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3《大人国与小人国》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3《大人国与小人国》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6-26 22:1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大人国与小人国》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格列佛游记》故事书设计的一节绘画创作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教材力求体现“大”与“小” 的表现。教材中展示的学生作品,更直观的让学生体会大与小、高与矮在作品中所达到的美感。知道“大”与“小”是比较出来的。通过绘画活动将儿童眼中的魔法世界自由的呈现在我们眼前。运用视觉启发和讨论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语言上的交流表达自己丰富的幻想世界,分享想象带来的无穷乐趣。通过语言交流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联想到更有创意的构思。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富于幻想,爱动,爱玩,敢想敢做,对不同的绘画用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经验,会用生动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的想法。而本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对“大”与“小”的理解,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和对客观事物的见解认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他们大胆地创作独特的作品,为突显孩子的绘画特色,创造一个良好的时机,而此时老师只要做孩子的“绿叶”就够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过程与方法: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在创作中激发探索欲望,培养个性。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培养学生敢于冲破常规,自由、大胆、快乐地想象与表现。
教学难点:凸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五、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通过谈话的方式,知道同学们喜欢看书。再通过猜一猜的方式,问同学们大屏幕上的图片是哪个童话故事的情节。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喜欢看童话,尤其像《格列佛游记》探险类的童话书籍。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让学生猜出这是《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情节。知道“大”与“小”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美术学习内容。】
2、揭示课题故事中的主人公格列佛像邀请咱们一起去参观《大人国与小人国》,你们想去吗?今天我们一同走进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童话世界,学习大与小的美术知识?板写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文化情境。在课题的设计上我采用了拟人的方法,又结合课题中的大人和小人,为孩子创设问题,突出本课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二)探究新知
1、闯关游戏
师:去《大人国与小人国》之前,同学们需要进行闯关,才能进去。你们有信心吗?找大小(展示汽车玩具)(学生汇报)、比大小(同一个物体,你们能像魔术师一样把它变大或变小吗 我们进行一个比赛,一组变大、二组变小,小组商量一下怎么变?并各派一个代表到台前画。在规定的时间内,看看哪个组画的最快,大小的对比最明显,我们可要做公平公正的小评委呀!比赛开始......(小组汇报大小是怎们表现出来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力求挖掘学生的感官能力,并让其全方位认识“大与小”,强化学生的感受,通过交流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情景,教师加以点拨,为学生创作提供了素材。激发学生拓宽创作的思路,不局限于人与人、物与物的对比、可以打破常规的思维去表现自己对大与小认识和理解。鼓励学生踊跃发言,让孩子的思维从抽象到具象、从模糊到清晰、由断断续续的画面逐步清晰,会很自然的进入大与小的比较之中。从而小组讨论出大小是通过比较出来的。】
2.直观感受
播放视频《大人国与小人国》,看看动画片是怎样根据大小对比来设计有趣的故事的。学生汇报:画面上怎么表现出小人国的小,大人国的大的呢?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大人与小人之间发生了很多的故事,让学生观察体会“大与小”,感受大小对比给画面带来的美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培养学生观察力,为尝试训练环节做好了铺垫。】
3.启发想象同学们想象一下,你在大人国或小人国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如和他们一起学习、吃饭、休息、劳动、娱乐的)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发挥想象,进一步为后面的创作做铺垫。】
(三)欣赏学生优秀作品
通过前面的知识让孩子评论一下,喜欢哪些作品,为什么?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构图,绘画的步骤以及如何去涂色,为后面的创作打基础。】
(四)创作表现你们心中是不是也有一个关于大人国和小人国的故事呢?你能用画笔画下来吗?一会儿我们要进行小组展示作品,老师等着你的精彩表现呢!那就快快行动吧!创作要求: 自编一个去大人国或小人国旅行的故事,用对比的方法画下来。注意:构图要饱满,色彩搭配合理。大小对比要明显,想象的内容要有趣味。
(五)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创作表现环节中,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的最终落脚点是通过创造和表现得以提升,表现的过程是练习的过程,更是创新的过程;是知识应用的过程,也是学习检验的过程。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和掌握的绘画方法进行大胆的想象和综合创作,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获取知识,真正体验到求知的快乐,求知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六)展示交流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到台前展示作品
学生自评:评价作品的创意学生互评:你认为这组谁的作品最漂亮、最好,评价优缺点教师点评:鼓励优秀、提出改进意见
【设计意图:正确的评价能使我们明确与目标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欣赏评价能力以及高度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并在评价交流中获取知识、取长补短,在评价交流中共同促进。】
(七)拓展延伸
师:(出示用不同材料设计的立体作品)老师这里还有一些作品你们想看看吗?生活中的废旧材料,也可以设计出立体的关于大与小的作品,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希望小朋友们不断地去寻找!
【设计意图:在拓展环节中采用展示用废旧纸盒设计的立体作品,让孩子感觉不同材料、不同表现形式所传达的大与小的美感,为学生的课堂再延续做铺垫,让学生的思维和视觉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