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11.《呼兰河传》》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11.《呼兰河传》》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7 18:3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小团圆媳妇之死
萧红
1 小团圆媳妇是什么样的人?
结合文本,探讨研究
2、因何而死?
3、对当众用滚烫的热水洗澡的情形,周围人都做怎样的反应?
4、为何用滚烫的热水洗澡?
5、小团圆媳妇所生何病?
小团圆媳妇是老胡家的小童养媳,刚到老胡家时,引来一大群的人来看,议论纷纷,都说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见人一点也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十二岁会长得那么高,一定是瞒岁数”。
没过了几天就打起她来,婆婆说:“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不打得狠些,是不能规矩出一个好人来的,她是不能够中用的。”邻居左右因此又都议论起来,说早该打的,哪有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也不害羞,坐到那儿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
6、谁是杀死小团圆媳妇的凶手?
为给小团圆媳妇治病,婆婆虽然心疼,也不得已花了50吊钱。这五十吊钱,是她秋天出城去在豆田里拾黄豆粒,一共拾了二升豆子卖了几十吊钱。在田上拾黄豆粒也不容易,一片大田,经过主人家的收割,还能够剩下多少豆粒呢?而况穷人聚了那么大的一群,孩子、女人、老太太……你抢我夺的,你争我打的。为了二升豆子就得在田上爬了半月二十天的,爬得腰酸腿疼。唉,为着这点豆子,那团圆媳妇的婆婆还到“李永春”药铺,去买过二两红花的。那就是因为在土上爬豆子的时候,有一棵豆秧刺了她的手指甲一下。她也没有在乎,把刺拔出来也就去他的了。该拾豆子还是拾豆子。就因此那指甲可就不知怎么样,睡了一夜那指甲就肿起来了,肿得和茄子似的。
(现在她一遭就拿了五十吊钱给了云游真人。若照她的想法来说,这五十吊钱可该买多少豆腐了呢?)   (但是她没有想,一方面因为团圆媳妇的病也实在病得缠绵,在她身上花钱也花得大手大脚的了。另一方面就是那云游真人的来势也过于猛了点,竟打起抱不平来,说她虐待团圆媳妇。还是赶快地给了他钱,让他滚蛋吧。)   (真是家里有病人是什么气都受得呵。团圆媳妇的婆婆左思右想,越想越是自己遭了无妄之灾,满心的冤屈,想骂又没有对象,想哭又哭不出来,想打也无处下手了。
更可悲的是,几乎所有的人对此都不会产生道德和良心的压力,因为他们信守当时社会话语的合理性,他们不仅看不到自己对小团圆媳妇的伤害,反而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她好。面对小团圆媳妇的死,他们心安理得,甚至多了饭后的谈资。
解读·分析
本文通过描写一个健康活泼、天真善良的小媳妇被折磨致死的经过,批判了善良的呼兰河人身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的劣根性,揭示了旧的传统意识对善良人民的束缚与戕害 。
主题概括
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
代表作《生死场》《小城三月》《呼兰河传》《八月天》等
作者
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萧红
萧红是中国当代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鲁迅
生活阶段一(1911-1931):离家出走,王恩甲,被抛弃——被爱情蒙骗
生活阶段二(1932-1938):写作投稿,萧军,被殴打、背叛——不平等的命运姿态
生活阶段三(1938-1940):寂寞苦闷, 端木蕻良,冷漠、受折磨——寻找安全感
生活阶段四(1940-1942):完成《呼兰河传》,患病去世——一个需要保护的孩子
“我总是一个人走路”
“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是笨重的!而且多么讨厌啊,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生平尽受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关注女性的空间
萧红以敏感的灵魂和细腻的女性视角关注着女性的生与死,同时她更深刻地意识到,千百年来女性的悲剧命运不仅仅是男权文化统治的结果,更是女性对自己被奴役状态的历史性认同所造成的,是女性自己加速了对女性的异化。这种心理成为她们共有的集体无意识,自觉地来规范约束自己和其他女人,《呼兰河传》中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就是被女人异化的典型。
关注女性的空间
1、说说学过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2、 说说新时期杰出的女性
3、写一写 “她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