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里的小动物——蚯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蚯蚓的外部形态,了解蚯蚓的运动和呼吸方式。
说出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探究活动,发展自主思考、实验观察、得出结论、合作创新等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加强保护蚯蚓等动物的情感,强化“生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 说出蚯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探究蚯蚓在不同光滑面上的运动快慢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视频:英国乡村独特的“勾引蚯蚓”比赛。 引出课题“土壤里的小动物——蚯蚓”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一、蚯蚓的生活环境 感受蚯蚓的生活环境 回顾视频中“勾引蚯蚓”的地点 归纳: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介绍自带蚯蚓在什么地方找到的,该地的环境特征。
情境剧第一幕“蚯蚓捉迷藏” 对书本P95实验4进行了改进,让学生在寻找蚯蚓过程中,体会蚯蚓生活需要潮湿的环境 猜测蚯蚓的藏身处 在干土和湿土中寻找蚯蚓 获取实验材料
二、蚯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 特性 1、观察蚯蚓的外形 2、探究蚯蚓的运动 3、了解蚯蚓的呼吸方式 情境剧第二幕“竞选代言人” 布置观察要求 指导观察方法 用模型、插图等多种方法介绍重要结构 介绍环节动物的特征和其他代表动物 实施观察步骤:看一看、辨一辨、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多角度全面认识蚯蚓外形 汇报观察结果
情境剧第三幕“备战运动会” 提出探究问题“蚯蚓在光滑的表面运动快还是在粗糙的表面运动速度快” 制订计划:指导学生设计时重视单一变量 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 作出假设: 实施实验 得出结论 反思实验问题和解决办法
情境剧第四幕“致命游戏” 质疑 为什么体表干燥,会危及生命 视频“蚯蚓的呼吸” 解释“勾引蚯蚓”比赛中各种办法有效的原因;解释大雨过后,蚯蚓钻出突然到地面上的原因。
三、蚯蚓与人类及自然界的关系 视频“勾引蚯蚓”后半段,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出示蚯蚓作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 介绍蚯蚓的作用 课后“送蚯蚓回家”,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