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秧歌

文档属性

名称 太谷秧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3-06-04 09:0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太谷秧歌 产生、发展、繁荣产生:乾隆年间(民间小调、社火、地秧歌或过街 秧歌)→光绪十四年(完成了从小曲向歌舞、从歌舞向戏曲的演变过程)
发展:民国年间(内容日趋丰富)→五四运动后(加入了文场)→解放后(政府组建成立秧歌剧团)
繁荣:改革开放以来进入繁荣时期。太谷秧歌 ——秧歌音乐 听赏思考
1、有几个唱句?
2、以哪个音为主音?
3、找出歌词中的太谷方言。 《看秧歌》
家住(儿就)太谷住沙(儿就)河,
北汪村就搭起台台(台台)唱秧歌
咱姐妹走一回,又害怕老天爷爷不定对,
耳听的南山(呵勒)响了一声雷。
听赏听赏 《偷南瓜》
二八佳人女裙(咦么)叉,
手提上的篮蓝出门儿来,
将蓝蓝放在溜平的地(呀哈)
扭回奴家的身来,
(得儿丢一打丢)
关上柴门。
听赏 《游社社》
正月十五闹元宵,
一伙社火过来了 ,
咱姐妹相跟上看一看它。秧歌音乐 曲式(句式结构):太谷秧歌在音乐句式上,可以分为:两句式、两句半式、三句式、三句半式、四句式、四句半式、五句式、六句式、垛句式、花句式九种。根据艺人的习惯,一般称作两支支、三支支、四支支等。 (既指有几句唱词、或几句乐句)
调式:传统的太谷秧歌曲调,大多为五声调式(宫、商、角、徽、羽)和加了清角、变宫的七声调式秧歌音乐   唱腔:太谷秧歌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唱腔上:以嗓定音,以方言母语压韵,以字发声、以声行腔;创造性地运用赋予色彩的虚词、衬字和花腔。
秧歌音乐伴奏:太谷秧歌的伴奏音乐,最初以武场(打击乐器)伴奏为主,无文场,五四运动后加入了文场(民族管弦乐器)。 分析与研究
曲式、调式分析:
《看秧歌》:
四句式 羽调式
分析与研究
曲式、调式分析: 《偷南瓜》:
五句式 羽调式分析与研究
曲式、调式分析:
《游社社》:
三句式 角调式练习与创 编
《改料子》
家住在寿阳石河镇,
哦的外名儿叫李大成,
自从来了(喔怀)日本人,
(喏喏喏)哦就学会把外料子熏。 创 编 《夸土产》
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
清徐的葡萄甜个盈盈,
榆次太原祁县城,
(有的是)拉面削面香煞怀人。 探究与思考

谈谈你对太谷秧歌的新感受,和对发展繁荣这一地方文化瑰宝的想法 。 太谷秧歌 ——秧歌音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