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小升初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小学语文六年级语文小升初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5.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27 18:4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小升初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部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格列佛游记之小人国
梗 概
书中讲了一个英国水手的冒险经历,故事很有趣。
在一次大风暴中,大船沉没了,格列佛漂到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上。当他从昏睡中醒来时,发现自己的手脚被绑住,有很多几英寸高的小人围着他。小人们从没见过这样大的人,出于好奇将他运回京城,让小人国的皇帝和大臣们都来参观。
皇帝让格列佛学习小人国的语言,并供给他足够的食物。经过各方面考察,几度表示友好,格列佛终于获得自由。在他的帮助下,小人国轻易地战胜了邻国入侵的舰队,格列佛得到了皇帝的封赏。
留在小岛期间,他看到小人国有很多日益尖锐的矛盾。内部矛盾是穿鞋子应该穿高跟还是低跟,于是形成高跟党和低跟党,而太子为了争取更多支持,不得不穿一只高跟和一只低跟的鞋子。外部矛盾则是因为鸡蛋的打法,一方认为应该先打大头,另一方认为应该先打小头,形成了大端派与小端派,由此引起连年战争。
格列佛因为不肯继续侵略邻国而得罪皇帝。后来皇帝心中隐藏的不满被皇后和大臣们激发,秘密决定刺瞎格列佛的双眼,然后慢慢减少他的饮食供应,直到将他饿死。
格列佛得到消息后逃往邻国,在邻国皇帝的帮助下离开小岛,回归祖国。
1.根据梗概的内容,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格列佛在小人国的传奇经历。
2.梗概中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   。阅读这部分后,我的感受是:   。
3.对于格列佛这一人物形象,几位同学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谁的看法不恰当?(  )
A.王琳:格列佛是敢于冒险的人,正是他的这一特点才让他有了流落小人国的经历。
B.张明:格列佛聪明善战,因为小人国在他的帮助下轻易地战胜了邻国入侵的舰队。
C.关欣:格列佛善于阿谀奉承,他向小人国示好,帮助他们打仗,讨好皇帝获得封赏。
D.刘宇:格列佛富有正义感,因为他宁愿得罪皇帝也不愿意帮助小人国继续侵略邻国。
课外阅读。
中国人过年
中国人过年讲究个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总是离不开一个红字:大红的灯笼点起来,大红的鞭炮放起来,大红的中国结挂起来,大红的棉袄穿起来——试想一下,这场面该有多红火、多喜气、多热闹。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一种鞭炮叫大地红,它浑身上下火红火红的,一放起来响两声“砰——啪”,所以又叫二踢脚。其实这家伙炸响时令人害怕,但我们还是忍不住要放,隔着老远用线香点着它,捂住耳朵转身跑,跑到远远的地方,看着它直冲半空,然后炸成红红的桃花瓣散下来,在扑鼻的硝烟香味里,心里快活极了。这时祖母多半盘腿坐在炕上剪窗花。我读过杜甫的诗:“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在我的老家,你说剪纸没人知道,你说窗花,男女老少都晓得,是用红纸剪成的各种花样贴在玻璃窗上。祖母是剪纸高手,一把蝴蝶样的小剪刀在她手里上下翻飞,一张普通的红纸,一会儿工夫就变出一连串的吉祥物:肥猪啃白菜、猴子掰玉米、猪八戒娶媳妇、小老鼠上灯台——祖母还有这一手绝活,真让我惊奇!一大帮老太太油灯下忙活了几个晚上,于是,在纷飞的大雪中,我看到村中家家户户窗户上门楣上贴满窗花,雪花雪白,窗花鲜红,真是好看极了,看得我们满心欢喜,大声呼叫:“过年啰——”
那时候过年没有中国结,不像现在的步行街上,中国结到处都是。我们家那时候挂纸灯笼,在祠堂里扎好,一家挂两只,年三十的晚上,家家的红灯笼点亮了,整个村庄就像在童话中,安详美好。不过要说最让人怀念的还是八宝饭,八宝饭在当时真是奢侈品,一年也只有年三十才能吃到,那时可弄不到葡萄干、桂圆肉、核桃仁之类,母亲就用腊肉、虾米、腊肠代替。我们家人偏爱咸的八宝饭,但母亲认为过年一定要甜,这样来年的日子才会好,所以八宝饭里莲子、百合、红枣、鸡蛋一定少不得。年三十的晚上,当一大家子老老小小酒足饭饱之后,母亲会把一大碗热腾腾的八宝饭端上桌,大家欢声笑语分而食之,算得上年三十晚上一个小小的高潮,然后众人抹着油汪汪的嘴巴,小孩子就等着大人发压岁钱,而大人们则忙着守岁,后来守岁变成了看春节联欢晚会。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是一个新年来到,当红鞭炮炸响的时候,当红灯笼高挂的时候,我祝福普天下的中国人:年年吉祥,岁岁平安!(有改动)
4.中国人过年有着怎样的讲究?这种讲究体现在哪些方面?
5.文章依次写了过年的哪些事?请分别概括出来,并选择填空。
①“我们”放鞭炮;②   ;
③家家挂灯笼;④   ;
⑤   ;⑥   ;
⑦大人忙着守岁。
其中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   (填序号)。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   。
6.在描写祖母剪窗花的情节时,作者为什么要列举那些窗花的内容?
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英国《卫报》在2002年评出了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获此“光荣”称号的就是人们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
塑料袋家族包括用塑料制成的快餐饭盒、包装纸、餐用杯盘、饮料瓶、酸奶杯、雪糕杯等等。这些废弃物形成的垃圾,数量多、体积大、重量轻、不易降解,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散落在田间、路边及草丛中的塑料袋、塑料餐盒等,一旦被牲畜吞食,就会危及牲畜的健康甚至导致牲畜死亡;填埋废弃塑料袋、塑料餐盒等,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的生长;而焚烧处理这些塑料垃圾则会释放出多种有毒气体,其中一种被称为二英的化合物毒性极大。此外,在生产塑料袋、塑料餐盒等的过程中使用的氟利昂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也极为严重。研究还表明塑料袋和发泡餐具在高温条件下溶出的有毒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凡此种种,表明塑料袋确实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用于商品包装的塑料袋总量约为160万吨。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袋需要消耗约3吨石油,那么我国一年仅生产塑料袋就需要消耗约480万吨石油。
8.英国《卫报》评出的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是   。
9.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快餐饭盒、饮料瓶、酸奶杯、雪糕杯不属于塑料袋家族。   
②材料中“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和“光荣”这两处引号的作用是相同的。   
③“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袋需要消耗约3吨石油,那么我国一年仅生产塑料袋就需要消耗约480万吨石油。”句子中的“仅”和“约”删去后句子的意思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10.材料二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更准确地说明了   。
阅读回答问题
汤姆 索亚历险记(节选)
“汤姆 索亚,6月17日大约半夜时分,你在什么地方?”
看见印江 乔埃那张冷酷的脸,汤姆舌头僵住了。讲不出话来。听众们屏息敛气静听,可是话还是没有说出来。然而,过了几分钟,这孩子恢复了一点气力,勉强提高了声音,但仍旧只有部分人能听清楚他的话:
“在坟地!”
“请你稍微大点声。别害怕。你是在……”“在坟地。”
印江 乔埃的脸上迅速闪过一丝嘲弄的微笑。“你是在霍斯 威廉斯的坟墓附近的什么地方吗?”
“是的,先生。”
“大点声——再稍微大点声。距离有多远?”
“就像我离您这么远。”
“你是不是藏起来了?”
“是藏起来了。”
“什么地方?”
“藏在坟边的几棵榆树后面。”印江 乔埃吃了一惊,别人几乎没有察觉到。
“还有别人吗?”“有,先生。我是和……”
“别忙——等一下。你不要提及你同伴的名字。我们在适当的时候,会传问他的。你到那里去,带着什么东西吗?”
汤姆犹豫着,不知所措。
“说出来吧,孩子你别害怕。说真话总是让人敬佩的。带了什么去的?”
“就带了一只——呃——一只死猫。”人们一阵哄笑。法官把他们喝止住了。“我们会把那只死猫的残骸拿来给大家看的。现在,孩子,你把当时发生的事说出来——照实说——什么也别漏掉,别害怕。”
汤姆开始说了一起初有些吞吞吐吐,可是渐渐地喜欢这个话题了,于是,就越说越流畅自如;没过多久,除了他在说话外别无其他声音,每双眼睛都在盯着他;人们张着嘴,屏住呼吸,兴致盎然地听他讲述着这个传奇般的经历,一点都没注意到时间,都被这个恐怖而又魅力十足的历险吸引住了。
说到后来,汤姆觉得好像有神的力量相助,他似乎有了无畏的勇气,于是他接着说:“……医生一挥那木牌,莫夫 波特就应声倒在地上,我亲眼看到的,他当时是昏过去了。趁医生没注意的时候,印江 乔埃拿着刀偷偷地过来,狠狠就是一下……
“哗啦!”那个野蛮人闪电一般,朝窗口窜去,冲开所有阻挡他的人,印江·乔埃逃跑了!
11.给短文拟个小标题:   。
12.短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把   比作   ,这样写的好处是   。
13.“这个恐怖而又魅力十足的历险”指的是(  )
A.重返山洞,寻找宝藏。
B.在山洞里迷了路,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C.逃到一座荒岛上做起了“海盗”。
D.到墓地试胆量时目睹了一起凶杀案。
14.短文对汤姆   的描写生动细腻,汤姆先是“   ”终于开始说了,起初“   ”,接着越说越“   ”。最后一吐为快,指出坟场杀人案的凶手就是   。
15.汤姆是个怎样的人?请你作出合理的评价。
16.故事的结局会如何?如果你来写这个故事,你会怎样写?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
课外阅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节选)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有改动)
17.请概括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18.这几段话写了小女孩哪几个方面的痛苦? 请写下来。
19.作者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那双拖鞋,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0.这个片段有三个破折号,请指出每个破折号是哪一种用法,在括号里填上序号。破折号的用法:
A.表示注释 B.表示转折 C.递进
①第一个破折号(   )②第二个破折号(   )③第三个破折号(   )
21.“她没注意这些”,“这些”指   ,这是因为   ,“她可忘不了这个”,“这个”是指   , 这样对比写,突出了   。
2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23.朗读这段文字时, 应该采用怎样的语速、语调?(  )
A.轻松快速 B.缓慢低沉 C.缓慢高昂 D.快速低沉
24.请你再写出两个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及其作品。
课内阅读。
《骑鹅旅行记》节选
这天天气好极了。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而他却坐在那里十分难过,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引起他的兴致。
他从来没有见过天空像这样蓝。候鸟都回来了。他们从海外飞来,越过了波罗的海直奔斯密格虎克,正向北飞行。鸟的种类很多,但是别的鸟他都不认识,只认识那些排成“人”字形的大雁。
有几群大雁已经飞了过去。他们飞得很高,但是仍然能够听见他们的叫声:“现在飞向高山,现在飞向高山。”
当大雁们看到在院子里漫游的家鹅时,就一边朝大地低飞,一边喊着:“跟我们来吧!跟我们来吧!现在飞向高山。”
家鹅不由得抬起头,听着大雁的叫声。他们回答说:“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我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
如前所说,这天天气格外晴朗,空气清新,春风拂面,这时飞行真是一种享受。随着一群一群的大雁飞过,家鹅越来越动心了。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跃跃欲试,但是一只老母鹅总是说:“别犯傻!你们一定会受冻挨饿的。”
大雁的呼叫却使一只年轻的雄鹅真的动了心。“再过来一群我就跟着他们飞走。”他说。
真的又过来一群大雁,他们照样呼唤。那只年轻的雄鹅答道:“等一等!等一等!我就来。”
他张开翅膀朝天空飞去。但是他没有飞行的习惯,于是又落到了地上。
大雁们还是听到了他的叫声。他们掉过头来慢慢地朝回飞,看他是不是真要跟着去。
“等一等!等一等!”他一面叫着一面进行新的cháng shì(  )。
男孩坐在围墙上,这一切都听得一清二楚。
“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
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又忘记了他是多么弱小无力。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你可千万不要飞走啊!”他喊道。
恰恰就在这一shùn jiān(  ),雄鹅学会了怎样腾空而起。他来不及抖掉男孩就飞向了天空。
雄鹅飞得那么快,男孩都感到头晕目眩了。等他想到应该放开雄鹅的脖子时,已经到了高空。如果他现在一松手,肯定会掉到地上摔死。
要想舒服一点儿,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设法爬到鹅背上去。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爬了上去了。然而要在翅膀中间光滑的脊背上坐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翅膀还在不停地扇动。为了不滑下去,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25.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词语。
26.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7.选文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28.选文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生动有趣,充满想象力。
29.家鹅们大多以为它们地上的生活很好,老母鹅说飞上蓝天是一件犯傻的事情:会受冻挨饿,而那只雄鹅还是飞上了蓝天,你如何看待那只飞上蓝天的雄鹅的做法?
课外阅读。
故乡的黄梅戏
我的故乡在桐城县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紧挨着严凤英的家乡,算得上是黄梅戏的源头。
夏夜纳凉之际,许多人不约而同地带着小凳子、小凉床,来到村郊菱荷夹杂的塘边,自觉不自觉地便哼唱起了黄梅戏,有独唱,有合唱,还有对唱,纳凉听唱的人,便将手中的芭蕉扇在腿上背上拍打蚊虫的同时,拍打出黄梅戏的节拍和鼓点,以作附和。
秋冬的夜晚,虽然人们很少聚集到塘边,但黄梅戏的声浪仍在夜空中流淌。如果你从村庄的这一端走到那一端,你一定会不时地停下脚步来,去寻找萦绕飘渺在你身边的戏曲声。
春节前夕,最是故乡黄梅戏的高潮。生产大队必定要挑选出二三十名戏技出众的农人,经过十几天的排练,一台演唱数小时的大小节目就非常完美了。新年伊始,则是各生产小队轮流搭起露天高台,请大队的“戏班子”来表演节目。虽然隆冬的夜晚,寒风使劲地吹,甚至天上飘下零星雪花,也赶不走那黑压压的不知从哪里赶来看戏的人群。
往事悠悠,如今我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哼起黄梅戏,就不再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好像家乡就在自己的身旁,于是顿然充满自信和力量。
黄梅戏,故乡的情感在流淌!
30.第二自然段中的“自觉不自觉地”表现了   
31.作者回忆了有关“故乡的黄梅戏”的哪些情景?
3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33.你是怎样理解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
课外阅读。
巧嘴王老师
王老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就分到我们学校来教我们班的数学了。
王老师课上得很轻松。我们听王老师的课,再难懂的知识,只要他一开口点拨,我们总能在欢快的气氛中掌握。
我们把自己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考试中所获得的成绩,全部归功于王老师的“伶牙俐齿”。在课下,我们说起王老师来,总是称他为“巧嘴王老师”。
一天,上数学课时,王老师说:“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两个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听着听着,我们都笑了。王老师问:“哪位同学能接着往下讲?”“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为什么?”“这个故事讲不完,后面的话可用什么标点符号来表示?”在我们兴趣盎然之时,王老师引出了“循环小数”的名称。使我们觉得,学循环小数就同听故事一样。在讲“混循环小数”的定义时,王老师指着“1.63838…”说:“这个循环小数不是从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开始循环的,此处的‘6’不参加循环,是‘混’进去的,所以,我们把这一类小数叫“混循环小数……”一个“混”字,把我们的学习热情点燃了,在后面结习找混循环小数时,大家争先恐后地去找有没有“混”进去的数,兴奋极了。
王老师的巧嘴不仅在课堂上发挥大作用,在课后也处处叫人拍手称绝。四年级的一次课后,我们班的艾华同学不小心把墨水溅到了王老师的白衬衣上,艾华吓得低下头,等待着王老师的批评。同学们也呆住了,王老师看了看我们,笑着说:“艾华呀,你是怎么搞的嘛,早知今天你要甩给我墨水,为什么不通知我穿黑衣服来呢?”同学们听了,发出一阵惊喜的笑声。
王老师就凭着这样一张“巧嘴”,让我们一听上数学课就觉得兴奋,一看到他走进教室就觉得他是那样的可亲可敬。
3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伶牙俐齿:   
35.找出文中的过渡句   ,其作用是   
36.文中通过   和   两件事具体说明王老师嘴巧,从中可以看出王老师是一个   的老师。
37.下列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抓住人物的神态和语言进行描写,体现了王老师的风趣幽默。
B.一个“笑”字缓解了当时的尴尬氛围,体现了王老师的智慧和对学生的宽容。
C.“为什么不通知我穿黑衣服来呢”的意思是王老师后悔没穿黑衣服。
D.王老师的话一语双关,既原谅了艾华,又委婉地告诉他以后要小心一些。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节选)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今不能忘记他。
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地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了一会儿后,又说:“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功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我在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38.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39.“我”从徐先生处学到了   这些作文技巧。(至少写两点)
40.作者在结尾处写道“我在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怅惘”是因为   ;“敬慕”是因为   。在选文中找出与这句话相呼应的句子   。
课内阅读。
作文上的红双圈
1972年的5月,我正上高二。学校里举办“红五月”征文比赛,我投了稿,是一篇很长的作文,题目叫“补考”。
一天上午,我们正在操场劳动,有同学跑过来告诉我:“获奖征文在报栏里贴出来了,有你的!上面打满了红双圈。”那时候,老师们批阅作文,喜欢在认为最好的词句下面画红双圈。我很兴奋,立刻就想去看看,却又矜持,不愿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迫不及待。挨到中午,校园里寂静无人时,我像做贼一样地溜到报栏前,傻乎乎地笑着,独自欣赏我的打满了红双圈的作文。我的心怦怦跳着,从头到尾一个个数下来,一共是九十八个红双圈。这就是语文老师给我的评价。
带着红双圈的作文在报栏里贴了很久。一天,县文化馆的同志来到学校,看见了报栏里的这篇作文,就揭下来带走了。不久,我的作文刊登在了县办刊物上。县办刊物送到扬州地区,被地区刊物选中,第二次发表。几经周转,次年,《补考》竟发表在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
那时,我已经下乡插队。父亲鼓励我:既有一,何不能有二?于是,我就接着“折腾”,陆续发了很多小说,成了作家。
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人生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是偶然,更是必然。
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4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2.找出描写“我”获奖后的心理的句子。
43.第2自然段画线句子表现了“我”当时(  )的心理。
A.胆怯 B.自豪又羞涩 C.高兴又骄傲
44.第4自然段画线句子中的“折腾”一词,在文中是什么含义?
45.“人生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是偶然,更是必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得到封赏;发现矛盾;得罪皇帝
2.发现矛盾;“小人国”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十分滑稽幽默,让我感受到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吸引我继续读下去
3.C
【答案】4.讲究个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体现在:大红的灯笼点起来,大红的鞭炮放起来,大红的中国结挂起来,大红的棉袄穿起来。
5.祖母剪窗花;母亲做八宝饭;家人分食八宝饭;小孩子等压岁钱;①②③④;⑤⑥⑦;让文章有详有略,突出中国人过年的习俗特点。
6.一方面表现了祖母心灵手巧,富有创造力;另一方面烘托了过年的喜庆气氛。
7.表达了作者过年时的喜悦和幸福的心情,还有对天下的中国人由衷的祝福。
【答案】8.塑料袋
9.错误;错误;错误
10.列数字;示例:我国每年因生产塑料袋而消耗的能源多
【答案】11.出庭作证
12.印江 乔埃;闪电;形象生动地写出印江 乔埃逃跑的速度之快
13.D
14.语言;害怕;吞吞吐吐;流畅自如;印江 乔埃
15.汤姆出庭作证,指出真正的坟场杀人案的凶手,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勇敢的、充满正义感的孩子。
16.印江 乔埃逃跑后,悄悄地躲藏在汤姆家的附近,他想伺机谋杀汤姆,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他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个勇敢机智的小男子汉。于是他放弃了谋杀的念头,主动去警察局自首,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答案】17.大年夜,一个又饿又冷的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
18.冷、饿、被人欺负。
19.这让我们了解到了小女孩家里的贫穷,冬天里她连一双鞋都没有,穿着妈妈的大拖鞋在马路上行走,极不安全,而且还遭到了男孩子的嘲笑和欺侮,更令人同情。
20.A;C;B
21.美丽的头发;她当时又冷又饿;现在是大年夜;小女孩的处境的悲惨和她内心的痛苦
22.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没有什么用。
23.B
24.王尔德:《快乐王子》、卡洛·科洛迪:《木偶奇遇记》
【答案】25.尝试;瞬间
26.尼尔斯随着雄鹅飞上天空。
27.美丽的景色反衬了小男孩尼尔斯沮丧、低落难过的心情。
28.拟人
29.那只雄鹅敢于尝试,渴望外面的世界,就勇敢地去做。
【答案】30.人们对黄梅戏的热爱之情。
31.塘边献唱,村庄合奏,春节汇演。
32.这句话属于侧面描写,侧面表现了人们对黄梅戏演出的热爱之情。
33.因为黄梅戏已经成为故乡的代名词,只要一哼起黄梅戏,就如同回到了故乡,自己便不再感到孤独。
【答案】34.形容口齿伶俐,能说会道。文中指王老师能说会道。
35.王老师的巧嘴不仅在课堂上发挥大作用,在课后也处处叫人拍手称绝。;承上启下
36.数学课上巧妙引导,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课下语言幽默,化解学生的尴尬;教学有法,机智幽默、宽容、关爱学生
37.C
【答案】38.“我”的国文老师教育“我”写文章不要说废话,要有硬朗挺拔之气,学会“割爱”,“我”对他充满敬意。
39.示例:表达要简洁、多修改、懂得取舍。
40.离开恩师将近五十年,未曾通讯,不知道老师近况;老师很有才学,教学水平高,对学生负责;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答案】41.老师在“我”的作文上打满红双圈,对“我”产生很大影响,“我”对此非常感谢。
42.我很兴奋,立刻就想去看看,却又矜持,不愿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迫不及待。
43.B
44.“折腾”原为“折磨”或“反复做某事”的意思,在文中指“我”勤奋创作的艰辛。
45.在人生道路上,有时看似偶然的一件小事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偶然的事会产生必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