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人国与小人国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く格列夫游记》故事书设计的一节绘画创作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教材力求体现“大”与“小”的表现。教材中展示的学生作品,更直观的让学生体会大与小、高与矮在作品中所达到的美感。知道“大”与“小”是比较出来的。通过绘画活动将儿童眼中的魔法世界自由的呈现在我们眼前。运用视觉启发和讨论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语言上的交流表达自己丰富的2想世界,分享想象带来的无穷乐趣。通过语言交流活学生的兴奋点,联想到更有创意的构思。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富于幻想,爱动,爱玩,敢想敢做,对不同的绘画用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会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的想法。而本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氖围中无拘无東地表现自己对“大”与“小”的理解,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和对客观事物的见解认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他们大胆地创作独特的作品,为突显孩子的绘画特色,创造一个良好的时机,而此时老师只要做孩子的“绿叶”就够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过程与方法: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望,培养个性。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学生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教学难点:凸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五、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1、《西瓜游泳场》绘本故事: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喜欢玩,喜欢奇思妙想,三年级的孩子可以用自己的奇思妙想,对现实世界进行二次加工,创造一个专属他们的小天地,夏日炎炎西瓜熟透了裂成了两半,宣告西瓜游泳场正式开放,安静的小山庄瞬时沸腾起来,西瓜叶子变成了跳板西瓜皮做成了滑滑梯,这样一个充满奇趣和欢乐的故事在故事中看看谁大谁小,在主动参
与学习中知道“大”与“小”比较出来的。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揭示课题这节课和老师一起学习大与小的知识,一同走进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童话世界,好么 出示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文流,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文化情境。在课題的设计上我采用了人的方法又结合课題中的大人和小人,为孩子创设问题,突出本课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3、创设问题:大与小是怎么来的呢?【展示一组图片,请同学看看图片中的车到底是大还是小呢?参照物变换,同学们得出大与小是通过比较得出来的。】
4、创设情境:我们坐上比较的神奇校车一起去大人国看一看【到了大人国观察一下和大人国的动植物、食物比一比,看一看有什么不一样?】
5、创设情境:我们坐上比较的神奇校车一起去小人国看一看【到了小人国观察一下和小人国的建筑、人物比一比,看一看又有什么不一样?】
6、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表现的呢?可以夸张,夸张到只表现一部分
(三)创作表现你们心中是不是也有一个关于大人国和小人国的故事呢 千万别忘了用比较的方法哦~老师等着你的精采彩表现呢!那就快快行动吧!
【设计意图:在创作表现环节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和掌握的绘画方法进行大胆的想象和综合创作,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轻松快的象中不知不觉的获取知识真正体验到求知的快乐、求知的成功感和喜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