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2 细胞 4课时(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2 细胞 4课时(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28 14:34:19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
知识点1 制作并观察洋葱鳞茎内表皮临时装片
1.下列是制作洋葱鳞茎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几个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擦拭玻片 ②取材 ③滴清水 ④放置材料 ⑤染色 ⑥盖上盖玻片
A.①③②④⑥⑤ B.①③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③⑥⑤
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错误做法是(  )
A.撕取的洋葱内表皮要尽量薄
B.撕取的洋葱内表皮要在水滴中展平
C.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D.盖盖玻片时一侧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知识点2 制作并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3.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将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到0.9%的生理盐水中,而不能涂抹到清水中,目的是(  )
A.防止细菌在装片中繁殖
B.防止细胞吸水过多而胀破
C.迅速杀死细胞以便观察
D.利用生理盐水粘住细胞
4.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制片时,用吸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B.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
C.调节时,左眼观察目镜内,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D.观察时,向左上方移动玻片使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知识点3 生物图画法
5.绘生物图时,对图中较暗部分的绘制要求是(  )
A.用直线条涂黑 B.点上细点表示
C.用横线条涂黑 D.随意涂黑它
6.生物绘图的位置要适中,一般稍偏左上方,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的位置
B.使图形更美观、整洁
C.便于用铅笔画出细胞结构的轮廓
D.增强图形的立体感
7.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洋葱鳞茎内表皮临时装片”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制作临时装片时,观察用的实验材料越大越容易看清楚细胞结构
B.为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可转动转换器用较大倍数的物镜
C.用碘液对临时装片染色,目的是更清楚地看到细胞的各部分结构
D.视野中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较黑、内部空白的物像就是细胞
8.如图图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阑 ③移动装片 
④转动转换器
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③→①→④→②
9.关于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下列哪一项说法不正确(  )
A.显微镜视野中光线太暗时,可以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要从侧面注视物镜,直到物镜接近装片
C.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偏左下方,要使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D.临时装片的盖玻片下有气泡看不清物像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10.下表中列出了制作洋葱鳞茎内表皮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请将现象对应的原因及应该采取的对策填写在表格中。
现象 原因 对策
细胞有重叠现象
有黑色圆圈
视野太暗
细胞结构不太清楚
11.某校学生进行了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观察的实验,请据回答: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
A.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一端,推向中间
B.将盖玻片迅速盖在载玻片上
C.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迅速盖上
D.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2)制作临时装片时,用    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处理,这样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要转动[ ]    ,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此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着[ ]    。如图图果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镜头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见视野如图图图乙,欲使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装片应向    方移动,转动转换器,换上40×物镜后可发现视野变暗且细胞数目    (填“增加”或“减少”)。
12.孙悟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他在观察过程中看到的物像,请据图回答:
(1)如图图果他的操作步骤正确,那么图中几幅图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顺序依次是F→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在看到图D和E时,他将进行的下一步操作要点分别是什么 图D: ;
图E: 。
(3)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两次,通过调整目镜和物镜,两次看到的物像如图图图A和B,其中视野较亮的是图    。
13.小明同学在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进行了如图图下操作: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用凉开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轻轻刮几下;③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涂在水滴中,并用镊子分散;④盖上盖玻片;⑤用稀碘液染色;⑥用低倍镜观察。
请你根据小明的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的操作过程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指出来并更正。
错误: 。
更正: 。
(2)过程②中,取材料之前,要先用凉开水漱口,你能说出这是为什么吗                    。
自|我|提|升
14.[例题] 如图图果在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图图示。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  )
A.3个 B.5个
C.7个 D.9个
[提示] 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成倒立、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变式] 在放大100倍的显微镜视野(视野直径1.5 mm)中,能观察到一行并排的15个洋葱表皮细胞,每个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际长度是(  )
A.0.1 mm B.0.01 mm
C.0.001 mm D.0.0001 mm
答案
1.A  制作洋葱鳞茎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可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吸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撕”:用镊子从洋葱鳞茎的内表面撕取一小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轻轻地展开薄膜;“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稀释的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所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①擦拭玻片,③滴清水,②取材,④放置材料,⑥盖上盖玻片,⑤染色。
2.C 3.B 
4.B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调节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防止压碎玻片标本;观察时,玻片和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才能使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5.B  生物图的画法和要注意的事项有:(1)图的大小要适当,在纸上的位置要合适,一般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注字和书写图名;(2)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出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3)文字说明一般注在图的右侧,方法是用尺引出水平的指示线,在旁注字;(4)在图的下方写出所画图形的名称。
6.A
7.C  在显微镜下,细胞放大的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所以是否有利于观察,与目镜和物镜的倍数有关,与材料关系不大,实验材料越大不代表材料上的细胞也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细胞体积就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细胞体积就越小。因此,为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可转动转换器换用较小倍数的物镜。洋葱鳞茎内表皮是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组成它的细胞也几乎是透明的,若不染色在显微镜下看不清,常用稀碘液进行染色。边缘很黑、较宽,里面为空白的圆形或椭圆形,且用镊子轻压盖玻片时会移动、变形,这是气泡。
8.C
9.D  由于凹面反光镜具有聚光的作用,显微镜视野中光线太暗时,可以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使视野变得亮些;调节显微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防止物镜碰到载玻片,压坏装片,划伤镜头;装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图图果视野中物像的位置在左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下方移动装片;临时装片的盖玻片下有气泡看不清物像时,应该设法驱走气泡,而不是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10.
现象 原因 对策
细胞有重叠现象 洋葱表皮细胞撕得太厚 重新撕几次,挑选较薄的表皮制成装片进行观察
洋葱表皮细胞未在载玻片上展平,甚至造成折叠现象 用镊子展平洋葱表皮后,重新制作装片
有黑色圆圈 有气泡 重新盖盖玻片或重新制作装片
视野太暗 显微镜操作失误(如图图反光镜未对好,物镜未对准通光孔) 按正确方法重新对光
细胞结构不太清楚 未滴加稀碘液 滴加稀碘液
11.(1)D 
(2)稀碘液
(3)2 粗准焦螺旋 4 物镜 右上 减少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平。(2)制作临时装片时,用稀碘液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处理,这样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更清晰。(3)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要转动[2]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此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着[4]物镜。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图中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A细胞位于视野右上方,要使A细胞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左下方移动,因此载玻片应向右上方移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体积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多、体积越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窄,透光量变少,视野就会变暗,反之,变亮。综上所述,把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12.(1)C→E→A→D→B
(2)转动细准焦螺旋 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3)A 
13.(1)滴一滴清水 滴一滴生理盐水
(2)清洁口腔,避免食物残渣对实验的影响
14.[例题] B
[变式] C  在放大100倍的显微镜视野中,能看到一行并排的15个洋葱表皮细胞共长1.5 mm,则这15个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际长度为1.5÷100=0.015(mm),那么每个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际长度是0.015÷15=0.001(mm)。第3课时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知识点 1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是植物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作用的是[ ]    。
(2)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是[ ]    。
(3)[4]是    ,其内含有遗传物质。
(4)[3]是    ,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5)切西瓜时流出的大量汁液存在于细胞结构的[ ]    中。
(6)图中[ ]为细胞质,它的流动能够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2.各种植物细胞能够保持一定的形态,这主要是靠(  )
A.细胞壁的保护作用 .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C.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D.细胞膜的支持作用
3.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该物质的含量,其根本原因是(  )
A.细胞壁具有保护作用
B.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C.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
D.细胞质中含有叶绿体和液泡
知识点 2 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4.为某动物细胞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中各标号所指结构的名称:
①    ;②    ;③    。
(2)图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填标号)。
(3)在标号②所指的结构中有许多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    。
知识点 3 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结构
5.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叶绿体 D.成形的细胞核
6.老师将两片刚制作好的永久装片和两张写有“球形细菌”和“酵母菌”的标签交给你,请你借助高倍显微镜正确地将标签贴好。你的依据是(  )
A.叶绿体的有无 B.细胞核是否成形
C.细胞膜的有无 D.细胞壁的有无
7.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 B.乳酸菌
C.酵母菌 D.青霉
知识点 4 细胞的形状
8.下列表示植物细胞的是(  )
9.细胞的形状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红细胞呈    ,有利于和外界      ;长纤维状的肌肉细胞有利于    和    。
10.中的四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叶绿体
1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从细胞的结构看,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质
1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不同细胞结构有所差异,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根毛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和液泡
B.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C.液泡和细胞膜
D.细胞壁和叶绿体
13.[2018·台州] 红蛇果的果皮细胞因含花青素而呈红色。将某品种的红蛇果浸泡在热水中,热水变红色;浸泡在冷水中,冷水不变红。这一现象说明热水破坏了果皮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14.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B.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还能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C.餐桌上“糖拌西红柿”“凉拌黄瓜”的盘里流出的水主要来自细胞质
D.细胞膜不仅能保护细胞,而且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15.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时意外发现了一种能自由游动的单细胞生物,原来这是再生能力较强的喇叭虫。若将它切成如图图 所示的①②③三部分,则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16.桃花的花瓣是红色的、榕树的叶子是绿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是紫色的,与这些颜色相对应的色素分别存在于细胞中的(  )
A.细胞膜、细胞壁、叶绿体
B.液泡、叶绿体、细胞膜
C.细胞膜、叶绿体、液泡
D.液泡、叶绿体、液泡
17.如图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    ,因为它具有    (填图中序号)。
(2)对生物的传种接代起重要作用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填图中序号)中。
(3)番茄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含钙的无机盐较多,而对含硅的无机盐吸收却很少,这主要与图甲中哪个结构有关     (填图中序号)。
(4)洋葱通常呈紫色,紫色物质存在于    (填图中序号)中。
(5)细菌与以上两种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            。
18.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切成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生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图图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也无法生存。如图图果在去核后三天,再植入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又能正常生活(如图图所示)。根据上述结果回答:
(1)    在细胞产生后代中起重要作用。
(2)单独的细胞核不能生存,体现了细胞质能               。
(3)如图图果去核后三天,再植入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又能正常生活。这个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
19.为神经细胞和噬菌体的结构模式图。
(1)无细胞结构的是    (填“甲”或“乙”)图,它由标号①所示的    外壳和②所示的     构成。
(2)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比,神经细胞没有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    和大的    等结构。
(3)甲图中与乙图标号②所示结构功能类似的是标号    所示结构。
答案
1.(1)1 细胞壁 (2)2 细胞膜 (3)细胞核
(4)叶绿体 (5)5 液泡 (6)6
(1)[1]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2)[2]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 (3)[4]是细胞核,其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4)[3]是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5)[5]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切西瓜时流出的大量汁液存在于细胞结构的液泡中。(6)图中[6]为细胞质,它的流动能够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2.C 3.C
4.(1)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2)① (3)染色体
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与细胞核。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同时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5.D 6.B
7.A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乳酸菌属于细菌,有细胞结构。酵母菌属于真菌,有细胞结构。霉菌属于真菌,有细胞结构。
8.C  图A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等结构,并且正在进行出芽生殖,为酵母菌细胞;图B细胞没有细胞壁等结构,为动物细胞;图C具有细胞壁等结构,并且细胞排列比较整齐,为植物的表皮细胞;图D是一个形态特殊的细胞,似蝌蚪,为人体男性的生殖细胞——精子。
9.圆盘形 交换气体 收缩 舒张
10.B  大肠杆菌属于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金针菇属于真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葫芦藓属于植物,它的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大熊猫属于动物,它的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但是没有叶绿体和细胞壁。所以,四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
11.C
12.A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如图图叶的表皮细胞和根毛细胞内就没有叶绿体。
13.B 14.C 15.B
16.D  桃花的花瓣细胞中含有液泡,液泡中的花青素使花瓣呈现红色;榕树的叶子是绿色的,是因为含有叶绿素,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是紫色的,也是由于液泡中存在的花青素造成的。
17.(1)甲 ①③⑤ (2)④
(3)② (4)⑤
(5)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18.(1)细胞核 
(2)为细胞核提供营养
(3)细胞只有保持结构完整,才能正常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9.(1)乙 蛋白质 遗传物质
(2)细胞壁 液泡 (3)③
(1)图乙是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①蛋白质的外壳和②内部的遗传物质。(2)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神经细胞是动物细胞,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动物细胞也无大的液泡。(3)乙图中的②是内部的遗传物质,甲图中的③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内含遗传物质。第4课时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知识点 1 细胞的分裂、生长
1.生物体通过细胞    ,可以使细胞数目增加;通过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体积较    ,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使细胞体积 ,
这个过程称为细胞    。
2.下图表示两类生物细胞分裂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表示    细胞的分裂过程;图乙表示    细胞的分裂过程。
(2)在细胞分裂时,两图中A时期结构②内所发生的变化是 。
(3)细胞分裂过程中,    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    分成两份,每份中各含有一个    。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    和    。
知识点 2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细胞不仅是生物体的    单位,而且还是生物体的    单位。单细胞生物(如图图    、    ),既是一个细胞,也是一个完整的    。多细胞生物是由多种多样的细胞构成的。各种细胞分工合作,实现多细胞生物完整的    活动过程。
4.[2020·湘西州] 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  )
A.细胞群 B.细胞
C.液泡 D.果肉
知识点 3 细胞学说
5.创立了“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    和 。
细胞学说的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物体都是由    构成的;
(2)新细胞是由         产生的。
6.下列哪一细胞能够完成生物体复杂多样的生命活动(  )
A.变形虫 B.番茄果肉细胞
C.叶表皮细胞 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7.一个细胞经过5次分裂后的数目是(  )
A.5个 B.10个 C.16个 D.32个
8.下列叙述不属于细胞分裂的意义的是(  )
A.使单细胞生物的个体数目增加
B.使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数目增加
C.能产生生殖细胞,实现生物的繁殖
D.使细胞生长
9.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科学家进行了如图图下实验:
实验Ⅰ: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结果如图图下表所示。
细胞来源 胎儿 中年人 老年人
增殖代数 50 20 2~4
实验Ⅱ: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的体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结果如图图所示。
实验Ⅲ:将年轻人的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融合后的细胞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
每个实验分别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Ⅰ: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    (填“减弱”或“增强”)。
实验Ⅱ:细胞分裂次数和物种的寿命有关,一般来说,寿命越    的物种体细胞分裂次数越多;
实验Ⅲ:细胞结构中    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
答案
1.分裂 小 增大 生长
2.(1)动物 植物
(2)染色体的数目加倍
(3)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膜 细胞壁
(1)根据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可知图甲表示的是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图乙表示的是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2)图中A时期表示细胞分裂前期,结构②表示细胞核,细胞分裂前期细胞核内发生的变化是染色体复制,使染色体的数目加倍。(3)细胞分裂的规律: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如图图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3.结构 功能 细菌 草履虫 生物体 生命
4.B  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5.施莱登 施旺
(1)细胞 (2)原来存在的细胞分裂
6.A  变形虫由一个细胞组成,能独立地完成营养、呼吸、生殖等各种生命活动。
7.D 8.D
9.减弱 长 细胞核2 细胞
第1课时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知识点 1 细胞的大小
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首先发现了细胞,当时他看到的是    。细胞很    ,直径一般只有              ,要用    才能看到。
知识点 2 显微镜的结构
2.根据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意:[ ]里填写序号,    上填写名称)
(1)在显微镜结构的零部件中,以玻璃为主制作的零部件有[ ]     、[ ]     和[ ]     。
(2)要使镜筒升降范围最大可旋转[ ]    。
(3)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    和[ ]    。
(4)接近观察物的镜头是[ ]    。
(5)与镜筒下方相连的结构是[ ]    。
3.据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    镜,③④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    镜。⑤⑥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
(2)欲使观察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    组合。当使用②观察时,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是   图。
知识点 3 显微镜的使用
4.据答下列问题。(注意:[ ]里填写数字,    上填写名称)
(1)左手托住镜座,右手握住[ ]    ,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
(2)左眼注视[ ]    内,同时转动[ ]    ,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当实验室光线较暗时,显微镜的调节宜为    (填“大”或“小”)光阑和    。
(3)把玻片标本放在[ ]    上后,要用[ ]    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 ]    的中央。
(4)要使镜筒大幅度下降,需要转动[ ]        。观察时,若物像不够清晰,需要转动[ ]      小幅度调节,使物像清晰。
(5)能使物像放大到一定倍数的结构是[ ]    和[ ]    ,能够安装和调换物镜的结构是[ ]    。
5.在“观察植物细胞”实验中,所使用的普通光学显微镜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某同学对光成功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图示的洋葱鳞片叶表皮装片的情况。此时物像放大倍数为    倍。若将视野中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装片向    移动。
6.[2020·沈阳]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过程中,找到了视野,但视野不清晰,我们的正确操作是(  )
A.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B.转动聚光器使用大光阑
C.调节反光镜
D.转动细准焦螺旋
7.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的发明。如图图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的图像是“bd”,请问玻片上应为(  )
A.pq B.dp C.qp D.bd
8.若用同一显微镜同一标本,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准焦螺旋,得到结果如图图示。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9.显微镜是生物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如图图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时,转动①使②对准通光孔
B.视野过暗应调节③和⑦
C.使视野中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④
D.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10.要将如图图示显微镜下的视野从“甲”变为“乙”,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①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②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③向左下方移动装片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A.②①⑤ B.③①⑤
C.②①④ D.③①④
11.显微镜是生物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时,需调节的结构依次是①③⑧⑨
B.对光后,入眼的光线需经过的结构依次是⑨⑥③⑦
C.观察时,需调节的结构依次是④⑦①⑧
D.转动使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注视④
12.显微镜的发明大大开拓了人类的视野,人们看到了原先肉眼看不到的世界。
(1)如图图从载物台反面看到的聚光器,①②③④⑤表示从小到大的光阑,在光线较弱时对光,应选择的光阑是    (填序号)。
(2)要观察“上”字装片,正确完成了对光、放片两个步骤后,用低倍镜寻找物像时,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还是没有找到物像,接下来应该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填字母)。
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物像
B.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物像
C.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至最低
D.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物像
自|我|提|升
13.[例题] 如图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时所看到的图像(大圆表示液泡、箭头表示细胞质的流动方向,小黑点表示细胞核),则实际上细胞核的位置以及细胞质流动方向是(  )
  [提示]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视野中细胞核位于液泡的左侧,而实际上,细胞核位于液泡的右侧;但细胞质的环流方向和实际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一致,视野中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也是逆时针。
[变式] 如图图所示为显微镜视野内某生物体所处位置及运动路线,则此生物体的实际位置及运动路线应为(  )
答案
1.细胞壁 小 几微米到几十微米 显微镜
2.(1)① 目镜 ③ 物镜 ⑤ 反光镜
(2)⑥ 粗准焦螺旋
(3)④ 遮光器 ⑤ 反光镜
(4)③ 物镜
(5)⑧ 转换器
由图中可知①是目镜,②是镜筒,③是物镜,④是遮光器,⑤是反光镜,⑥是粗准焦螺旋,⑦是细准焦螺旋,⑧是转换器。(1)在显微镜结构的零部件中,以玻璃为主制作的零部件主要是光学部件,有①目镜、③物镜、⑤反光镜。(2)粗、细准焦螺旋是调焦用的,用于调整镜筒的上升和下降,以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来看清物体,能较大范围地升降镜筒的是⑥粗准焦螺旋,能小范围地升降镜筒的是细准焦螺旋。(3)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载物台下面的遮光器上有直径大小不同的圆孔叫光圈,不同光圈具有不同的进光量,大的进光量多,视野明亮,小的进光量少,视野较暗。(4)接近物体的镜头是物镜,接近眼睛的镜头是目镜。(5)与镜筒下方相连的结构是转换器,转换器上有物镜。
3.(1)物 目 
(2)②③ ⑤
4.(1)13 镜臂
(2)1 目镜 9 反光镜 大 凹面镜
(3)5 载物台 8 压片夹 7 通光孔
(4)11 粗准焦螺旋 12 细准焦螺旋
(5)1 目镜 4 物镜 3 转换器
5.400 左
6.D  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后,物像变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变少,视野亮度变暗,视野范围变小,并不能使视野更清晰。转动聚光器使用大光阑可以使光线变强,不能使视野更清晰。调节反光镜变化的是光线的强弱,不能使视野更清晰。细准焦螺旋用来调节焦距,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7.A  显微镜成的像与原物体上下相反、左右相反,“bd”旋转180°后得到的是“pq”,故玻片上为“pq”。
8.C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
9.B 10.D 11.D 
12.(1)⑤ (2)C
13.[例题] C
[变式]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