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骆驼祥子》
老舍
一、作家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生于北京城的一个贫民家庭,非常熟悉社会底层的市民生活,喜欢流传于市井巷里的民间艺术,这种生活阅历促成了他日后创作的平民化和“京味”小说的形成。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建国后,老舍致力于话剧创作。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他的作品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把“人”变成“鬼”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盘剥和压榨。
·《骆驼祥子》作为一部揭示旧中国城市底层劳动者悲惨命运的现实主义巨著,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五四以来小说中颇受读者喜爱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长篇之一。
二、题目解说:
三、主要情节:
1. 一流车夫: 祥子十八岁来到北平,因为祥子身材高大,勤快,并且洁身自好,所以成了当时一流的车夫。他立志要买一辆自己的车,从此当上自由的劳动者。
2. 祥子买车: 祥子由于急于买车,便经常和同行抢生意,招来其他车夫的不满。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终于买上了自己的新车。
3. 丢车与偷骆驼: 半年过去了,军阀乱兵抢走了祥子的车并让他做苦力。不过,后来祥子终于逃了出来,并且偷了三匹骆驼,祥子用它们换了三十五块钱回到了北平。由于祥子在梦话中透露了一些自己的经历,从此人们开始叫他“骆驼祥子”。
祥子的三起三落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干包月时,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抢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人物形象分析
①精明、有头脑,例如:“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放出去呢,钱就舍下钱!”“车到了手,你干上一只黑签儿会,又不出利,又是体面事,准得对你的心路!” ②泼辣、有手段,例如:“找他的巡官去!一句话,他的差事得搁下。” ③热心、周到、能言善辩,例如:苦口婆一心传授放债验。
高妈
语言描写
①呆板、拙直。祥子没有高妈那样的头脑,既不会放债,也不愿起会。 ②小心、谨慎。祥子认为钱在自己手里比什么都稳当。 ③木讷、口拙、不善言辞。
祥子
心理描写
思考:
小说的题目“骆驼祥子”主要包含哪些含义?
(1)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
(2)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
(3)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4. 祥子与虎妞:
祥子回到了人和车行,刘四爷和虎妞都十分喜欢祥子。有一天,因为祥子被包月的雇主压迫,在心中充满怨气的情况下误中了虎妞的圈套,与她发生了关系。后为躲避虎妞去了曹先生家做包月车夫。
5. 祥子结婚: 曹先生因为被自己的学生阮明陷害,被迫离开北平。也是因为这件事,祥子被侦探勒索,积蓄一空,又回到了人和车行。在刘四爷的寿礼上,虎妞因为祥子与刘四爷闹翻,后自作主张与祥子成亲。
7. 彻底堕落: 自从虎妞去世后,祥子对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已经失去信心。他在夏先生家做包月车夫的时候,与夏姨太太发生关系,并得了性病。从此祥子变了,染上了抢生意、抽烟、喝酒和赌博的毛病。 为了金钱他出卖人命,就连他的外表,也变得肮脏,不成样子;更可悲的是他的精神崩溃了。他拉车只是为了将就着活下去,心中已经不再想什么,就跟“在白薯桃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核子’’的狗一样。
6. 虎妞去世: 虎妞为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可是祥子想做一流车夫的信心已被不愉快的婚姻生活所磨灭,畸型、丑恶的夫妻关系,伤害了他的尊严,扭曲了他的灵魂;虎妞因为难产与未出世的孩子一起过世了。祥子为了帮虎妞办丧事,无奈又卖了洋车。邻女小福子事后向祥子示好,可是因为负担不起她一家,又回到了车行拉车。
四、研读人物形象:
1、高妈是个什么样的人?结合例子说明。
明确:①精明有头脑。(P108第7段劝说祥子放高利贷,“告诉你,祥子,搁在兜儿里,一个子永远是一个子!放出去呢,钱就会下钱!” ; P109第12段劝说祥子起会“车到了手,你干上一只黑签儿会,又不出力,又是体面事,准得对你的心路!”)
②泼辣有手段。(P108第7段“当巡警的到时候不给利,或是不归本,找他的巡官去!一句话,他的差事得搁下,敢打听明白他们放晌的日子,堵窝掏;不还钱,新新!”)
③热心雄辩。(苦口婆心劝说祥子放高利贷和起会。)
。
2、作者是如何刻画高妈这一艺术形象的?
明确:语言描写
3、本文在叙述高妈和祥子的对话中,我们看出,几乎是高妈一个人在喋喋不休,祥子似乎是在陪衬,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作者有意借她的雄辩来反衬祥子的木讷,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高妈用嘴巴说,祥子在心里想,表现祥子的木讷、不善言辞。
4、除了木讷,祥子还有那些性格特点?文中哪些语句反映了他的思想观念?
①憨直呆板。(P108第8段高妈劝他放高利贷,“他觉得钱在自己手里比什么也稳当”。)
②狭隘保守。(P108第10段方太太劝他立个储蓄折子,他认为“现钱在手里到底比在小折子上强,强得多!折子上的钱只是几个字”;第11段“自己拿着自己的钱好了,不用管别的。他以为这是最老道的办法”。)
③个人主义。(高妈劝他起会,他觉得“这是个面子事”,“好汉不求人;干脆,自己有命买得上车,买;不求人!”)
五、深入探讨:
关于祥子悲剧的原因有这样一些观点:其一、祥子个人性格造成了他的悲剧;其二、万恶的社会把祥子推向了悲剧的深渊。你对这些观点有何意见?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祥子的悲剧是旧社会中小生产者个人奋斗思想与性格的悲剧。这是其悲剧产生的主观原因。
祥子18岁之前一直生长在农村,接受的完全是农村个体经济的影响。农民的文化积淀不仅赋予他勤劳诚实正直本分的美德。同时也造就了狭隘封闭愚昧自私等思想上的缺点。他不想别人,不管别人,他只想着自己的钱与将来的成功。个人奋斗的幻想一旦破灭,他就从一次次的失望走向了绝望。
其次,祥子的悲剧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的悲剧。
在祥子与命运搏斗的过程中,构成祥子两次大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军阀混战抢走了他的车;二是到曹宅拉车,被孙侦探敲诈抢走了准备买车的一点积蓄。战乱的时代,人吃人的社会制度,给祥子的一生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因此,祥子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五、作业布置:
他们,被称作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外出务工农民的主体,占到我国农民工总数的60%。 他们,是一群从农村走出的“80后”、“90后”;他们,大多怀揣着一个城市梦,希望在这里实现人生价值;他们,渴望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的新主人。
我有一个城市梦
想一想,写一写。
假如祥子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从农村来到了城市,梦想着靠自己个人的努力寻求安稳的生活。那么,他会不会拥有成功的事业和真正的爱情?请你联系现实,写一篇《骆驼祥子故事新编》,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