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鼠之谜

文档属性

名称 旅鼠之谜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6-04 16:5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冰雪北极北极风光北极旅鼠旅鼠之谜 ——位梦华位梦华简介——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攻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67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报的探索与研究。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并于1982年10月去南极,从此与两极结下不解之缘。1983年回国后,利用业余时间,埋头于南极的综合研究。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由中国科协主持,中国科学院组织,组成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位梦华任总领队,率领25人的队伍,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了重重困难,于1995年5月6日胜利到达北极点。个人著作有:《南极历险》、《独闯北极》、《别样人生》、《北极奇遇》、《远征北极点》等。
位梦华旅鼠——旅鼠,哺乳动物,常年居住北极,体形椭圆,四肢短小,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最大可长到15厘米,尾巴粗短,耳朵很小,两眼闪着胆怯的光芒,但当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它也会勃然大怒,奋力反击。爱斯基摩人称其为来自天空的动物,斯堪的纳维亚人称之为“天鼠”。这是因为在特定的年头,它们的数量会大增,就像天兵天将,突然降临。
正在觅食的旅鼠 警惕的旅鼠解释下列词语:
急中生智:
神秘莫测:
媲 美:
道听途说:在紧急中想出的好的应付办法。 使人摸不透的、高深的、没法揣测的。美好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pìxìnwǎngdǔnièjīfǔxǐ给下列字词注音:
媲( )美 挑衅( ) 迷惘( ) 笃( )信
啮( )齿 滑稽( ) 相辅( )相成 迁徙( )
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
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
预习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笃信:忠实地信仰。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预习整体感知速读课文,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1.旅鼠的超强繁殖之谜。
2.旅鼠的自我暴露自杀之谜。
3.旅鼠的死亡大迁移之谜。 分段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1-5段)引出说明对象——北极旅鼠
(6-23段)旅鼠三大奥秘 一谜(6-13段):旅鼠的超强繁殖之谜 二谜(14-15段):旅鼠的自我暴露自杀之谜 三谜(16-23段):旅鼠的死亡大迁移之谜
(24-28段)难解旅鼠之迷——引发新的科学思考 1.作者在介绍旅鼠的超强繁殖之谜所用的方法有什么值得赞赏的?
应用数字统计运算的方式进行说明,形式很巧妙、有趣,尤其是最后得到的天文数字非常惊人,很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还为后面旅鼠的集体自我控制数量的惊人举动行为做铺垫。
2. 你认为是 什 么使得 旅 鼠不顾一切的进行这种“死亡大迁移”?
是旅鼠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一种控制种群繁殖过快机制,使得旅鼠进行这种不顾一切的“死亡大迁移”。3.文章为什 么最后用大量的笔墨讨论旅 鼠的不 解之谜?
1、因为旅鼠之谜至今还没有解开
2、因为作者似乎要让人明白大自然确实是有伟大神奇的地方
3、作者实事求是,更是要激发后人去思考、研究
思考4.本文的结构运用的是什 么方法?这种 方法有什 么好处?
1、这是一篇“运用记叙的框架,借助对话来介绍科学知识”的科学小品。
2、这样的形式比较灵活,结构分明,条理清楚,容易介绍说明,读者比较好理解
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它的写法能不能叫做“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1)介绍知识的文章可以不拘一格,应该努力创新,应该考虑怎样讲效果更好,怎样才能吸引读者,让人喜欢。
(2)有对话,有讨论,内容便于展开,通俗易懂,而且适合阅读心理。
5.6.读整篇课文,真像读有趣的故事一样,叫人越读越起劲,本文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1)叙事文学讲究波澜,讲究高潮,仔细揣摩课文的谋篇布局,可以发现,这篇科学小品也讲究波澜,讲究高潮,而且讲究结局的有趣和隽永,所以我们会越读越有兴趣。
6.(2)旅鼠的三大奥秘言之有序,超强的繁殖能力是前提,其他两大奥秘虽然至今还是一团谜,但总与繁殖有关。三大奥秘一个比一个更神秘莫测,第二大奥秘、第三大奥秘都是自杀行为,但是第三大奥秘比第二大奥秘更神秘。所以这样的总体结构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效果。 6.(3)再说对话的详略,丹尼斯讲述前两个奥秘之后,写“我”的反应都比较少,对于第一大奥秘,我由怀疑而计算,由惊讶而感叹,对于第二大奥秘,“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陷入了迷惘的深思”,气氛与前不同,行文显出波澜。讲了第三大奥秘之后,写了反复的谈论,“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发问,谈兴前所未有,如同叙事文学作品的高潮,一问一答之间,实际上也是反复制造悬念,反复解开悬念,最后却又是“一大难解之谜”,让读者也“陷入了迷惘的深思”。篇末,又有丹尼斯发人深思的感慨和让人始而惊吓继而发笑的举止,又庄又谐。通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味。 7.读罢这篇文章,你有些什 么启示?
(1)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作用,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趋势;
(2)从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当觉悟:人类也应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3)科研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相关1985年的春天,成群结队的旅鼠浩浩荡荡地挺进挪威山区,所到之处,草木被洗劫一空,庄稼被吃得一塌糊涂,牲畜被咬伤。旅鼠成灾,给当地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为此,人们忧心忡忡。然而,到了4月份,这群旅鼠大军突然以日行50公里的速度直奔挪威西北海岸,遇到河流,走在前面的会义无反顾地跳入水中,为后来者架起一座“鼠桥”;遇到悬崖峭壁,许多旅鼠会自动抱成一团,形成一个个大肉球,勇敢地向下滚去,伤的伤,死的死,而活着的又会继续前行,沿途留下了不可胜数的旅鼠的尸体。就这样,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勇往直前,前仆后继,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向前,一直奔到大海,仍然毫无惧色,纷纷跳将下去,奋力往前游去,直到全军覆没。少量的旅鼠会在集体大自杀时留下继续繁殖后代,但人们至今未找到旅鼠怪异现象的答案。 相关其实,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莫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0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0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