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1.1 艳丽多姿的生物 3课时(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1.1 艳丽多姿的生物 3课时(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28 15:25:09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陆生动物
知识点 陆生动物
1.陆生动物在进化上起源于      。陆生高等动物具有发达的    支撑身体,主动捕食,并逃避敌人;它们还具有防止      的身体表面,这些是它们对陆地环境的    。
2.下列有关鸟类的外部形态特点中与其飞行生活无关的是(  )
A.身体呈纺锤形 B.前肢变成翼
C.胸肌发达 D.有尖尖的嘴
3.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特点有(  )
①四肢底部有厚皮 ②驼峰内贮有脂肪 ③有三个胃 ④身体表面长有毛 ⑤身体高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4.在陆地上,还有一些动物如图图鼠、蚯蚓生活在地下,适应土壤    生活。
5.动物常利用自身的    和    来迷惑敌人。
(1)竹节虫的体形似竹节,其体色以绿色或褐色为主,一般很难发现它的踪迹。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2)避役的体色能             ,所以人们又把它称为“变色龙”。动物为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相适应的色彩称为    。
(3)在生物学上把某些有毒刺和恶臭的动物具有的鲜艳色彩称为    。
6.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A.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7.有一种动物的排尿量很少,甚至不排汗,则这种动物生活的环境可能是(  )
A.草原地带 B.沙漠地带
C.温暖地带 D.寒冷地带
8.百灵鸟借助保护色可以避免肉食鸟类的攻击,但常常被嗅觉发达的狐狸所食。这充分说明(  )
A.生物普遍适应环境
B.生物与环境存在着生存斗争
C.生物之间存在捕食现象
D.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
9.南美洲鲈鱼形如图图败叶;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熊毛色纯白;生活在热带的树蛙有很醒目的暗棕色,并带有蓝色斑点;钩线青尺蛾能随季节变化自己的颜色,伪装成嫩芽。这四种现象分别是(  )
A.保护色 拟态 保护色 警戒色
B.保护色 拟态 警戒色 保护色
C.拟态 保护色 拟态 警戒色
D.拟态 保护色 警戒色 拟态
10.为了适应夏季炎热的气候,生活在北方草原的绵羊在夏季到来之前,皮肤会脱去部分绒毛。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实例与此不相符的是(  )
A.牛的粪便使土壤更肥沃
B.生活在寒冷环境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C.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
D.雷鸟的羽毛在冬天为白色,夏天换为灰色
11.材料一 如图图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材料二 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 m减至1.5 m。在2020年7月末,通过卫星测得北冰洋海域覆盖的冰川面积约为728万平方千米,是自1979年开始卫星监测以来同期的最小面积。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
(1)由两种狐的头部特征可以推测图    为北极狐。其推测理由是  
                                      。
(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往往与        相适应。
(3)如图图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北极狐的命运将会怎样               
                                      。
答案
1.水生动物 附肢 水分散失 适应
2.D 3.A
4.穴居
5.体形 体色 
(1)拟态 
(2)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保护色 
(3)警戒色
6.C
7.B  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水分、空气、温度、光照、土壤等。此题提供的信息“排尿量很少,甚至不排汗”,说明这种动物生活在缺水的环境,可能是沙漠地带。
8.D  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所以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但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当环境发生巨变时,有些生物因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具有保护色的百灵鸟,可以避免肉食类鸟类的捕食,但容易被嗅觉灵敏的狐狸捕食,这说明了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是相对的。
9.D  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体色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目的是与环境颜色保持一致,避免被敌害发现。拟态指的是某些动物的形态、斑纹、颜色等跟另外一种动物、植物或周围自然界中的物体相似,借以保护自身,免受侵害的现象。鲈鱼的形态和败叶相似,属于拟态;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熊毛色纯白,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可避免被敌害发现,属于保护色;生活在热带的树蛙有很醒目的暗棕色,并带有蓝色斑点,目的是威慑、警告其他动物,属于警戒色;钩线青尺蛾能随季节变化自己的颜色,伪装成嫩芽,属于拟态。
10.A  牛的粪便使土壤更肥沃,是生物影响环境。生活在寒冷环境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雷鸟的羽毛在冬天为白色,夏天换为灰色都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11.(1)乙 耳朵小且短,热量不易散失
(2)生活环境 (3)减少甚至灭绝第3课时 水生生物
知识点 1 水生植物
1.    是生命起源和发展的摇篮。水环境比陆地环境    得多,水中溶解有    、氮、磷、钾等无机物质和糖等有机物质,    变化比较小。因此,水生生物的结构一般比陆生生物    。
2.水生植物:
藻类是低等植物,    根、茎、叶的分化。
浮萍、荷花和芦苇属于    植物,    根、茎、叶的分化。
黑藻属于高等植物,其开花时    伸出水面。
3.水生生物的结构一般比陆生生物的结构简单的原因是(  )
A.水环境比陆地环境稳定
B.水中溶解有氧气
C.水中的动物食物单一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知识点 2 水生动物
4.水生动物:
鱼的体形大多是    形,以减少运动的阻力;生活在深海或海底的鱼,身体是    的,眼长在身体头部的    。
青蛙、蟾蜍属于    动物,它们的幼体似鱼,用    呼吸,依靠尾鳍在水中游泳,适应水中生活,成体用    和    呼吸,体形短阔,有强健的后肢,善于爬行和跳跃,适应陆栖生活。
海豚、鲸属于     动物,前肢退化成      状,适应水生生活。
5.观察河虾的形态结构可知:
(1)河虾的体色是     ,身体分为       、     两部分。河虾头部额剑上有锯齿,是虾的      武器。
(2)下列属于河虾对水生环境适应的形态结构是       。(填字母)
A.片状的游泳足 B.扇状的尾  C.羽毛状的鳃 D.纤细的足 
E.曲度特别高的眼球 F.头部有额剑 G.身体质地透明,有外壳
6.下列有关荷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没有主根,只是在茎的节上长一些不定根
B.叶伸出水面,能从大气中获得充足的氧气
C.荷花的茎支持叶、花、果实伸出水面
D.荷花的茎和叶柄中有孔道,有利于气体的输送
7.比目鱼、孔鳐的身体扁平,眼长在身体头部的上方,是适应(  )
A.浅海环境 B.深海或海底环境
C.海洋中层环境 D.海洋上层环境
8.海带能在海水中生活,却无法生活在淡水中,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一切环境
B.生物不能适应环境
C.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9.海洋里由浅入深依次生长着绿藻、褐藻、红藻,影响植物这样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10.普通水稻难以在盐碱地生长,海水稻能从盐碱地有选择地吸收无机盐,从而能在盐碱地上正常生长,并能降低土壤中的盐浓度,这说明(  )
A.环境不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B.生物能适应所有的环境
C.生物只有改变环境才能生存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1.生活于洞穴中的鱼类,因终年不见阳光,最有可能有退化现象的感觉是(  )
A.味觉 B.视觉
C.嗅觉 D.听觉
12.下列关于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黑藻、绿藻、荷花属于高等水生植物
B.鲫鱼、虾属于水生动物
C.西瓜、蚂蚁、水葫芦属于水生生物
D.鸡、鸭、鹅属于水生动物
13.鲸和海豚是水生哺乳动物,它们的形态结构与水生环境相适应,下列不属于适应性变化的是(  )
A.胎生、哺乳、体温恒定
B.前肢鳍状,后肢消失
C.体形似鱼,体毛退化
D.有似鱼的“背鳍”和叉状“尾鳍”
14.水生动物适应水生环境,它们的运动方式一般为 (  )
A.爬行 B.游泳
C.飞行 D.奔跑
15.海平面50 m以下仍有藻类植物生存,与陆生植物相比,这些藻类植物(  )
A.也同样需要空气和阳光等生存所需的条件
B.不需要阳光和空气,只需要水、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
C.与陆生植物生存的条件是完全不同的
D.生存条件只是由水圈提供的
16.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表现在多个方面。鱼是水生动物,有很多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下列特征中与水生生活关系最为重要的一项是(  )
A.体表有黏液
B.有适于水中运动的器官鳍
C.有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鳃
D.体形呈纺锤形
17.水环境的光照强度微弱,水生植物的叶片通常较薄,有的叶子宽大呈透明状,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水中的微弱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为了适应缺氧环境,水生植物都具有发达的通气系统。空气中的氧气可通过莲藕叶片的气孔,并通过叶柄那四通八达的通气组织向下扩散,以保证水下器官的正常呼吸。这些形态特征都说明了水生植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与水环境    的形态结构。
18.鲫鱼和海豚的形态比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鲫鱼和海豚分别属于    类和    类,但都适应水生生活,身体都呈    形,这有利于在游泳时      。
(2)写出鲫鱼各鱼鳍的名称。
A    ;B    ;C    ; D    ;E    。
(3)在鲫鱼游泳时,A、B和C可以控制鲫鱼的      ;E和D可以维持鲫鱼的      ;而迅速向前游动的动力则来自    和    的摆动。
(4)海豚的前肢退化成了    状,与鲫鱼的    具有相似的功能。
19.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某小组同学正在讨论探究计划,他们按甲、乙、丙、丁的顺序依次发言。请分析他们的意见,回答下列问题。
(1)丙同学提出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    法。
(2)    同学提出的实验方案可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因此,在生物科学研究中,在同时有活体和模型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应首选    作为实验材料。
答案
1.水 稳定 氧气 温度 简单
2.没有 高等 有 雄花
3.A
4.纺锤 扁平 上方 两栖 鳃 肺 皮肤
水生哺乳 鳍
5.(1)青灰色 头胸部 腹部 防御和攻击
(2)ABCDE
6.C 7.B 8.D
9.A  光在海水中由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此处生长的是绿藻;往下一些,穿透性不强的红光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因此,生长的是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生长的是红藻;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只有一些硫化菌。影响植物这样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阳光。
10.D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并能影响环境。海水稻能生活在盐碱地,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并能降低土壤中的盐浓度,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11.B  生活于洞穴中的鱼类,因终年不见阳光,视觉最有可能有退化现象。
12.B  黑藻、荷花属于高等水生植物,绿藻属于藻类植物;鲫鱼、虾都生活在水中,属于水生动物;西瓜、蚂蚁是陆生生物,水葫芦属于水生生物;鸡、鸭、鹅属于陆生动物。
13.A  胎生、哺乳、体温恒定是哺乳动物的特征,但不属于适应水生环境的变化;前肢鳍状,后肢消失,适于水中游泳,属于适应水生环境的变化;体形似鱼,体毛退化,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属于适应水生环境的变化;有似鱼的“背鳍”和叉状“尾鳍”,适于水中游泳,属于适应水生环境的变化。
14.B  水生动物有很多,它们的形态各异,但由于在水中受水生环境的影响,它们的运动方式主要是游泳。
15.A  生物圈中动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自然界中藻类植物的数量极为庞大,分布也十分广泛。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自然界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产生的,所以藻类植物同样需要空气和阳光等生存所需的条件。
16.C  鱼适应在水中生活的特点:①鱼的体形呈纺锤形,体表有黏液,可以减少水的阻力;②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③呼吸器官是鳃,能吸收水中的溶解氧;④鱼主要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着协调作用;⑤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与水生生活关系最为重要的一项是有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鳃。
17.相适应
18.(1)鱼 哺乳 纺锤 减少阻力
(2)背鳍 尾鳍 臀鳍 腹鳍 胸鳍
(3)前进方向 身体平衡 躯干部 尾部
(4)鳍 胸鳍
19.(1)模型 (2)丁 活体
模型法指通过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1 艳丽多姿的生物
第1课时 陆生植物
知识点 1 陆生植物                
1.把姿态各异的生物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称为    或    。
2.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疏松层,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    、    和    。
3.植物的根——起    和    的作用。
4.植物的茎——连接植物的根、叶、花、果实等器官,支撑枝、叶,输送水和其他营养物质。茎可以分为    茎(如图图松树、樟树)、    茎(如图图草莓、番薯)、    茎(如图图牵牛花、紫藤)、    茎(如图图丝瓜、葡萄)。
5.植物的叶——大多呈绿色    状,能吸收太阳光,进行    作用,是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6.花——植物的生殖器官。虫媒花,能吸引昆虫帮助传粉的花,常有鲜艳的颜色、芬芳的气味、甜美的花蜜,是对      的适应;风媒花,借助风力传播花粉的花。
7.果实和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甜美的果肉可以吸引动物来传播种子;蒲公英的种子是借助    来传播的。
知识点 2 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生长对光的适应
8.小明在观察种子的发芽时,用菜豆种子进行了两组实验:将40粒饱满且完整的菜豆种子随机分成 2等份,分别放在底部铺有棉花的2个培养皿中,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数日并记录结果,请回答:
组别 甲 乙
场所 光下 黑暗处
温度 25 ℃ 25 ℃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潮湿
种子萌发情况 19粒 18粒
萌发后幼叶的颜色 绿色 黄白色
(1)对照甲、乙两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光照    (填“是”或“不是”)菜豆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2)做实验时,小明选择了多粒种子进行实验,而不是一粒种子,其目的是        。
(3)种子萌发时胚芽呈    状,意义是                  。
(4)    对叶片由黄变绿有促进作用。
9.绿豆种子发芽时,先长出的是(  )
A.芽 B.根
C.子叶 D.真叶
10.豇豆(宁波人称之为带豆)的茎,虽没有卷须、吸盘等特殊的附属结构,但却有沿着其他物体呈螺旋状缠绕的本领,它的茎属于(  )
A.缠绕茎 B.匍匐茎
C.攀援茎 D.直立茎
11.有一种树,叶片既宽大又薄,常年不落叶,这种树适宜生长在(  )
A.非常寒冷的地方
B.非常干旱的地方
C.阴暗少阳光的角落
D.温暖湿润的地方
12.长期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其形态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适应性特征。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不符的是(  )
A.具有发达的根系
B.叶片表面积很大
C.具有肥厚的肉质茎
D.叶表面具有较厚的角质层
13.自然界的生物都表现出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冬天,槐树的叶片都已落下,而松树却郁郁葱葱,从两者对寒冷环境的反应情况来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槐树比松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B.松树比槐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C.槐树与松树一样,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D.两者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14.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科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15.在大自然中,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列关于陆生植物对环境适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捕蝇草捕食苍蝇是对缺少氮肥环境的一种适应
C.植物的花和果实五彩缤纷,能吸引动物来帮助其传送花粉和散布种子
D.常绿阔叶树冬季不落叶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落叶阔叶树冬季落叶是对寒冷环境的不适应现象
16.下表为光与温度影响某植物茎生长的实验结果,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生长性状 日温28 ℃、夜温12 ℃
红光 远红光
茎长度 60.2 cm 98.1 cm
茎节数 20.5节 21节
茎长度 夜温15 h
7 ℃ 17 ℃ 26 ℃
日温 9 h 30 ℃ 75 cm 52 cm 29 cm
23 ℃ 60 cm 50 cm 35 cm
7 ℃ 43 cm 38 cm 35 cm
A.茎的生长与光的性质及温度都有关
B.茎的生长与夜温有关,与日温无关
C.日温30 ℃、夜温17 ℃处理比日温23 ℃、夜温26 ℃更有利于促进茎的伸长生长
D.远红光条件下,日温30 ℃、夜温7 ℃的环境最有利于促进茎的伸长生长
17.水仙花又称凌波仙子,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某探究小组为了探究“环境条件对水仙花开花时间的影响”,他们选取品种、成熟度和大小等相同的三个具备开花能力的水仙花鳞茎,分为甲、乙、丙三组,同时置于表格所示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从开始培养到第一朵花开放的时间。
组别 平均温度 光照条件 其他培养条件
甲 21 ℃ 光照充足 完全相同且能充分满足水仙花生长发育的需要
乙 10 ℃ 光照充足
丙 21 ℃ 光照不足
请分析回答:
(1)该探究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有两个,分别是         和        。
(2)若要通过一次实验就获取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请改正实验中的一处不足:        
                                      。
(3)若要探究“环境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是否有影响”,应选择甲组和    组作为对照实验进行比较。如图图果甲组先开花,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18.近年来,有些城市发生多起造纸厂废水灌溉事件。农民用未经处理的造纸厂废水灌溉菜地,导致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发生变化。小明为了探究造纸厂废水是否影响菜豆种子的发芽率。设计了如图图下探究实验:
(1)作出假设: 造纸厂废水会降低菜豆种子的发芽率。
(2)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标号A、B,每个培养皿底部垫有两层纱布,将200粒大而饱满的菜豆种子平均放入A、B两培养皿中。
②向A培养皿中倒入适量不含造纸厂废水的清水,向B培养皿中倒入 。
③将A、B两个培养皿放在适宜种子萌发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1次,连续观察7天,记录菜豆种子的萌发情况。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菜豆种子的发芽率:A培养皿中菜豆种子的发芽率是93%,B培养皿中菜豆种子的发芽率是34%。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3)该实验的变量是      。
(4)小明将该实验重复做了多次,其目的是 。
(5)根据上述实验,小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6)根据上述实验,请你给造纸厂提出治理建议: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
1.栖息地 生境
2.养分 水分 空气
3.固定 吸收
4.直立 匍匐 缠绕 攀援
5.扁平 光合 
6.昆虫传粉
7.风力
8.(1)不是
(2)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3)钩 减少种子萌发时子叶受到的阻力
(4)光
9.B 10.A 11.D 12.B 13.C 14.A
15.D 16.B
17.(1)平均温度 光照条件 
(2)增加各组中水仙花鳞茎的数量 
(3)乙 环境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有影响
(1)根据表中的实验方案可以看出,该实验可形成两组对照实验:甲和乙、甲和丙。甲和乙以平均温度为变量来探究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的影响,甲和丙以光照条件为变量来探究光照对水仙花开花时间的影响。
(2)本实验的不足之处是水仙花鳞茎的数量太少,这样得到的实验结果会具有偶然性,不能令人信服。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实验时应增加各组中水仙花鳞茎的数量。
(3)若要探究“环境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是否有影响”,应选择甲和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如图图果甲组先开花,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环境温度对水仙花开花时间有影响。
18.(2)②等量造纸厂废水
(3)造纸厂废水
(4)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5)造纸厂废水会降低菜豆种子的发芽率
(6)废水经处理后再排放(合理即可)
(3)实验中唯一不同的变量是造纸厂废水,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向A培养皿中倒入适量不含造纸厂废水的清水”,则向B培养皿中倒入等量造纸厂废水。(4)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设置重复组并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5)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得出实验结论为造纸厂废水会降低菜豆种子的发芽率。(6)由实验结论可知,废水对菜豆种子的发芽率有影响,可建议造纸厂将废水经处理后再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