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六节 巴西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六节 巴西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6-27 12:1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 地理
第八章 走进国家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举例说出《巴西》在自然环境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4.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和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教材分析】
(
面积与地理位置
地形、气候、河流
)本节教材包括“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发展迅速的经济”、“人口与城市”三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
(
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
巴西
发展迅速的经济
人口与城市
)
(
工业特征
农业特征
)
(
居民特征
主要城市
)
【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在理解、分析、概括、读图、比较能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七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的兴奋点往往集中在直观的教具或有趣的地理事物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加强地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巴西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巴西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举例说出巴西在森林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4.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巴西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语言)、城市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能力目标:
1.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了解发展经济的状况
2.培养学生收集、归纳、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讨论中,激发环境忧患意识,懂得资源开发的合理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
1.巴西的自然环境。
2.巴西的人文环境。
【教学难点】
巴西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
【课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本插图 学习卡
【教学方法】
双主互动、讲述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等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 。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自主学习 (一)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 师简单设问,引出课题 (1)教师展示第一章幻灯,设问——今天,我们要走进哪一个国家呢? 我们先看一段视频(师播放视频) 师板书相关内容: 一、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二、地形 三、气候 四、河流 (2)(师叙述)狂欢的音乐、热情的舞蹈、桑巴、桑巴......,请问,这个国家是? 2 板书课题 巴西 1.生听问题 2.生看视频 生回答:巴西 导入环节,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直观感受巴西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让学生对于进一步学习巴西产生浓厚兴趣,引出课题。
(二) 合作学习,有疑共解 过渡衔接 (师引导)对了,它是巴西,有人说它是一个“火一样的国度”,也有人评价它是“足球王国”,那么,巴西究竟怎么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亚马孙平原,畅游巴西高原。 2.师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 请同学们快速找到巴西的面积是? 3.(师设问) (1)请同学们在学习卡描出赤道 (2)师引导并指名回答巴西的半球位置 (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南半球(主要) 北半球(全部) (4)师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其它位置的学习。 生边听,边看教师呈现的图片。 生答:851.5万平方千米 生动手描。 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通过情景设置,把学生快速引进学习中来。 激趣 培养学生动手读图的习惯。 提高分析图的能力
互动学习 (一) 合作学习 有疑共解 1.师引导生找出巴西的主要地形区 生快速找 让学生体验成功
2.小组合作:完成表格的填写 3.指派小组回答,师板书。 小组合作 让学生认识并阅读表格,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过渡 小游戏 1.找一找:亚马孙河 2.说一说:亚马孙河 3.议一议:亚马孙河水量特别大的原因 找 说 议 使知识间上下衔接自然,形成连贯性
(二) 师生合作 要点梳理 师展示图片,并加以叙述:在亚马孙河流域,我们经常会见到高大、葱翠的树木,还有可爱的树懒、鹦鹉.....,这就是? 2.师继续有感情的讲述:据估计,亚马孙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3.师设问:那么热带雨林会为我们提供哪些作用呢? 4.小组接力赛,一棒接一棒 1.听教师讲述,并回答:亚马孙热带雨林 2.生回答“地球之肺” 小组讨论 小组派代表回答 为学习下面的知识点做铺垫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过渡 叙述:热带雨林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环境效益,还提供了经济效益,地球上有60%的热带雨林集中在了巴西境内,然而,它并没有因为它的富有而得到巴西人民的厚爱,它每8秒钟就要消失足球那么大小的面积,可谓成了“地球之废”。 边听边看图思考 承上启下
(二) 师生合作 要点梳理 【媒体展示】 思考:造成“地球之废” 的原因是什么? 同桌讨论
(三) 小组合作 要点突破 【媒体展示:】 1.乱砍滥伐的行为 2.叙述: 我们说亚马孙热带雨林对全球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然而过度的开发,使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日渐缩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全球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3.展示新闻演播间 4.小结、评价: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我们怎样才能使二者达到一个有效的平衡呢? 5.引出问题:面对热带雨林乱砍滥伐的现象,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如何做? 6.师展示自己的想法 1.学生看图 2.听老师的叙述 3.自演角色进行表演 4.合理开发 5.自由讨论 培养学生上课的好习惯
承转 巴西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属于什么类型的国家?那么,它的工业、农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为学习人文环境做铺垫
(四) 师生合作 要点共探 1.请同学们读8—56,说说巴西的工业特点。 2.继续引导学生读图,说说巴西的农作物有哪些以及分布情况。 读图,并完成要求 通过读图,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对学生记忆新的知识点起到一定的作用。
过渡 同学们知道2009年的数据统计结果,巴西有多少人吗? 说出答案即可 为学习巴西的人口、城市做铺垫。
(五) 师生合作 要点共探 1.引导学生读统计表,说出巴西的人种构成情况。 2.继续引导学生说出巴西的主要城市,并用课件展示。 读图、赏图 学习新知
延展学习 (一) 延展学习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分布在 ( ) A.非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2.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 A.亚马孙河 B.尼罗河 C.刚果河 D.长江 读右图,完成3~4题。 3 .该国是 ( ) A.法国 B.澳大利亚 C.埃及 D.巴西 4.①城市是 ( ) A.该国最大城市 B.该国的首都 C.该国最大的港口 D.该国的工业中心 自由汇报 课堂检测 回顾知识点,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
(二) 自我检测 巩固提升 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卡上的典型习题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练习的能力,进一步巩固提高所学的知识点。
【板书设计】
第六节 巴西
(
半球:南半球(主要)西半球(全部)
) (
纬度:热带
)
(
海陆:
)1.地理位置
2.地形:平原、高原
3.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4.河流:亚马孙河
【教学反思】
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