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

文档属性

名称 竹影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5-18 18:4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你有我有他也有,
黑身黑腿黑黑头,
灯前月下跟你走,
就是从来不开口。 你猜,你猜,
    你猜、猜、猜影子影子(打一事物) 竹 影丰子恺. 丰子恺(1898—1975),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
丰子恺的散文,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 展 示 风 采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他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多以儿童为画面的主人公,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深受人们喜爱。 他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多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撇 蘸 幽暗 惬意

口头禅 参差不齐 萧萧
水门汀 芥子园 注音惬意:
弥漫:
参差:
包罗:
口头禅:
满意、称心、舒服。遍布。长 短高低、大小不齐。 包括(指大范围)指经常挂在口头上的词句。 整体感知
1、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2、“我”和小伙伴在乘凉时有哪些发现?
3、 文中写了“我”和小伙伴哪些活动?
4、课文表现了小孩什么样的天性?
5、这是一个怎样的爸爸?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晚饭后“我”家屋后的院子里“我”、弟弟、华明和父亲“我”们几个在后院画竹影,父亲顺势指导我们乘凉的发现:
(1)细看月光下的人影,头上有烟气。 
(2)水门汀上的竹影像中国画。
看天
看景
看人影
描人影
看竹影
描竹影
好玩好动
童心童趣 文中写道“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来得很久了。”这句话中以及后来爸爸的表现,你觉得爸爸是个怎么样的人? 爸爸对孩子描竹影的游戏是支持和鼓励的,爸爸善于保护孩子的童真、童趣,善于保护孩子的创造力。 “爸爸 ”是以艺术领路人的身份出现,他适时地利用孩子的游戏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艺术入门课。
和蔼可亲,精通艺术,精通教育。耐心、慈心、富有爱心、理解孩子、支持孩子, 循循善诱……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给你印象最深、最能体现出童真童趣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并品析。 示例:“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一个“乏”字,形象地再现出光亮一点点逐渐减弱的情状以及孩童丰富的想象力。品读童趣: 1、通过爸爸的引导,你明白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吗?感知艺术:2、展示图片,再次辨别。动物 景物人物
像照相,
重写实。
(形似)像符号,
重写意。
(神似) 再次回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些充满童稚的游戏可以让你从中体验到快乐? 提示:堆雪人、堆积木、过家家、老鹰抓小鸡、跳皮筋、丢手绢、猜谜语、剪纸、十字绣、做纸船等。倾听体验:愿大家童心永存,
快乐充实每一天!宋 苏轼
《於潜僧绿筠轩》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郑板桥 题画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 《题竹石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白居易《池上竹下作》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食饱窗间新睡后, 脚轻林下独行时。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比较一下本文与《童趣》 的异同相同点:1、都表现了童真、童趣。2、都富有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不同点:1、《童》是文言,选取几件事;《竹》是现代文,一件事。 2、《童》注重想象、联想;《竹》注重审美。 童年是天真烂漫的,你是否也有过兴趣盎然的游戏?写下来,互相交流,说不定其中就蕴含着一种艺术创造,请保持那份兴趣,将来你也有可能迈入艺术殿堂。推荐作业思考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做游戏,比如捏泥人、堆雪人、用花和柳条编花环、跳房子等等,留心想想,你在游戏中有美的发现吗?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时间控制在两分钟左右)
结束语:
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用心体会处处有滋有味,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实生活中的美无处在。
诚如罗丹所言: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李 白 行 吟 图蒙 娜 丽 莎中国画与西洋画人物静物风景中国画西洋画国画欣赏中国画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