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27 15:00:3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扬州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2022·扬州)汉武帝采用主父偃之策,允许并鼓励诸侯王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结果“藩国自析(分解)”。与此相关联的措施是(  )
A.建立郡县制 B.修筑道路网
C.实施“推恩令” D.推崇儒家学说
【答案】C
【知识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西汉初期以来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的现象, 汉武帝采用主父偃之策,实施“推恩令”,允许并鼓励诸侯王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结果“藩国自析(分解)” ,故选项C符合题意;
A.建立郡县制,不符合题意;
B.修筑道路网,不符合题意;
D.推崇儒家学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读懂题干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注意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
2.(2022·扬州)《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方人民南迁 B.南方条件优越
C.对外交往发达 D.民族交融加强
【答案】A
【知识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里说的是到了东晋后期,南方地区百姓安居乐业,物质充足,几乎家家丰衣足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东汉后期,大量的北方人口向南方地区迁移,给南方地区带来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南方条件优越,不符合题意;
C.对外交往发达,不符合题意;
D.民族交融加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读懂题干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变化的原因回答,注意读懂题干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3.(2022·扬州)1863年,有人在给曾国藩的信中提到西方的大炮、弹药、器械等“实中国所不能及”,“深以中国军器远逊于外洋为耻”。可见他主张(  )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C.发展近代民用企业 D.改变传统教育方式
【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里显示的是当时的人们,看到了西方枪炮的威力,以及自身的军事器械的不足,由此可知,他主张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发展军事工业,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仿效西方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
C.发展近代民用企业,不符合题意;
D.改变传统教育方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读懂题干含义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4.(2022·扬州)1911年12月,在南京的17省代表集会,正式投票选举临时大总统,最终当选的是(  )
A.宋教仁 B.黎元洪 C.袁世凯 D.孙中山
【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11年12月,在南京的17省代表集会, 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故选项D符合题意;
A.宋教仁,不符合题意;
B.黎元洪,不符合题意;
C.袁世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5.(2022·扬州)国民党一大选出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等10人当选,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这反映出(  )
A.共产党取得国民革命领导权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精神
C.共产党掌握独立的革命武装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解析】【分析】B.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国民党一大上,中国共产党党员也加入了国民党委员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故选项B符合题意;
A.共产党取得国民革命领导权,不符合题意;
C.共产党掌握独立的革命武装,不符合题意;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6.(2022·扬州)下图是某博物馆展出的一张木刻版画,它可能创作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答案】C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进行相持阶段后,日军加紧对抗日根据地的进攻,国民党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中国共产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故选项C符合题意;
A.辛亥革命时期,不符合题意;
B.国民革命时期,不符合题意;
D.解放战争时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图片下的文字提示,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注意图片下的文字提示是解题的关键。
7.(2022·扬州)建国初期,为发展同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之间关系,消除他们对新中国的疑虑和误解,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的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答案】A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建国初期,为发展同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之间关系,消除他们对新中国的疑虑和误解,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年,又和印度总理和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求同存异”的方针,不符合题意;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符合题意;
D.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没有什么技巧。
8.(2022·扬州)1956年,全国手工业工人代表、雕刻家杨士惠在献给毛主席的喜报信中写到:“毛主席、共产党指出了合作化的方向,给我们开辟了光明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这突出表现了(  )
A. 获得民族独立的自豪 B.对人民当家作主的骄傲
C.实现公私合营的喜悦 D.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同
【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D.依据题干信息“ 毛主席、共产党指出了合作化的方向,给我们开辟了光明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可以看出,这里显示的是对手工业的改造,得到手工业者的赞同,这就是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同,故选项D符合题意;
A.获得民族独立的自豪,不符合题意;
B.对人民当家做主的骄傲,不符合题意;
C.实现公私合营的喜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9.(2022·扬州)他们走进戈壁荒滩、深山峡谷,风餐露宿、艰苦创业,隐姓埋名、默默无闻,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中包括(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邓稼先 D.屠呦呦
【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为了发展我国的两弹一星,无数科技人员走进戈壁荒滩、深山峡谷,风餐露宿、艰苦创业,隐姓埋名、默默无闻,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两弹元勋邓稼先”,故选项C符合题意;
A.王进喜,不符合题意;
B.焦裕禄,不符合题意;
D.屠呦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10.(2022·扬州)1992年1月,珠海市负责人向邓小平汇报工作时说:改革开放以前,不少人流向香港、澳门,后来珠海人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逐步过上了富裕日子,那些珠海人也陆续回来了。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实行包干到户 B.设立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城市 D.加入世贸组织
【答案】B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前,靠近港澳的大陆人逃到港澳,1980年,我国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一些外逃的人员陆续回归,故选项B符合题意;
A.实行包干到户,不符合题意;
C.开放沿海城市,不符合题意;
D.加入世贸组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要注意题干中的地点等信息,这是解题的关键。
11.(2022·扬州)在英国,伦敦市民以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的代价,获得了亨利一世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城市获得自治权的方式是(  )
A.金钱赎买 B.武力斗争 C.政治协商 D.制定法律
【答案】A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伦敦市民缴纳税金,才获得城市的自治权,这反映出中世纪城市获得自治权的方式是金钱赎买,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武力斗争,不符合题意;
C.政治协商,不符合题意;
D.制定法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2.(2022·扬州)下图是1500年以后世界物种交换示意图,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
A.阿拉伯帝国扩张 B.新航路开辟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500年以后世界物种的交换,美洲大陆的物种流向欧洲,欧洲、非洲的物种传向美洲,这是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发现了美洲大陆,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物种也开始了交流,故选项B符合题意;
A.阿拉伯帝国扩张,不符合题意;
C.拿破仑对外战争,不符合题意;
D.第一次世界大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示意图,看懂示意图之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13.(2022·扬州)下图是某位老师备课时制作的一幅教学示意图,可推测他讲的课题是(  )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巴黎公社
【答案】C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反革命阵营包括国王、上层教士和贵族,革命阵营属于第三等级,包括资产阶级和劳动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法国大革命两大对立的阵营,故选项C符合题意;
A.英国“光荣革命”,不符合题意;
B.美国独立战争,不符合题意;
D.巴黎和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示意图,看懂示意图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看懂示意图是解题的关键。
14.(2022·扬州)恩格斯指出:“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这一纲领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共产党宣言》
【答案】D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发表后,成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有力武器,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故选项D符合题意;
A.《权利法案》,不符合题意;
B.《人权宣言》,不符合题意;
C.《拿破仑法典》,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这样简单有效。
15.(2022·扬州)俄国农奴制改革剥夺了贵族支配农民的权力,却没有遇到贵族的强烈抵抗,主要是因为改革给予贵族极大的经济补偿。据此可知,改革的重要目的是(  )
A.赋予农奴人身自由 B.减轻农奴经济负担
C.保护贵族经济利益 D.促进俄国工业发展
【答案】C
【知识点】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 俄国农奴制改革剥夺了贵族支配农民的权力,却没有遇到贵族的强烈抵抗,主要是因为改革给予贵族极大的经济补偿 ”,可以看出,改革的目的是保护贵族的经济利益,故选项C符合题意;
A.赋予农奴人身自由,不符合题意;
B.减轻农奴经济负担,不符合题意;
D.促进俄国工业发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6.(2022·扬州)下图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一项成就,与此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扩军备战
【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 B.依据题干信息即图片,可以看出,这里显示的是建设工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殖产兴业,故选项B符合题意;
A.废藩置县,不符合题意;
C.文明开化,不符合题意;
D.扩军备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图片,看懂图片含义,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理解回答,注意理解。
17.(2022·扬州)1870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就猛增至2000万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 棉纺织业的发展 B.蒸汽机的改进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内燃机的发明
【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人们发明了内燃机,内燃机以石油作为燃料,这就促进了石油产量的大幅提高,故选项D符合题意;
A.棉纺织业的发展,不符合题意;
B.蒸汽机的改进,不符合题意;
C.电力的广泛应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回答,注意理解内燃机使用的燃料。
18.(2022·扬州)1930年,一群人步行前往印度西海岸制盐,一路上宣传动员群众抵抗盐税,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此次行动的发起人是(  )
A. 查士丁尼 B.章西女王 C.甘地 D.赫鲁晓夫
【答案】C
【知识点】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甘地领导下,印度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向殖民征服提出要求,遭到拒绝后,甘地以反对食盐专卖法为突破口,带领数十名追随者步行到海边,自取海水制盐,故选项C符合题意;
A.查士丁尼,不符合题意;
B.章西女王,不符合题意;
D.赫鲁晓夫,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现象,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19.(2022·扬州)二战后,马歇尔认为欧洲经济和社会的衰亡将导致政治混乱,这将让共产主义得胜。这表明他主张援助欧洲的真实目的是(  )
A.复苏欧洲经济 B.促进国际贸易
C.军事对抗苏联 D.遏制共产主义
【答案】D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D.依据题干信息“ 马歇尔认为欧洲经济和社会的衰亡将导致政治混乱,这将让共产主义得胜 ”,可以看出, 他主张援助欧洲的真实目的是 遏制共产主义,故选项D符合题意;
A.复苏欧洲经济,不符合题意;
B.促进国际贸易,不符合题意;
C.军事对抗苏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20.(2022·扬州)下图是1850-200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示意图(单位:10亿公吨),这说明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是(  )
A.霸权主义威胁 B.生态环境恶化
C.贫富分化加剧 D.人口增长过快
【答案】B
【知识点】现代社会的生态与人口问题
【解析】【分析】B.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里显示的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增加,这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故选项B符合题意;
A.霸权主义威胁,不符合题意;
C.贫富分化加剧,不符合题意;
D.人口增长过快,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理解。
21.(2022·扬州)考古专家在一处遗址中发现了4000多粒距今70005500年之间的碳化稻米,这是我国首次发现人工优化水稻品种的珍贵实物史料。该遗址位于(  )
A.高邮 B.江都 C.邗江 D.仪征
【答案】A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邮市龙虬庄遗址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是江淮地区东部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是发现文化遗址和出土文化遗物最多的一次,令人瞩目的是发现了4000多粒7000-5500年之间的炭化稻米,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江都,不符合题意;
C.邗江,不符合题意;
D.仪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类题目,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2.(2022·扬州)被称为京剧奠基人的高朗亭,曾作为“三庆班”领衔主演进京献艺,为乾隆皇帝祝寿。该史实发生于(  )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答案】D
【知识点】清朝的文学艺术——红楼梦、昆曲、京剧
【解析】【分析】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安徽徽班进京, 为乾隆皇帝祝寿 ,后来又融合其他剧种的优点,形成了京剧,故选项D符合题意;
A.唐朝,不符合题意;
B.北宋,不符合题意;
C.明朝,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准确记忆回答,注意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
23.(2022·扬州)“男儿生逢乱世,当挥三尺剑,立不世功,继承古哲先贤之志。大丈夫能马革裹尸,实为无尚光荣。”立此誓言的是(  )
A.郑板桥 B.阮元 C.盛白沙 D.汪曾祺
【答案】C
【知识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时代主题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男儿生逢乱世,当挥三尺剑,立不世功,继承古哲先贤之志。大丈夫能马革裹尸,实为无尚光荣。”立此誓言的是盛白沙,故选项C符合题意;
A.郑板桥,不符合题意;
B.阮元,不符合题意;
D.汪曾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需要学生准确记忆的内容。
24.(2022·扬州)“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这表达了朱自清对扬州深沉的爱。其代表作品是(  )
A.《春江花月夜》 B.《皇清经解》
C.《受戒》 D.《我是扬州人》
【答案】D
【知识点】江苏
【解析】【分析】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是扬州人》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品,故选项D符合题意;
A.《春江花月夜》,不符合题意;
B.《皇清经解》,不符合题意;
C.《受戒》,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类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5.(2022·扬州)扬州城里,古运河边,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是(  )
A.东关街 B.瘦西湖 C.邗城 D.广陵
【答案】A
【知识点】江苏
【解析】【分析】A.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汇集了当地传统色彩浓厚的手工艺、特色小吃和商业老字号,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瘦西湖,不符合题意;
C.邗城,不符合题意;
D.广陵,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准确记忆回答,这类地方历史,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8分,27题8分,28题9分,共2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宋杂剧为元朝戏剧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由于元统治者不重用汉人知识分子,一些不得意的文人、落魄之士,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又一辉煌的篇章——元曲。戏剧的产生必须在社会经济充分发展的城市中,有充足的市民人数和文娱活动的需要,才有可能形成集中的观众群体和以演剧为生的艺人群体。
——摘编自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杂剧的表演特征并列举一个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2)据材料二,概括元朝戏剧繁荣的历史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社会发展与文化繁荣的相互关系。
【答案】(1)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关汉卿,《窦娥冤》
(2)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元朝不重用汉人知识分子等;
(3)社会发展与文化繁荣的相互关系,是相互促进。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化——宋词、元曲、资治通鉴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杂剧的表演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杂剧的代表作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2)依据材料二信息,可以看出,元朝戏剧繁荣的历史条件有: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元朝不重用汉人知识分子等;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发展与文化繁荣的相互关系,是相互促进;
故答案为:(1)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关汉卿,《窦娥冤》
(2)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元朝不重用汉人知识分子等;
(3)社会发展与文化繁荣的相互关系,是相互促进。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本题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进行概括回答,注意紧贴材料信息概括;
(3)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注意要理解。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张謇与大生纱厂
1886年 张謇产生了“中国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的思想。
1895-1899年 张謇对清政府允许日本在内地设厂深表忧虑,因此主张:劝工惠商、振兴实业。大生纱厂于1895年开始筹建,到1899年正式投产,并逐渐站稳了脚跟。其间多遇资金和原料问题,经多方筹措、运转,苦心经营得以解决。
20世纪20年代初 大生集团成为以棉纺织业为核心的综合性大企业;张塞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个实业大王”。
1922年 大生一厂和二厂都出现严重亏损。
1925年 大生集团由于资不抵债,被迫清资偿债。此后,各企业的经营实权已落入江浙财团代理人之手。
——摘编自汪圣云《张謇与大生纱厂的兴衰》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95年张謇筹办大生纱厂的历史背景及创办初期面临的困难。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初大生集团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迅速发展的客观原因。
(3)据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张謇的认识。
【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民族危机加剧,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缺乏资金和原料等
(2)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等
(3)张謇实业救国的梦想和实践推动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张謇实业救国的梦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难以实现。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张謇兴办实业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895年张謇筹办大生纱厂的历史背景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民族危机加剧,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依据材料信息“ 其间多遇资金和原料问题,经多方筹措、运转,苦心经营得以解决。 ”,可以看出,张謇创办初期面临的困难是:缺乏资金和原料等;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初大生集团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迅速发展的客观原因 :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等;
(3)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张謇实业救国的梦想和实践推动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张謇实业救国的梦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难以实现;
故答案为:(1)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民族危机加剧,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缺乏资金和原料等
(2)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等
(3)张謇实业救国的梦想和实践推动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张謇实业救国的梦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难以实现。
【点评】本题的前两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要把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7庆祝的历史事件,并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拟定一个观点,并以相关史实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战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破坏性大,影响深远;
(2)观点:战争的破坏性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的和平愿望;阐述: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与伤害,战后人们的反战情绪高涨,通过各种方式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如二战后的联合国成立,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知识点】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7显示的是1945年9月,此时日本投降,抗战取得胜利;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战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破坏性大,影响深远等特点;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观点:战争的破坏性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的和平愿望;阐述: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与伤害,战后人们的反战情绪高涨,通过各种方式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如二战后的联合国成立,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故答案为:(1)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战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破坏性大,影响深远;
(2)观点:战争的破坏性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的和平愿望;阐述: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与伤害,战后人们的反战情绪高涨,通过各种方式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如二战后的联合国成立,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注意其中的时间等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第二问是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进行概括回答;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拟定观点,再进行阐述,注意做到 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扬州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2022·扬州)汉武帝采用主父偃之策,允许并鼓励诸侯王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结果“藩国自析(分解)”。与此相关联的措施是(  )
A.建立郡县制 B.修筑道路网
C.实施“推恩令” D.推崇儒家学说
2.(2022·扬州)《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方人民南迁 B.南方条件优越
C.对外交往发达 D.民族交融加强
3.(2022·扬州)1863年,有人在给曾国藩的信中提到西方的大炮、弹药、器械等“实中国所不能及”,“深以中国军器远逊于外洋为耻”。可见他主张(  )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C.发展近代民用企业 D.改变传统教育方式
4.(2022·扬州)1911年12月,在南京的17省代表集会,正式投票选举临时大总统,最终当选的是(  )
A.宋教仁 B.黎元洪 C.袁世凯 D.孙中山
5.(2022·扬州)国民党一大选出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等10人当选,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这反映出(  )
A.共产党取得国民革命领导权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精神
C.共产党掌握独立的革命武装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6.(2022·扬州)下图是某博物馆展出的一张木刻版画,它可能创作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7.(2022·扬州)建国初期,为发展同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之间关系,消除他们对新中国的疑虑和误解,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的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8.(2022·扬州)1956年,全国手工业工人代表、雕刻家杨士惠在献给毛主席的喜报信中写到:“毛主席、共产党指出了合作化的方向,给我们开辟了光明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这突出表现了(  )
A. 获得民族独立的自豪 B.对人民当家作主的骄傲
C.实现公私合营的喜悦 D.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同
9.(2022·扬州)他们走进戈壁荒滩、深山峡谷,风餐露宿、艰苦创业,隐姓埋名、默默无闻,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中包括(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邓稼先 D.屠呦呦
10.(2022·扬州)1992年1月,珠海市负责人向邓小平汇报工作时说:改革开放以前,不少人流向香港、澳门,后来珠海人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逐步过上了富裕日子,那些珠海人也陆续回来了。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实行包干到户 B.设立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城市 D.加入世贸组织
11.(2022·扬州)在英国,伦敦市民以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的代价,获得了亨利一世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城市获得自治权的方式是(  )
A.金钱赎买 B.武力斗争 C.政治协商 D.制定法律
12.(2022·扬州)下图是1500年以后世界物种交换示意图,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
A.阿拉伯帝国扩张 B.新航路开辟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3.(2022·扬州)下图是某位老师备课时制作的一幅教学示意图,可推测他讲的课题是(  )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巴黎公社
14.(2022·扬州)恩格斯指出:“现在,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这一纲领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共产党宣言》
15.(2022·扬州)俄国农奴制改革剥夺了贵族支配农民的权力,却没有遇到贵族的强烈抵抗,主要是因为改革给予贵族极大的经济补偿。据此可知,改革的重要目的是(  )
A.赋予农奴人身自由 B.减轻农奴经济负担
C.保护贵族经济利益 D.促进俄国工业发展
16.(2022·扬州)下图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一项成就,与此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扩军备战
17.(2022·扬州)1870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就猛增至2000万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 棉纺织业的发展 B.蒸汽机的改进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内燃机的发明
18.(2022·扬州)1930年,一群人步行前往印度西海岸制盐,一路上宣传动员群众抵抗盐税,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政治运动。此次行动的发起人是(  )
A. 查士丁尼 B.章西女王 C.甘地 D.赫鲁晓夫
19.(2022·扬州)二战后,马歇尔认为欧洲经济和社会的衰亡将导致政治混乱,这将让共产主义得胜。这表明他主张援助欧洲的真实目的是(  )
A.复苏欧洲经济 B.促进国际贸易
C.军事对抗苏联 D.遏制共产主义
20.(2022·扬州)下图是1850-200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示意图(单位:10亿公吨),这说明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是(  )
A.霸权主义威胁 B.生态环境恶化
C.贫富分化加剧 D.人口增长过快
21.(2022·扬州)考古专家在一处遗址中发现了4000多粒距今70005500年之间的碳化稻米,这是我国首次发现人工优化水稻品种的珍贵实物史料。该遗址位于(  )
A.高邮 B.江都 C.邗江 D.仪征
22.(2022·扬州)被称为京剧奠基人的高朗亭,曾作为“三庆班”领衔主演进京献艺,为乾隆皇帝祝寿。该史实发生于(  )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23.(2022·扬州)“男儿生逢乱世,当挥三尺剑,立不世功,继承古哲先贤之志。大丈夫能马革裹尸,实为无尚光荣。”立此誓言的是(  )
A.郑板桥 B.阮元 C.盛白沙 D.汪曾祺
24.(2022·扬州)“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这表达了朱自清对扬州深沉的爱。其代表作品是(  )
A.《春江花月夜》 B.《皇清经解》
C.《受戒》 D.《我是扬州人》
25.(2022·扬州)扬州城里,古运河边,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是(  )
A.东关街 B.瘦西湖 C.邗城 D.广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8分,27题8分,28题9分,共2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宋杂剧为元朝戏剧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由于元统治者不重用汉人知识分子,一些不得意的文人、落魄之士,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又一辉煌的篇章——元曲。戏剧的产生必须在社会经济充分发展的城市中,有充足的市民人数和文娱活动的需要,才有可能形成集中的观众群体和以演剧为生的艺人群体。
——摘编自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杂剧的表演特征并列举一个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2)据材料二,概括元朝戏剧繁荣的历史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社会发展与文化繁荣的相互关系。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张謇与大生纱厂
1886年 张謇产生了“中国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的思想。
1895-1899年 张謇对清政府允许日本在内地设厂深表忧虑,因此主张:劝工惠商、振兴实业。大生纱厂于1895年开始筹建,到1899年正式投产,并逐渐站稳了脚跟。其间多遇资金和原料问题,经多方筹措、运转,苦心经营得以解决。
20世纪20年代初 大生集团成为以棉纺织业为核心的综合性大企业;张塞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个实业大王”。
1922年 大生一厂和二厂都出现严重亏损。
1925年 大生集团由于资不抵债,被迫清资偿债。此后,各企业的经营实权已落入江浙财团代理人之手。
——摘编自汪圣云《张謇与大生纱厂的兴衰》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95年张謇筹办大生纱厂的历史背景及创办初期面临的困难。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初大生集团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迅速发展的客观原因。
(3)据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张謇的认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7庆祝的历史事件,并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拟定一个观点,并以相关史实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针对西汉初期以来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的现象, 汉武帝采用主父偃之策,实施“推恩令”,允许并鼓励诸侯王将王国土地再行分封给子弟,结果“藩国自析(分解)” ,故选项C符合题意;
A.建立郡县制,不符合题意;
B.修筑道路网,不符合题意;
D.推崇儒家学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读懂题干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注意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
2.【答案】A
【知识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里说的是到了东晋后期,南方地区百姓安居乐业,物质充足,几乎家家丰衣足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东汉后期,大量的北方人口向南方地区迁移,给南方地区带来大量劳动力,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南方条件优越,不符合题意;
C.对外交往发达,不符合题意;
D.民族交融加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读懂题干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变化的原因回答,注意读懂题干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里显示的是当时的人们,看到了西方枪炮的威力,以及自身的军事器械的不足,由此可知,他主张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发展军事工业,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仿效西方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
C.发展近代民用企业,不符合题意;
D.改变传统教育方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读懂题干含义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4.【答案】D
【知识点】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11年12月,在南京的17省代表集会, 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故选项D符合题意;
A.宋教仁,不符合题意;
B.黎元洪,不符合题意;
C.袁世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5.【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解析】【分析】B.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国民党一大上,中国共产党党员也加入了国民党委员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故选项B符合题意;
A.共产党取得国民革命领导权,不符合题意;
C.共产党掌握独立的革命武装,不符合题意;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6.【答案】C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进行相持阶段后,日军加紧对抗日根据地的进攻,国民党不断制造反共“摩擦”,中国共产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故选项C符合题意;
A.辛亥革命时期,不符合题意;
B.国民革命时期,不符合题意;
D.解放战争时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图片下的文字提示,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注意图片下的文字提示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A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建国初期,为发展同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之间关系,消除他们对新中国的疑虑和误解,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年,又和印度总理和缅甸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求同存异”的方针,不符合题意;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符合题意;
D.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没有什么技巧。
8.【答案】D
【知识点】三大改造
【解析】【分析】D.依据题干信息“ 毛主席、共产党指出了合作化的方向,给我们开辟了光明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可以看出,这里显示的是对手工业的改造,得到手工业者的赞同,这就是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同,故选项D符合题意;
A.获得民族独立的自豪,不符合题意;
B.对人民当家做主的骄傲,不符合题意;
C.实现公私合营的喜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9.【答案】C
【知识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为了发展我国的两弹一星,无数科技人员走进戈壁荒滩、深山峡谷,风餐露宿、艰苦创业,隐姓埋名、默默无闻,为祖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两弹元勋邓稼先”,故选项C符合题意;
A.王进喜,不符合题意;
B.焦裕禄,不符合题意;
D.屠呦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10.【答案】B
【知识点】经济特区
【解析】【分析】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前,靠近港澳的大陆人逃到港澳,1980年,我国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一些外逃的人员陆续回归,故选项B符合题意;
A.实行包干到户,不符合题意;
C.开放沿海城市,不符合题意;
D.加入世贸组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要注意题干中的地点等信息,这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A
【知识点】西欧城市的兴起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伦敦市民缴纳税金,才获得城市的自治权,这反映出中世纪城市获得自治权的方式是金钱赎买,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武力斗争,不符合题意;
C.政治协商,不符合题意;
D.制定法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2.【答案】B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500年以后世界物种的交换,美洲大陆的物种流向欧洲,欧洲、非洲的物种传向美洲,这是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发现了美洲大陆,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物种也开始了交流,故选项B符合题意;
A.阿拉伯帝国扩张,不符合题意;
C.拿破仑对外战争,不符合题意;
D.第一次世界大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示意图,看懂示意图之后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13.【答案】C
【知识点】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反革命阵营包括国王、上层教士和贵族,革命阵营属于第三等级,包括资产阶级和劳动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法国大革命两大对立的阵营,故选项C符合题意;
A.英国“光荣革命”,不符合题意;
B.美国独立战争,不符合题意;
D.巴黎和会,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示意图,看懂示意图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看懂示意图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D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意义
【解析】【分析】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发表后,成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有力武器,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故选项D符合题意;
A.《权利法案》,不符合题意;
B.《人权宣言》,不符合题意;
C.《拿破仑法典》,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这样简单有效。
15.【答案】C
【知识点】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 俄国农奴制改革剥夺了贵族支配农民的权力,却没有遇到贵族的强烈抵抗,主要是因为改革给予贵族极大的经济补偿 ”,可以看出,改革的目的是保护贵族的经济利益,故选项C符合题意;
A.赋予农奴人身自由,不符合题意;
B.减轻农奴经济负担,不符合题意;
D.促进俄国工业发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6.【答案】B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解析】【分析】 B.依据题干信息即图片,可以看出,这里显示的是建设工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殖产兴业,故选项B符合题意;
A.废藩置县,不符合题意;
C.文明开化,不符合题意;
D.扩军备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即图片,看懂图片含义,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理解回答,注意理解。
17.【答案】D
【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分析】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人们发明了内燃机,内燃机以石油作为燃料,这就促进了石油产量的大幅提高,故选项D符合题意;
A.棉纺织业的发展,不符合题意;
B.蒸汽机的改进,不符合题意;
C.电力的广泛应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回答,注意理解内燃机使用的燃料。
18.【答案】C
【知识点】甘地与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甘地领导下,印度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向殖民征服提出要求,遭到拒绝后,甘地以反对食盐专卖法为突破口,带领数十名追随者步行到海边,自取海水制盐,故选项C符合题意;
A.查士丁尼,不符合题意;
B.章西女王,不符合题意;
D.赫鲁晓夫,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现象,再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19.【答案】D
【知识点】美国的冷战政策
【解析】【分析】D.依据题干信息“ 马歇尔认为欧洲经济和社会的衰亡将导致政治混乱,这将让共产主义得胜 ”,可以看出, 他主张援助欧洲的真实目的是 遏制共产主义,故选项D符合题意;
A.复苏欧洲经济,不符合题意;
B.促进国际贸易,不符合题意;
C.军事对抗苏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20.【答案】B
【知识点】现代社会的生态与人口问题
【解析】【分析】B.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里显示的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增加,这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故选项B符合题意;
A.霸权主义威胁,不符合题意;
C.贫富分化加剧,不符合题意;
D.人口增长过快,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理解。
21.【答案】A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邮市龙虬庄遗址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是江淮地区东部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是发现文化遗址和出土文化遗物最多的一次,令人瞩目的是发现了4000多粒7000-5500年之间的炭化稻米,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江都,不符合题意;
C.邗江,不符合题意;
D.仪征,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类题目,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2.【答案】D
【知识点】清朝的文学艺术——红楼梦、昆曲、京剧
【解析】【分析】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安徽徽班进京, 为乾隆皇帝祝寿 ,后来又融合其他剧种的优点,形成了京剧,故选项D符合题意;
A.唐朝,不符合题意;
B.北宋,不符合题意;
C.明朝,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准确记忆回答,注意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
23.【答案】C
【知识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时代主题
【解析】【分析】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男儿生逢乱世,当挥三尺剑,立不世功,继承古哲先贤之志。大丈夫能马革裹尸,实为无尚光荣。”立此誓言的是盛白沙,故选项C符合题意;
A.郑板桥,不符合题意;
B.阮元,不符合题意;
D.汪曾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需要学生准确记忆的内容。
24.【答案】D
【知识点】江苏
【解析】【分析】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是扬州人》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品,故选项D符合题意;
A.《春江花月夜》,不符合题意;
B.《皇清经解》,不符合题意;
C.《受戒》,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类知识点,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5.【答案】A
【知识点】江苏
【解析】【分析】A.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汇集了当地传统色彩浓厚的手工艺、特色小吃和商业老字号,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瘦西湖,不符合题意;
C.邗城,不符合题意;
D.广陵,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准确记忆回答,这类地方历史,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26.【答案】(1)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关汉卿,《窦娥冤》
(2)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元朝不重用汉人知识分子等;
(3)社会发展与文化繁荣的相互关系,是相互促进。
【知识点】宋元时期的文化——宋词、元曲、资治通鉴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杂剧的表演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杂剧的代表作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2)依据材料二信息,可以看出,元朝戏剧繁荣的历史条件有: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元朝不重用汉人知识分子等;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发展与文化繁荣的相互关系,是相互促进;
故答案为:(1)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关汉卿,《窦娥冤》
(2)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元朝不重用汉人知识分子等;
(3)社会发展与文化繁荣的相互关系,是相互促进。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第二问是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2)本题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进行概括回答,注意紧贴材料信息概括;
(3)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注意要理解。
27.【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民族危机加剧,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缺乏资金和原料等
(2)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等
(3)张謇实业救国的梦想和实践推动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张謇实业救国的梦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难以实现。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张謇兴办实业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895年张謇筹办大生纱厂的历史背景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民族危机加剧,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依据材料信息“ 其间多遇资金和原料问题,经多方筹措、运转,苦心经营得以解决。 ”,可以看出,张謇创办初期面临的困难是:缺乏资金和原料等;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初大生集团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迅速发展的客观原因 :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等;
(3)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张謇实业救国的梦想和实践推动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张謇实业救国的梦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难以实现;
故答案为:(1)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民族危机加剧,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缺乏资金和原料等
(2)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等
(3)张謇实业救国的梦想和实践推动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张謇实业救国的梦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难以实现。
【点评】本题的前两题,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要把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最后一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28.【答案】(1)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战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破坏性大,影响深远;
(2)观点:战争的破坏性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的和平愿望;阐述: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与伤害,战后人们的反战情绪高涨,通过各种方式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如二战后的联合国成立,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知识点】雅尔塔会议与二战胜利、性质及影响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7显示的是1945年9月,此时日本投降,抗战取得胜利;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战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破坏性大,影响深远等特点;
(2)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观点:战争的破坏性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的和平愿望;阐述: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与伤害,战后人们的反战情绪高涨,通过各种方式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如二战后的联合国成立,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故答案为:(1)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战争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破坏性大,影响深远;
(2)观点:战争的破坏性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的和平愿望;阐述: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与伤害,战后人们的反战情绪高涨,通过各种方式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如二战后的联合国成立,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注意其中的时间等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第二问是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进行概括回答;
(2)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拟定观点,再进行阐述,注意做到 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