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 直线和射线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中线段 直线和射线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是在学习感知过的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基础上,开始比较系统的研究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联系和区别。也是以后研究学习角、垂线、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基础。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教材中安排的主题图,主要帮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观察,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通过对线段、直线和射线的逐步探索认识这三个图形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对直线、线段与射线的三个图形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它们之间线段的长度。直线两端无限延长,没有端点;射线一端无限延长,有一个端点。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景和动手操作活动,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2.通过对线段的探索,引出对直线和射线特征的探索过程。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联系和区别。
3.经历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了解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联系和区别。
课前准备:
直尺或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孩子们,看过《西游记》吗?你们最喜欢谁呢?(孙悟空)今天孙悟空来到了我们教室里,可他不是来打妖怪的,他要给孩子们介绍一些新朋友,看看都是谁呢?
2.出示线。师:这些新朋友全是些什么呢?(线)
3.仔细观察,这些线有什么共同特征呢?教师板书:直直的
4.今天孙悟空将带我们走进数学王国,一起来认识这些新朋友。其实呢,这些新朋友就藏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吧!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线段 直线和射线的特征
1.认识线段
(1) (出示桥)这是我国著名的珠港澳大桥,仔细观察,你能找到直直的线吗?
(2)把这些线画下来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位新朋友,他叫做线段。
(3)师:小组讨论,线段有什么特征呢?
(4)指名学生回答
生1:直直的
生2:有两个端点(师指出:这两个点我们把他叫做端点)
生3: ……
师:能测量出他的长度吗?(能)
(5)所以,线段的特征是:直直的 不能延长 可以测量长度(师出示)
(6)你能找到生活中的线段吗?(指名学生回答)
2. 认识直线
(1)接下来呢,孙悟空将带我们去认识另一位新朋友。看,孙悟空带来了什么呢?(金箍棒)孩子们,帮孙悟空吹口气,看金箍棒有什么变化?动画演示金箍棒向两端无限延长。
师:孩子们,金箍棒有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得出:金箍棒向两端无限延长
(2)演示由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直直的线。
(3)教师给出定义:一条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后就是一条直线。(板书:直线)
(4)师:小组讨论,直线有什么特征呢?
指名学生回答:
生1:没有端点
生2:向两端无限延长
生3:不能测量长度(师板书:没有端点 向两端无限延长 不能测量)
3. 认识射线
(1)孩子们,接下来孙悟空还将带我们去认识最后一位新朋友。动画演示金箍棒一端延长,孩子们,仔细看,金箍棒又有什么变化呢?
引导学生得出:金箍棒向一端无限延长
(2)演示由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直直的线。
(3)教师给出定义:线段向一端无限延长后就是一条射线。(板书:射线)
师:小组讨论,射线有什么特征呢?
指名学生回答:
生1:一个端点
生2:向一端无限延长
生3:不能测量长度
(4)你能举出生活中类似于射线的例子吗?
4. 理解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
(1)孩子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三位新朋友,他们分别是:线段 直线和射线。(师板书课题:线段 直线和射线)那你们认识他们了吗?(认识)这是一条什么线?(直线)老师在直线上加一个端点,可以从得到一条什么线?(射线)老师再加一个端点,可以得到一条什么线?(线段)
(2)师小结:那我们可以说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
(二)、小组合作填表
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 直线和射线,你能完成下面的表格吗
1.小组交流讨论,完成表格,各组小组长负责填写。
2.小组汇报,展示交流。
3.师出示。
图形名称 相同点 不同点
端点数量 延长情况 能否测量
线段
射线
直线
三、巩固练习(智力大冲关)
1.火眼金睛。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线段?
(1).小组相互说一说。
(2).指名学生回答,全班交流。
2.下面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3.拓展延伸:连接两点间你能画出多少条线呢?你能画出一条最短的吗?
. .
(1)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2) 指名学生上台展示。
(3) 小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线段的长度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
四、课堂小结
孩子们,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线段 直线和射线
(都是直的)
线段 直线 射线
两个端点 没有端点 一个端点
不能延长 两端无限延长 一端无限延长
能测量 不能测量 不能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