹿原》是当代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长篇小说。 (十)、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练习册。 2、预习下一课《呼兰河传》。 (十一)、板书设计: (十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五个教学目标,比较全面地学习了本篇小说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质疑问难,解决问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比较好的提升。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进行的比较好,课堂气氛融洽、和谐、流畅自然,是师生对话式的教学,把课堂学习充分交给学生,尽可能让学生多加参与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说,整个教学环节完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在讲解时,先让学生讨论,自己在讨论中掌握知识点,消化吸收,再鼓励学生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再进行补充。以这种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利用幻灯片制作教学课件直观方便地指导学生学习,通过电子白板教学,清晰地展示了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有效地展示了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和学生间、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同时,利用这些新媒体新技术的辅助教学,我优化整合了教学资源,也优化了教学过程,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感知了大量的信息,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也更好地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但是缺点也有很多: 教学目标太多,没有时间做好深入细致地教学,只能是浅尝辄止了。比如环境赏析和艺术技巧赏析,只是蜻蜓点水般涉及不多,讲解不到位,不够准确,没有机会深入学习。 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方面稍微有点弱化了,拓展延伸部分的情感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深入。 3.课堂教学整体性不明显,感觉有点零散,个别教学环节过渡不自然,缺少必要的引导语。 4.因为是借班上课,对学生姓名不熟悉影响交流。 5.对个别学生的回答没有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语气有点生硬,以后一定要改进。 6.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己的语言表达欠准确、不够流畅,板书字迹比较潦草,需要下功夫改进。 7.作业布置应该根据课后练习布置一篇随笔:回家请爷爷奶奶讲讲自己大家族的故事,写在随笔本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