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知识点 1 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1.请将下列动物类群与其对应的主要特征用线连起来。
2.图B2-4-3所示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
3.惠屿岛是泉州市唯一的孤岛行政村,也是古老泉州最北端的魅力乡村海岛,该海岛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鲜美食品,如海蛎、海蜇、九节虾、银鲳等,它们分别属于 ( )
A.软体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鱼类
B.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
C.节肢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鱼类
D.鱼类、软体动物、腔肠动物、哺乳动物
4.到了双休日,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植物园摘取大白菜。在摘大白菜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在田地中有很多“熟悉的陌生人”。在潮湿的墙脚及树枝间,隐藏着大量的“田溜溜”。老师看到后,对大家进行介绍,其实这种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的动物,在生物学中叫蛞蝓(kuò yú),和蜗牛都属同一门生物。请问蛞蝓属于 ( )
A.节肢动物 B.软体动物
C.环节动物 D.腔肠动物
5.图B2-4-4所示动物中,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的是 ( )
6.现有以下四种动物:麻雀、带鱼、蝴蝶、蚯蚓。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若把这些动物划分为麻雀、蝴蝶为一类,另一类是带鱼、蚯蚓,其分类标准是 。
(2)小明同学制作了如下的生物检索表,则P表示 。
知识点 2 昆虫的主要特征
7.下面三种动物:蝇、蜚蠊、螳螂都属于昆虫类,请根据图B2-4-5中的信息归纳出昆虫的一般特征: 、 、 (写出三点)。
8.暑假期间,小丽在农田和池塘里观察到以下几种动物,其中不是昆虫的是 ( )
知识点 3 探究蚯蚓的生活
9.蚯蚓对人类有许多益处,下列各项叙述与蚯蚓无关的是 ( )
A.提高土壤肥力 B.处理有机废物
C.捕食害虫 D.疏松土壤
10.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 )
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11.小丽一家人去踏春,她看到了很多漂亮的蝴蝶,发现蝴蝶的身体和足都分节。下列和蝴蝶属于同一类群的生物是 ( )
A.海蜇、蜈蚣、蚯蚓 B.蝎子、蜘蛛、蜻蜓
C.蛔虫、蝌蚪、苍蝇 D.蝉、河蚌、蜂鸟
12.某新闻报道宣布确认某县一男性在夏天死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该病主要由蜱虫(如图B2-4-7 所示)叮咬引起。蜱虫的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分,腹面有足4对,每足6节。根据上面的描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蜱虫具有昆虫的结构特点
B.蜱虫属于节肢动物
C.蜱虫是新发现的物种
D.蜱虫属于脊椎动物
13.小明平时很爱动脑子,有一些问题引起了他的兴趣:蚯蚓有没有眼睛呢 蚯蚓有没有嗅觉 蚯蚓的身体上有没有感光细胞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小明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实验一:先取3条大小不同的蚯蚓,放在一张湿纸上,然后用树叶、铅笔、红领巾分别在它们前面晃动,结果发现它们毫无反应。
实验二:找来几根葱、几块黄瓜和几块萝卜,并排放在蚯蚓前,几分钟后它们都钻到葱下面去了。
实验三:用泥巴、砖头砌了间小屋,把蚯蚓放在屋门口,结果发现它们很快朝屋里阴暗处爬去。
(1)实验一说明蚯蚓没有 ,实验二说明蚯蚓有 ,实验三说明蚯蚓能 。
(2)小明还想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于是又做了下面这个实验:他先在塑料盒中放一些干土,然后在盒的一侧加入适量的水,使盒中的土一半是干的,另一半是湿的。再在干土和湿土的分界处放10条蚯蚓,一段时间后,分别数出干土和湿土中蚯蚓的数目。写出小明设计的这个实验要探究的问题:
14.呼吸是动物重要的生理特征,不同的动物的呼吸结构或器官差异很大,但功能都是最大限度地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请结合图B2-4-8和有关实验分析回答问题。
(1)观察A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 。
(2)观察B时,发现它已具有了呼吸器官[ ] 。
(3)观察C时,发现其体表具有与体内气管相连的[ ] ,它是气体出入的门户。
(4)为探究D的呼吸特点,某兴趣小组利用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会由蓝变黄)针对D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对图示现象的合理解释是:鱼的鳃是由密布毛细血管的鳃丝构成的,水经过鳃丝时,能与其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从而使
,BTB指示剂遇二氧化碳由蓝变黄。
自|我|提|升
15.某科学兴趣小组为研究杏仁对昆虫的毒害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标为A、B、C,在A中加入少量的水和一定量的碎杏仁;在B中加入与A等量的碎杏仁;在C中加入与A等量的水。塞好瓶塞静置2 h。然后打开瓶塞,在各容器铁丝网上分别放10只蚱蜢,再塞好瓶塞(如图B2-4-9),观察并记录蚱蜢的状态如下表。
图B2-4-9
时间 蚱蜢状态 组别 1 min 2 min 3 min 4 min
A 活跃 活跃 不活跃 大部分死亡
B 活跃 活跃 活跃 活跃
C 活跃 活跃 活跃 活跃
(1)本实验对蚱蜢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
(2)设置C组的目的是 。
(3)根据实验结果,试推测A组蚱蜢死亡的原因: 。
答案
1.
2.B 蝴蝶和蝗虫都是节肢动物中的昆虫,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均分节;蜗牛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和贝壳,是软体动物;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3.A 牡蛎(别称“海蛎”)身体柔软,外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海蜇的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九节虾属于节肢动物的甲壳纲;银鲳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
4.B 5.C
6.(1)有无翅 (2)带鱼
7.有三对足 一般有两对翅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根据图中的信息归纳出昆虫的一般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三对足等。
8.B 瓢虫、蝴蝶、蜻蜓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有三对足,有两对翅,都属于昆虫;蜘蛛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为节肢动物中的蛛形纲,不是昆虫。
9.C 蚯蚓的体内富含蛋白质,可以生产加工食品,可做鱼类的饵料;蚯蚓的生活习性是白天穴居,夜间爬出地面取食,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或腐烂的有机物为食,其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无机盐,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的肥力,还可以疏松土壤,促进植物生长;蚯蚓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不捕食害虫。
10. A 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积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面。
11.B 蝴蝶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因此属于节肢动物;海蜇属于腔肠动物,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蝎子、蜘蛛、蜻蜓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都属于节肢动物;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蝌蚪属于两栖动物;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蜂鸟属于鸟类。
12.B
13.(1)视觉 嗅觉 感光
(2)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还是干燥的环境中
14.(1)维持正常的呼吸
(2)2 鳃 (3)3 气门
(4)水中的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1)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观察时,要经常往其体表滴水以保持湿润,原因是维持正常的呼吸;(2)河蚌是水生软体动物,用2鳃呼吸,鳃是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3)在蝗虫胸腹部的左右两侧有一些小孔是3气门,为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门户,与体内气管相连;(4)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毛细血管渗出,排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经鳃流出鱼体的水流与由口流入鱼体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验证的方法:由于BTB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所以注意观察BTB溶液的颜色变化,若颜色变黄,则说明鱼呼出了二氧化碳,若没发生这样的改变,则说明鱼没有呼出二氧化碳。
15.(1)选择大小相近、虫龄相同的健康蚱蜢
(2)排除水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杏仁遇水产生有毒气体,对蚱蜢产生毒害作用第4节 常见的动物
第1课时 动物分类
知识点 1 生物的分类方法
1.要将鲤鱼从鸡、蚕、蝙蝠中分为单独的一类,下列分类依据错误的是 ( )
A.水生动物 B.卵生动物
C.用鳃呼吸的动物 D.用鳍游泳的动物
2.对于生物的分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分类对于研究生物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有帮助
B.生物分类可完全根据生物的外形来划分
C.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分类
D.生物分类中所有生物都处于同一个等级上
知识点 2 动物分类
3.瑞典分类学家林耐把自然界的生物分成七个等级,分类的最小单位是 ( )
A.界 B.科
C.品种 D.种
4.在生物分类等级中,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 ( )
A.种、界 B.界、种
C.门、界 D.种、科
5.[2020·北仑区期末] 动物种类繁多,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认识动物,小科同学特地去搜寻了相关的资料(见表),请根据小科找的资料来辨析一下这些动物。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物种 属 科 目
老虎 豹属 猫科 食肉目
狐狸 狐属 犬科 食肉目
狼 犬属 犬科 食肉目
A.狐狸和狼都属于犬科,该分类等级所拥有的物种比属多
B.狐狸和老虎的亲缘关系比狐狸与狼的近,共同特征更多
C.狐狸和狼都属于犬科,该分类等级比目更高
D.狐狸和狼都属于犬科,该分类等级拥有的物种比目多
6.人和蝗虫同属动物界,两者差别很大,共同点很少;人和猫同属哺乳纲,两者共同点较多。这一事实说明 ( )
A.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B.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少
C.分类等级越高,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共同点越多
D.分类等级越低,所包含的生物间的差别越多
7.家鸽、山斑鸠和雪鸽三种鸟在分类上的等级(部分)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种 家鸽 山斑鸠 雪鸽
属 鸽属 斑鸠属 鸽属
科 鸠鸽科 鸠鸽科 鸠鸽科
A.三种鸟属于同一目
B.家鸽与雪鸽比家鸽与山斑鸠的亲缘关系更近
C.家鸽与雪鸽比家鸽与山斑鸠的形态结构差异更大
D.通过分类可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8.如图B2-4-1是几种动物的分类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豹和虎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
B.猫和豹属于同科动物,有共同特征
C.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亲缘关系近
D.狗与虎分属两科,没有亲缘关系
9.如果有A、B、C、D、E、F六种生物,其中A、C同属不同种,B、C同科不同属,C、D同目不同科,D、E同纲不同目,E、F同门不同纲。如图B2-4-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C同科的生物有哪些 。
(2)与A同目的生物有哪些 。
(3)与A同纲的生物有哪些 。
(4)与F同门的生物有哪些 。
答案
1.B 鲤鱼、蚕、鸡都是卵生动物。
2.A 生物分类的目的是探索生物的系统发育及其进化历史,揭示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因此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划分;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如植物界中有若干个门,在一个门里,可能有很多种生物,但是每一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因此,生物分类中不是所有生物都处于同一个等级上。
3.D 4.A
5.A 由表可知狐狸和狼都属于犬科,而老虎属于猫科,故狐狸和狼的亲缘关系比狐狸与老虎的近;根据生物分类等级可知,分类等级越大,所包含生物物种越多。
6.A
7.C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家鸽、山斑鸠和雪鸽属于同一科,更属于同一目;家鸽与雪鸽同属,家鸽与山斑鸠同科,因此家鸽与雪鸽比家鸽与山斑鸠的亲缘关系更近,形态结构更相似;通过分类可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8.D 生物之间都存在亲缘关系。
9.(1)A、B (2)B、C、D
(3)B、C、D、E
(4)A、B、C、D、E第2课时 常见的脊椎动物 检索表
知识点 1 常见的脊椎动物
1.脊椎动物可分为五大类。
(1)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是 。
(2)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卵生的是 。
(3)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适应陆地生活,用肺呼吸,卵生,有卵壳的是 。
(4)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在陆地上生活,也可在水中生活,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是 。
(5)体表有鳞片,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是 。
2.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
A.水生还是陆生 B.有无脊椎骨
C.有无翅膀 D.体型的大小
3.[2020·金华] 据报道,21世纪10年代已有467个物种灭绝,2020年我国珍稀物种长江白鲟也灭绝了。长江白鲟是一种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的动物,它在长江流域少有天敌。栖息地被破坏、过度捕捞、河流污染,是造成它灭绝的主要原因。长江白鲟在动物分类上属于 (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4.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
A.都生活在陆地上 B.体温恒定,终生用鳃呼吸
C.都是卵生 D.都是胎生
5.[2020·台州] 2020年5月,台州市民捡到形似小猫的胎生动物,经鉴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图A2-4-2中饲养员正用奶粉喂养小豹猫。豹猫属于 ( )
A.哺乳类 B.鸟类
C.爬行类 D.两栖类
6.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
A.生活在陆地上,以卵繁殖后代
B.体内受精,幼体发育摆脱了水环境
C.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D.恒温、终生用肺呼吸
知识点 2 检索表
7.观察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请分析:
(1)此图解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 。
(2)豹和 亲缘关系最近。
(3)虎和 同科不同属。
8.小强在野外游玩时发现了四种动物甲、乙、丙、丁,并设计以下的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这些动物中有一只小乌龟,它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9.以下是兔、鳄鱼、猫头鹰、蚯蚓分类过程的文字检索表,请你完善下列检索表。
10.不属于图A2-4-4中任何一个框内两种动物分类依据的是 ( )
A.是否胎生、哺乳 B.有无脊椎骨
C.是否水生 D.体表是否被毛
11.[2020·温州] 2020年4月,温州南麂海域近10年来第一次出现海豚群。海豚是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下列对海豚描述正确的是 ( )
A.用鳃呼吸 B.体外受精
C.体温恒定 D.用翼飞翔
12.[2020·海口模拟] 图A2-4-6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行分类的图示,其中A类是以胎生、哺乳为依据进行的分类,则B、C类的分类依据依次是 ( )
①用肺呼吸 ②体温恒定 ③卵生 ④心脏四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如图A2-4-7中圆圈表示三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则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E可以表示用肺呼吸 B.P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C.F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D.Q可以表示有脊柱
14.观察图A2-4-8,总结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1)观察图中[①]所示,鸟的身体呈 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2)观察图中[②]所示,鸟的前肢变成 ,上面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适于搏击空气,使鸟振翅高飞。
(3)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可减轻 。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作[④]龙骨突。附着在胸骨上的是全身最发达的[③] ,可提供飞行的动力。
15.喜宝同学学完生物分类知识,下课后观察了教室周围环境,看到了飞奔而过的野猫、树下啄食的麻雀、花坛里的蟾蜍、茶花上的蝴蝶、景观池里的锦鲤等。于是根据各种动物的特征,尝试编制了一个“校园常见动物分类检索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内容: ,B、C所代表的内容如果按照体表结构该如何填写B: 、C: 。
(2)可以按照生殖发育特征区分,如B填写 ,
而C填写卵生;还可以按照 特征区分B和C。
16.认真观察图A2-4-9并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图乙中的A、B、C、D、E分别是图甲中的 。
(2)把上述动物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 。
(3)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认为动物分类要考虑哪些特征
答案
1.(1)哺乳动物
(2)鸟类
(3)爬行动物
(4)两栖动物
(5)鱼类
2.B
3.A 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可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根据题述可知长江白鲟属于鱼类。
4.C
5.A 豹猫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胎生、哺乳,用肺呼吸,体内有膈,属于哺乳动物。
6.B
7.(1)目 (2)虎 (3)猫
(1)此图解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目。(2)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猫与豹同科,豹与虎同属,属比科小,因此豹与虎共同特征最多,相似程度较多,亲缘关系较近。(3)据图可知,虎和猫同科不同属。
8.C 乌龟是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在陆地上产卵。故丙是乌龟。
9.有脊椎骨 兔 3a体外有羽毛,体温恒定
10.B 麻雀、带鱼、鳄鱼、牛这四种动物都是脊椎动物,所以不能以有无脊椎骨作为分类依据。
11.C 哺乳动物体表有毛,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母兽直接产出胎儿,母兽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幼仔。由题意可知海豚属于哺乳动物,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体温恒定是哺乳动物的一个特征。用鳃呼吸是鱼类和两栖类幼体的特点。哺乳动物是体内受精。海豚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没有翼,不能飞翔。
12.A 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都用肺呼吸;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是体腔内有膈,胎生、哺乳;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共同点是卵生。所以金丝猴、蝙蝠、海龟为一类的分类依据是用肺呼吸,鲫鱼、青蛙为一类的分类依据是卵生。
13.D 鱼类的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两栖动物的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膈膜,体内受精,卵生。图中E表示青蛙和鲢鱼的共同特征;Q表示青蛙、鲢鱼、乌龟的共同特征;P表示青蛙和乌龟的共同特征;F表示鲢鱼和乌龟的共同特征。
14.(1)纺锤 (2)翼
(3)体重 胸肌
15.(1)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体表被毛 体表覆盖羽毛
(2)胎生 体腔内是否有膈
(1)蟾蜍属于两栖动物,有脊柱,体温不恒定,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因此据题干中“校园常见动物分类检索表”可知:字母A所代表的内容应该是生活在潮湿的陆地。动物界中只有哺乳动物和鸟类属于恒温动物。由题干中信息可知,体温恒定的有麻雀和野猫,其中野猫是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体腔内有膈;麻雀是鸟类,体表覆盖羽毛,卵生,卵外有坚硬的卵壳。因此B、C所代表的内容如果按照体表结构,B是体表被毛、C是体表覆盖羽毛。(2)野猫是哺乳动物,麻雀是鸟类。按照生殖发育特征区分,若C填写卵生,那么B可填写胎生;体内有膈,也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因此还可以按照体腔内是否有膈特征区分B和C。
16.(1)鱼、蛙、蛇、鹰、狮
(2)鱼、蛙、蛇、鹰、狮
(3)动物分类除了要考虑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外,还要考虑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