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基础专题专项突破寓言故事类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小升初基础专题专项突破寓言故事类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7 12:11:5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专项】2022小升初语文-基础知识-寓言故事类文言文
姓名:班级:
【专项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回答问题。
鸦狐
鸦本不善鸣。一日,口衔食物,稳栖树上。适有饿狐见之,欲夺其食,无以为法,乃心生一计,曰:
“闻先生有霓裳羽衣之妙,特来一聆仙曲,以清俗耳。幸勿见却!”鸦信为然,喜不自胜,遂开声张口,其食物已脱落矣。狐则拾之,谓鸦曰:“将来有羡先生唱者,切勿信之,必有故也。”俗云:甜言须防是饵。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鸦本不善鸣( ) ②欲夺其食( )
③幸勿见却 ( ) ④喜不自胜( )
(2)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适有饿狐见之,欲夺其食,无以为法,乃心生一计。

②俗云:甜言须防是饵。

(3)有关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
A.一切赞美的话都是谎言,我们决不能相信。
B.一个人如果赞美你、夸奖你,那他必定有不良的企图。
C.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话,特别是别人的吹捧话、奉承话,要有自己的主见,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D.一个人要谦虚谨慎,不要轻易表现自己的才华,更不能卖弄。
(4)你喜欢文中的这只狐狸吗?为什么?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回答问题。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郑人买履( ) ②宁信度( )
③度其足( ) ④忘持度(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置之其坐( ) ②吾忘持度( )
③反归取之( ) ④及反,市罢( )
(3)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②何不试之以足
③宁信度,无自信也。
(4)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时间意识,不能耽误时间。
B.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信,否则一事无成。
C.告诉我们遇事要实事求是,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D.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不要丢三落四。
(5)请你至少写出2个带“履”的成语。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回答问题。
矛与盾
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 ) ②誉之( )
③物莫能陷也 ( ) ④或曰( )
(2)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子之矛 B.陷子之盾
C.不可陷之盾 D.誉之曰
(3)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②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③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4)从故事里卖矛与盾的人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提炼一个成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回答问题。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闵其苗之不长( ) ②谓其人曰( )
③苗则槁矣 ( ) 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
(2)下列句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日病矣 (生病) B.予助苗长矣(我)
C.其子趋而往视之(快步走) D.非徒无益,而又害之(非但,不只是)
(3)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②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4)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 )。
A.庄稼人对禾苗要多加照管,不能做一个什么都不做的懒汉。
B.要想把事情做好,就得多花心思,多下功夫。
C.要想事情做得好,就要想办法加快速度,提高效率。
D.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其客观规律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回答问题。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兔走触株( )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
③冀复得兔( ) ④而身为宋国笑( )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兔走触株 走马观花
B.因释其耒 爱不释手
C.而身为宋国笑 谈笑风生
D.田中有株 守株待兔
(3)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回答下列问题。
①为什么宋国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回答问题。
掩耳盗铃
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chuí)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jù)掩其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欲负而走( ) ②钟况然有音( )
③恐人闻之而夺己也( ) ④遽掩其耳( )
(2)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
②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3)请你说说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4)成语就是出自本故事,请你写出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成语:。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回答问题。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楚人有涉江者( ) ②遽契其舟( )
③求剑若此 ( ) ④不亦惑乎( )
⑤求剑若此 ( ) ⑥不亦惑乎( )
(2)分别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所指代的内容。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 )
②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 )
(3)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楚人这种找剑的做法是对的,只不过船已经走了。
B.“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是说楚人找不到剑,很迷惑。
C.本篇故事说明办事不考虑客观条件发生的变化,仍然死守一套,不知变通,是行不通的。
D.楚人找不到剑是因为他当时没有下去捞,这说明了做什么事都不能拖拉、等待,否则就耽误了时机。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回答问题。
东施效颦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颦其里( ) ②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
③坚闭门而不出( ) ④挈妻子而去之走( )
(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思与例句加点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里之富人见之
A.其里之丑人 B.见而美之
C.贫人见之 D.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3)“挈妻子而去之走”中,“妻子”的古义是,这个词现在的意思是。
(4)把下列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②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5)从文中可以概括出一个什么成语?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回答问题。
楚王好细腰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lí)黑之色。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楚灵王好士细腰( ) ②以一饭为节( )
③胁息然后带 ( ) ④比期年( )
(2)给下列句中的“故”选择正确的解释。
A.故意 B.所以、因此
C.原因、缘由 D.老,旧,过去的,原来的
①无缘无故( ) ②故人西辞黄鹤楼( )
③明知故犯( ) ④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 )
(3)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
(4)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1)①擅长 ②想要 ③不要 ④承受
(2)①正好被一只饥饿的狐狸看见了,它想要夺走乌鸦的食物,却没有办法,于是心里想出了一个办法。
②俗话说:甜言蜜语需要提防那些是诱饵啊。
(3)C
(4)不喜欢,因为他很奸诈狡猾,采用欺骗的方式获取食物。(答案不唯一)
【解析】全文翻译:乌鸦本来就不善于鸣叫。一天,乌鸦嘴里叼着食物在树上稳稳地休息。正好被一只饥饿的狐狸看见了,它想要夺走乌鸦的食物,却没有办法。于是心里想出了一个办法,对着乌鸦说:“听说乌鸦先生的歌声像霓裳羽衣曲一样美妙,我特地来听您唱一支仙曲,来清洁我的俗不可耐的耳朵,希望您不要推辞。”乌鸦信以为真,十分开心,于是张口就唱。它的食物就此落下,被狐狸捡去了,狐狸对乌鸦说:“将来有爱慕先生唱歌的,您千万别信啊,肯定是有其他原因的。”俗话说:甜言蜜语需要堤防那是诱惑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的话,特别是别人的吹捧话、奉承话,要有自己的主见,要认清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才不会受骗呀!
2、(1)①lǚ ②nìng ③duó ④dù
(2)①通假字,通“座”,座位。 ②拿 ③通假字,通“返”,返回。 ④停止,文中指散了。
(3)①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到。
②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呢?
③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C
(5)如履薄冰、步履维艰
【解析】全文翻译:郑国有一个人想去买一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当他走到集市上去买鞋子时,却忘记把量好的尺码带在自己身上。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想起,说:“我忘了拿量好的尺码来了。”于是,他赶紧跑回去拿尺码。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散了,鞋子也就没有买到。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子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固执己见、墨守成规,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变通的人。
3、(1)①卖 ②称赞 ③穿透 ④有人
(2)D
(3)①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穿透它。
②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
③怎么都不能被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4)自相矛盾 说话办事要一致,不能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更不能前后不一致,不要自相矛盾。
【解析】全文翻译: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怎么都不能被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这个世界上。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更不能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要自相矛盾。
4、(1)①通假字,通“悯”,担心
②对……说
③干枯、枯萎
④少
(2)A
(3)①宋国有个人,担心他的禾苗不长高,就一棵棵地把禾苗往上拔起一点。
②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一看,禾苗都枯萎了。
(4)D
【解析】全文翻译:宋国有个人,担心他的禾苗不长高,就一棵棵地把禾苗往上拔起一点,他非常疲倦地回到家里,对他的家人夸口说:“今天累坏我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一看,禾苗都枯萎了。天下不帮助禾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是拔苗助长的人,非但对禾苗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这则寓言从反面生动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其客观规律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做事,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此外,这则寓言故事还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5、(1)①树桩 ②放下 ③希望 ④自身、自己
(2)C
(3)①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②兔子是不可能再等到了,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4)①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是偶然事件,是不可能经常发生的。
②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解析】全文翻译: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从此,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兔子是不可能再等到了,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这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会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着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6、(1)①背着 ②形容钟声很大 ③抢走 ④急忙、立即
(2)①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
②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
(3)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讽刺了那些自己欺骗自己的可笑之人。
(4)掩耳盗铃 自欺欺人
【解析】全文翻译:有一个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他想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
这是出自《吕氏春秋·自如》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掩耳盗钟”反而不常用了。偷钟人怕别人听见钟声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7、(1)①渡 ②用刀刻 ③落 ④这里 ⑤像 ⑥糊涂
(2)①那个楚人 ②剑
(3)①这个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找剑。
②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4)C
【解析】全文翻译: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到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剑掉下的地方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停下以后,这个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没有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这个寓言故事用来比喻为人拘泥固执,不知变化。
8、(1)①皱着眉头 ②以……为美 ③紧紧地 ④带领
(2)A
(3)妻子和孩子 男人的配偶
(4)①同村的一个丑妇人东施看见西施这个样子,觉得很美,回去时也捂着胸口,皱着眉头,从乡里走过。
②这个丑妇人只知道(西施)皱着眉头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她皱眉头的样子为什么美。
(5)东施效颦 盲目胡乱地模仿他人,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解析】全文翻译:西施心口痛,皱着眉头从乡里走过。同村的一个丑妇人东施看见西施这个样子,觉得很美,回去时也捂着胸口,皱着眉头,从乡里走过。村里的富人看见她这副模样,都紧闭大门不敢出来;穷人看见了,带着妻子儿女远远地避开她跑了。这个丑妇人只知道(西施)皱着眉头的样子很美,却不明白她皱眉头的样子为什么美。
这个故事比喻盲目胡乱地模仿他人,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9、(1)①喜欢 ②节制、限制 ③屏住呼吸 ④一周年
(2)①C ②D ③A ④B
(3)所以朝中的一班大臣(唯恐自己的腰肥体胖,失去宠信,因而不敢多吃),每天都是吃一顿饭以节制自己的腰身。(每天起床后)整装时先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站起来.
(4)讽刺了那些投其所好者的可悲下场,告诉我们领导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用正确的方法修身养性。
【解析】全文翻译:从前,楚灵王喜欢他的臣子有纤细的腰身,所以朝中的一班大臣(唯恐自己的腰肥体胖,失去宠信,因而不敢多吃),每天都是吃一顿饭以节制自己的腰身。(每天起床后)整装时先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站起来,等到一年后,满朝文武官员的脸色都是黑黄黑黄的了。
本文讽刺了那些投其所好者,描述了他们的可悲下场,进而揭示出本文的深刻寓意:领导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用正确的方法修身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