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2.3耳和听觉(1)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2.3耳和听觉(1)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6-04 07:2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耳和听觉(1)
【学习目标】
1.描述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理解听觉的形成过程。
3. 说出导致耳聋的各种因素及预防的措施。
重点: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难点:听觉的形成过程。
【学习内容】书本P53—P54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程序一: 认真阅读课本P53—P54,在课本上划出关键
1、耳的结构中有听觉感受器的结构是 ,将耳与咽部相通的结构是
2、生活中有些人经常晕车和晕船的主要原因是与 有关。
3、阅读课本P53;独立学习听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 传到 , 的振动通过 传到 ,刺激了 内对 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自通过 传给 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4、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音下, 会破裂出血,使人失去听觉。预防鼓膜破裂的所采取的措施是:一迅速 ,使 张开;二 以保持两侧气压的平衡。
5、为了保护耳和听觉,除减少和消除噪声外,平时还应当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不要用 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 或 ;二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 ,三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 感染。
三、程序二:
1、听觉的形成过程
(1)观察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示意图(2-19),描述鼓膜和听小骨、耳蜗的关系。想象一下当鼓膜振动的时候听小骨和耳蜗会产生什么现象?
(2)将所学的听觉的形成过程总结一下:
声波 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3)用两只耳朵听是 。
2、拓展反思:
依据耳的结构及听觉的形成过程,思考:耳的哪些结构受到损伤,有可能导致耳聋。
3、观察上面耳的结构图,回答:
(1)[1]的作用是________和________声波。
(2)中耳包括[ ]__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它们的作用是将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并将振动传到内耳,振动刺激了[ ]__________内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并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到_________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3)[ ]_______最先接受声波的刺激,当它内陷时,会引起听力下降。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在将气体压入鼻腔的同时,做吞咽动作,这样压入的气体便通过[ ]________进入[ ]________,增加了[ ]________内的压力,反复进行,可得到一定的疗效。
(4)“挖耳屎”是不良的习惯,易将[ ]________和[ ]______损伤。
四、课堂小结:凯伦曾经渴望上帝给她三天的光明,我们该如何对待盲人?又该如何对待聋人?生活中你是否向盲人献过爱心?
五、当堂训练:
1、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由于气压变化大,乘务员有时要给乘客分发口香糖并要求他们完成咀嚼动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A.保护鼓膜 B.防止打瞌睡 C.帮助呼吸 D.保持口腔卫生
2、小强的爷爷平时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摘下眼镜;奶奶平时不戴眼镜,看书时却要戴上眼镜。请判断爷爷和奶奶戴的眼镜分别是( )
A.凸透镜、凹透镜 B.凹透镜、凸透镜 C.都是凸透镜 D.都是凹透镜
3、放爆竹和礼花时,若你在一旁观看,最好张开嘴或捂住耳朵、闭上嘴。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A.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B.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C.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D.防止听觉中枢受损伤
5、小兵感冒了,咽部发炎没有及时治疗,却引起了中耳炎,这是因为病菌通过( )侵染到中耳。
A.外耳道 B.咽鼓管 C.喉 D.耳廓
6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外耳又分为 ______、______。中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内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耳的结构中,与位置变化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
7、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_________传到 _________,_________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_________,刺激了_________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_________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8、当遇到巨大声音响时,应迅速 _________,其原因是可以使_________张开,保持_________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_________。
9、患鼻炎时,应及时治疗,避免病毒从_________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