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五节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27 12:0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北极和南极地区所包括的范围、经纬度位置。结合阅读材料知道两极地区丰富的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
2、能够在两极地区图上指出中国建的科学考察站并能辨别方向,说出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并对比不同。
(二) 过程与方法
运用对比的方法,了解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既能方便的找出两极地区的相似之处,又能对比两极地区的不同之处。
(三)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激发爱国热情;恶劣的环境并没有阻止人们对极地地区的考察,体会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科学考察。
【教学难点】:南极气候更寒冷的原因。
【教学与学法】:读图分析法,归纳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 入 视频:极地生存。 观看视频,进入新课。
活动 展示学习目标,将全班分成两大组,分别代表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阅读文中内容,结合学习目标,找出两极地区的相关内容,并请同学汇报。 对照学习目标,认真阅读文中内容,找出相关知识。
位置与范围 (指导读图7-40) 请你指出:北美洲、亚洲、欧洲、格陵兰岛和北冰洋。 标出北极点,判断方向和北冰洋的经纬度位置。 阅读材料:北冰洋。 (指导读图7-42) 在图中找出:南极洲、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标出南极点,判断方向南极洲的经纬度位置。 阅读材料:南极洲。 活动:用大陆漂移假说来说明南极地区丰富的煤资源。 由代表阐述北极和南极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在图中指出要求中提到的地理事物。 认真阅读材料,了解北冰洋和南极洲的相关内容。
居民与动物 安排各组代表阐述本地区的居民和动物。 展示各代表动物图片。 思考:极地动物一般有什么特点? 各组代表阐述本地区的居民和动物。 结合图片,思考问题,积极回答。
气候特征 (过渡)为什么极地动物有皮毛、脂肪厚等特点? 组织代表阐述本地区的气候特征。 对比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哪个地区气温更低?降水更少?为什么? 原因归纳: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极主要是海洋,南极主要是陆地。南极洲海拔高,冰雪覆盖,极夜时间长。 总结:无论北冰洋还是南极洲,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各组代表阐述本地区的气候特征。 思考问题,积极回答。
科学考察 (过渡)人们不断的对极地地区进行探险和科学考察,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 组织代表介绍中国在本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并在图中指出来。 (补充)泰山站。 各组代表介绍中国在本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并在图中指出来。
活动 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问题。
小结 恶劣的环境并没有阻止人们对极地地区的考察,在探险和考察过程中,人们不畏艰险,勇于探索,付出了多少艰辛,甚至生命。
目标检测 见《同步练习卷》及《经典例题卷》
【教学设计】:
一、位置与范围:北极地区以北冰洋为主,南极地区以南极洲为主
二、居民与动物:
三、气候特征:极地酷寒,狂风,干燥
四、探险与科学考察:(北极)黄河站;(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
【教学反思】:本节课用对比的方式来认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既能方便的找出两极地区的相似之处,又能对比两极地区的不同之处,同时帮助学生们更好认识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