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六上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学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六上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学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27 10:3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六上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 2.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某个地点的高程。 3.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4.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陆地地形。 二、过程与方法 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重点难点 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新课导入   老师的疑惑:在一次户外爬山活动中,当老师爬到山顶的时候,发现山顶的石碑上刻着海拔1001.2米,可是我的手机软件上显示:从山脚到山顶垂直上升580米。这是怎么回事?
新课讲解 一、解疑答惑 1.什么是海拔和相对高度 答案: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问题回顾: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二、等高线地形图 1.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 答案: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通过微课向同学们展示画法。 2.观山知部位 (1)展示不同山体部位,让学生知道名称。 (2)动手做山,感知山的不同部位。 3.投影不同山体部位的等高线样式。 4.动手实践:一拳定江山。 用身体部位让学生自我展示山体的部位。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区和稀疏区的坡度有什么差异 答案:密集区坡度大,稀疏区坡度小。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1.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答案: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 ,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2.陆地表面主要有哪五种地形类型 答案: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 三、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有什么作用 答案: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可以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教 学 过 程 合 作 探 究 探究活动 等高线地形图 一.写出下图中甲地的海拔和相对于乙地的高度是多少 答案:甲地海拔为1 000米,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二.等高线的绘制方法。(利用橡皮泥制作等高线模型,在上面绘制等高线) 三.不同地形部位的判读。 活动设计:教师让每个学生带一块橡皮泥(核桃或鸡蛋大小的一块即可),制做成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模型,在假设的各海拔上用小刀或细线将地形模型沿水平方向切断,然后将每一层的外轮廓线按其镶套关系描绘在一张白纸上。制作过程最好由学生参考教材上的等高线绘制过程,独立完成,当学生有困难时,教师可进行提示和指导。 教师可以出示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貌素描图,让学生对照观察。 四.应用训练 1.计算B点的海拔?AB两点的相对高度? 2.计算C点的海拔范围? 3. 说出②⑥所代表的山体部位名称? 4.如果想登上该地区的最高峰,你会选择D、E、F中的哪条线路上山?说明理由? 5. 下山时想要体验漂流运动,你会选择①-⑥哪里?说明理由? 五.终极考核之选点、选线 1、拟在该区建一大型水电站,用“//”标出最佳坝址,并说明理由,同时用斜线画出图中被水库淹没的地区。 2、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为什么? 3、要从河流引水到甲地,你会选择①②中哪条路线?说明理由?
课 堂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