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前)
工厂制度(中小企业为主)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大企业(垄断组织)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国家 英 德 法 美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3 2 4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材料二: 下表是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民地占有情况:
材料三:德国过去曾有那样的时期,把土地让给一个邻国,把海上让给另一个邻国……可是这种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也要为自己争求在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伯恩哈德·冯·比洛的一次演说
2.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矛盾冲突不断。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一战前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德
奥
英
俄
法
争夺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
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
北非殖民地的争夺
贸易摩擦导致关系恶化
争夺巴尔干半岛
◎一战前欧洲地图(漫画)
争夺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1879年
意
德
奥匈
1882年加入德奥集团
俄
英
1892年
1904年
1907年
法
3.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国际局势日趋紧张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萨拉热窝事件
4. 一战爆发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偕夫人到新被奥国吞并的波斯尼亚检阅军事演习,并访问其首府萨拉热窝。这次演习是以塞尔维亚做为假想敌人的,引起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极大愤怒,他们组织暗杀小组。6月28日皇储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19岁的青年普林西普冲出人群射杀了斐迪南夫妇,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一战爆发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它们竞相奉行帝国主义政策,掀起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2.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
3.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国际局势日趋紧张
4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思考
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会爆发吗?
大战的爆发是必然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他们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1.一战的开始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性质: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尽管列强之间进行了相当频繁、紧张而复杂的外交活动,但是各国的决策者都以重新瓜分欧洲和世界、争夺世界霸权为目的,都企图以支持盟国来加强自己的力量。因此,几乎没有人对避免战争做过系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也没有人真正打算用妥协的方式解决问题,各国媒体也充斥着所谓“爱国主义”的战争喧嚣,这一切导致战争的机器迅速发动,局势很快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把一个欧洲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暗杀皇族的事件,演变成了一场世界大战。
——徐蓝:《国际史视野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的性质?
2.一战的进程(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条战线
西线:
英法←→德
东线:
俄←→德奥匈
南线:
塞尔维亚←→奥匈
西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
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
南线:巴尔干半岛
2.一战的进程(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2)三个阶段
马恩河战役
1914:英法——德
施利芬,德帝国陆军前总参谋长。于1905年主持制定了该计划。目标是:
避免两线作战,要先发制人,迅速决战,各个击破(6个星期内击败法国。随后调头去打败俄国)。力争3—4个月结束战争。
施利芬计划制定
“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
—— 德皇威廉二世
“速决战”破产
马恩河战役
(1)第一阶段:
1914年
日本
“二十一条”
1914年8月23日,日本正式对德宣战。10月6日占济南车站,占领了胶济铁路全线。11月10日,占领青岛。日本占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
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
2.一战的进程(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2)三个阶段
②第二阶段:1915-1916年,战争处于胶着状态。
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两次战役分别被称为“绞肉机”和“地狱”,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惨重。
1916年,英德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
索姆河战役
英法——德
凡尔登战役
法——德
日德兰海战英——德
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凡尔登战役一场战斗后德军尸体
◎索姆河战役中的包扎所
2.一战的进程(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2)三个阶段
③第三阶段: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俄国在十月革命后于1918年退出了战争。
美国对德宣战
中国参加协约国作战
俄国退出一战
地区性战争
欧洲战争
世界大战
3.一战的结束(1918.11.11)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第 次世界规模的大战
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的国家达 个
1
33
造成 人死亡, 人受伤
1000万
2000万
战火影响的人口达 之多,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
15亿
2/3
直接经济损失达 美元
2700亿
一战大数据
——以上数据均源自纪录片《世界通史100集》解说词
法国漫画将1919年法国的胜利与曾经1871年被普鲁士击败的黑暗回忆放在一起,下方写着“这回轮到你了德意志!”
1.巴黎和会确立了凡尔赛体系
漫画《三巨头瓜分世界》,图中三人分别是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与美国总统威尔逊。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A.德国承担战争罪责,割地赔款,裁减军备,交出海外殖民地;
B.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一战前的欧洲国家地图
一战后的欧洲国家地图
(2)华盛顿体系(亚太国际秩序)
A.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B.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C.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缔约各国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的完整;
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
各国不得在中国谋取特殊权利而损害友邦人民的权利,不得鼓励有害友邦安全的举动。
——《九国公约》
恢复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日本将胶州湾德国租借地交还中国,
中国将其全部开为商埠,并尊重日本在该区域内的既得利益;
日军撤出山东,青岛海关归还中国,
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由中国向日本赎回,前属德国人的煤矿由中日合办。
——《解决山东悬案的条约》
(3)国际联盟:
①首倡者及意图 :
②国联宗旨:
③“全体一致”原则:
④评价:
美国,企图利用国联,领导世界(称霸世界)
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
性质:
实质:
积极:
局限:
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
英法操纵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开创了国际合作的形式,顺应了世界整体发展的趋势,为后来的国际组织提供了经验教训。
英法操纵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不能真正维护世界和平。
“这个和约,正如其他和约一样,只不过是战争的延续而已。”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法军元帅福煦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列宁
评价:
积极:
1.条约签订
调整矛盾
世界暂时稳定
2.军备控制
缓和国际局势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局限:
——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
宰割战败国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分赃不均
——帝国主义与苏联的矛盾
敌视社会主义
——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奴役弱小民族
未能根除矛盾,无法长久地维持世界和平,反而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祸根。
A.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3、一战的影响
战争使……德意志帝国被摧毁;奥匈帝国废墟上出现了一系列新独立的国家;土耳其的所有属地被剥夺,处在痛苦的呻吟之中;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寿终正寝,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正在占地球陆地1/6 的土地上进行试验;英国的鲜血已流干;法国躺在手术台上。
——熊伟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产》
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甘地领导了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40%在美国手中。日本趁火打劫……基本上工业国和债权国。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法国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德国战败,削弱比英法更甚,陷入经济困境。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最大特点是英国的衰落和美国实力的膨胀
C.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月(1914.7—1918.11.11)
参战国家 三十多个国家
战争范围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
参战人员 7000多万
伤亡人员 3000多万,另有1000万人因饥饿和瘟疫死去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清单
埋葬尸体一般是不可能的。通常情况下,战斗中阵亡士兵的尸体用炮架运回来,但尸体越来越多,根本运不过来。我们面对的是成百上千的尸体,不仅有我们的,还有德国人的尸体。太阳照在被毒气毒死的士兵的尸体上,经常将肿胀的尸体变成蓝色,与海蓝色差不多。随着毒气排出,尸体像木乃伊一样干瘪,保持着死前的姿势,有坐着的,跪着的,绝大多数趴在或者躺在地上。
——《破碎的世界:一战信件、日记和回忆录》
被毒气伤到眼睛的士兵
四、对第一次大战的反思
2009年,英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哈里 帕奇去世,终年111岁。哈里 帕奇晚年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战争是不值得的,不值得为之付出一个人的生命,更别说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了。”
科技究竟应当如何合理利用才能造福而不是造祸?
民众究竟怎样对待民族主义才是爱国而不是祸国
矛盾究竟应当如何解决才能带来和平而不是战争
不好战,不惧战
课堂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帝国主义与世
界大战的酝酿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
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表现:帝国主义列强矛盾重重
结果: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
一战爆发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一战的开始
一战的进程(1914-1918):三条战线、三个阶段
一战的结束(1918.11.11)
【一战的影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标志: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条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的缔结
主要内容
【特点】
国际联盟:地位、宗旨、决议原则、评价
根本
主要
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