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8课
英国的制度创新莆田八中 林凡伊丽莎白二世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1)《大宪章》的签署 1、经过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大宪章》。在今伦敦西北的温莎堡英王—约翰 13世纪初,英国国王在对法兰西的战争中失利,为了夺回失地,英王向贵族进一步征税征兵,加重了贵族的负担,如果有贵族拒绝的,就会遭到国王的秘密杀害。在这种背景下,1215年,贵族起兵,迫使英王签署了《大宪章》。大宪章纪念亭《大宪章》的签署有什么作用?B、促进英国议会的形成A、用法律限制王权,保障了贵族的权利;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1、经过——英国早期议会制度形成 (1)《大宪章》的签署(2)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威廉三世 玛丽二世 “光荣革命”(1688年)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 1、经过——英国早期议会制度形成 (1)《大宪章》的签署(2)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2、确立标志:《权利法案》(时间、内容、意义)《权利法案》明确规定了限制王权的条款: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等。《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的什么思想?《权利法案》吸取了《大宪章》中用法律限制王权、王权有限的思想。《权利法案》明确规定了限制王权的条款: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等。《权利法案》在哪些方面限制王权?保证议会的什么权力?在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王权。
(保证议会的集会权和选举权)《权利法案》颁布的历史意义? 《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加强了议会的权力, 国王丧失了立法权等,但《权利法案》还没有解决国家的行政的决策和执行问题,国王还掌握着行政权,这是《权利法案》的一个局限性。
(二)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起源 形成基本原则责任内阁制国王的顾问、助手(国王行政的助手)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脱离行政权)罗伯特·沃波尔 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辉格党议员)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沃波尔连续担任首相21年,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
材料: 1721年,沃波尔升任首席财政大臣,全面主持政府工作。自沃波尔后,英国形成了首相兼任财政大臣的惯例。
A、首相兼任财政大臣的惯例.
沃波尔连续担任首相21年,他之所以能长期占据之一重要职位,是因为自1714年以后辉格党连续保持着议会多数党的地位。以后的四任首相也都是辉格党的首领。 在18世纪的英国政治生活中,国王和上院的作用逐步消弱,下院的作用增强。能否取得下院的支持已成为内阁成败的关键。沃波尔为保证内阁事务顺利进行,始终注意争取和保持下院议员的支持。 沃波尔担任首相期间,内阁的凝聚力和统一性加强。在内阁会议上,沃波尔的意见总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个别意见不同的阁员,沃波尔总是毫不犹豫地将其驱逐出内阁。B、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名义是国王任命,实际上尊重议会下院选举的结果
C、内阁与议会的联系加强,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D、内阁对外必须全体一致,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罗伯特·沃波尔 思考:沃波尔任首相期间,英国内阁形成哪些惯例?国王上院下院内 阁选 民任命(大贵族)选举多数党
领袖形式任命集体负责(权力中心 (立法权)(行政权
立法创议权)(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首 相组阁英国大选 440多万选民选出646个下议院席位 英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议会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起源:国王的顾问、助手(国王行政的助手) 形成: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脱离行政权)基本原则:(?内阁、首相、议会、国王)2、政党政治——两党制的形成 形成:光荣革命前,形成托利党和辉格党。托利党代表贵族地主和教会上层利益;辉格党代表金融资本家、大商人、新贵族利益; 发展:19世纪中期,托利党发展为保守党;辉格党发展为自由党;20世纪初,工党势力兴起,取代了自由党。形成保守党和工党两党政治。英国两党制已有160多年的历史。政党政治—两党制的形成英国保守党(Conservative Party,Great Britain)
英国两大政党之一。前身为1679年成立的托利党,1833年改为保守党。1912年国家统一党与之合并,称保守统一党,简称保守党。保守党重要成员会议 保守党的两位重要领袖——丘吉尔和撒切尔夫人。英国工党(Labour Party,Great Britain)
英国两大政党之一。1900年2月由职工大会(即总工会)发起创立,初称劳工代表委员会,由隶属于职工大会的工会组织和费边社、独立工党以及社会民主联盟组成。1906年改称工党。 工党标志
——红玫瑰工党成立宣言工党第一任首相——麦克唐纳前任工党领袖
——布莱尔前任工党领袖——布朗卡梅伦一家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起源:国王的顾问、助手(国王行政的助手) 形成: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脱离行政权)运行机制:(?内阁、首相、议会、国王)2、政党政治—两党制的形成3、1832年的议会改革
(原因、内容、作用)一、 1832年,英国政府进行了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
1、议会改革的背景:①工业革命使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
②普通人生活水平提高推动政治民主化发展;
③旧法律规定了议员必须拥有大量地产;
④有些旧选区已无人居住而新兴工业区分配的议席却很少。英国议会选举权的改革——英国民主化的进程:2、改革内容:改革法案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并且取消了一些人口很少的选区,增加了一些新工业区为选区。
3、改革影响: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
英国议会选举权的改革——英国民主化的进程:
在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的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了半数,这是英国政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成年女子的普选权,是经过艰苦的斗争才取得的。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国家体制,它是资产阶级民主制政体类型之一,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三、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特点三、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特点1:基础2:核心3:议会、内阁和国王各自的地位及其之间的关系(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 练习1: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A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B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
为什么?
C 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练习2 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有什么区别?英国:
英国的内阁制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其内阁制下的内阁是独立于国王之外的机构。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
中国:
中国的内阁制是封建制度之一,是皇帝强化封建统治的产物。内阁权力很轻,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提示:从社会制度、皇权权力、阁员的来源、内阁与君主的关系、权限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