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知识点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读图B3-1-1,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一水平视线上,图中在篮球表面移动铅笔从A到B,其长度看上去变化 (填“明显”或“不明显”);在木板上移动铅笔从C到D,铅笔的长度看上去变化 (填“明显”或“不明显”)。
(2)上述实验和现象能否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
(3)海边的人们发现远去船只的桅杆与船身哪个先消失 。
2.读图B3-1-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 )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3.[2020·白水县校级月考] 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图B3-1-3能够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
4.下列古诗中,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5.[2020·沈阳] 下列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是一个圆形
B.地球平均半径4万千米
C.地球最大周长约6371千米
D.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6.毛泽东在《七律二首·送瘟神》中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要真正日行八万里,则应该坐在地球的 ( )
A.赤道 B.北极
C.南极 D.北极圈
知识点 2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7.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层,由外向内分别是 ( )
A.岩石圈、地幔、地核
B.地壳、岩石圈、地核
C.地壳、岩石圈、地幔
D.地壳、地幔、地核
8.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岩石圈是地壳中的一部分
B.岩石圈是地幔中的一部分
C.岩石圈就是指地壳
D.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顶部共同组成的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壳是由岩石圈和软流层组成的
B.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
C.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壳最厚
D.地球内部结构中地核厚度最小
10.读图B3-1-4,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各圈层的名称:A ;B ;C 。
(2)假如我们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煮熟的鸡蛋作类比,那么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 。
(3)A、B、C三个圈层中,软流层位于 (填字母)层中。
(4)将代表各圈层的字母按照其厚度由小到大进行排列: (用“<”连接)。
11.为了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小明收集了以下证据:①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②地球仪所示的地球是一个球体;③月食时,月轮的缺损部分为圆弧形。其中不能作为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是 ( )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
12.同学们应该都玩过拨浪鼓,“演示地球形状变化的实验(如图B3-1-5所示)”与玩拨浪鼓很类似。这个实验能从一个侧面说明 ( )
A.地球因为自转变成了一个正圆球体
B.地球因为公转变成了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略扁的球体
C.地球因为自转变成了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D.地球正在向正圆球体演化
13.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看到的地球是很圆的,这是因为 ( )
A.地球外面有大气层
B.地球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差很小
C.过去的测量有错误
D.地球本身就是个正球体
14.读图B3-1-6,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由外到内可分为 、 、 三层。我们发现,地球内部的结构与 很相似。
(2)岩石圈是由 和 共同组成的。
自|我|提|升
15.下列是有关地球形状的说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A.天圆如弹丸,地如卵中黄
B.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C.地球是球体
(1)按照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将上述说法前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 → 。
(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 。(填字母)
A.地球形状随着人类的认识而改变
B.古人对地球的认识符合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是完全正确的
C.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没有阶段的,完全靠人们的突发奇想
D.一定的科学技术是认识地球形状的基础
(3)古人为什么不会想到地球是圆的呢
16.读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图B3-1-7),回答问题。
(1)麦哲伦坚信大地是 形的,从地球上的一点出发,一直朝一个方向走,一定能重新回到出发点。
(2)三年的环球航行中,麦哲伦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是 洋、 洋、 洋,最后又回到了最早出发的 洋。
(3)你能够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中感悟到什么
答案
1.(1)明显 不明显 (2)不能 (3)船身
2.D 3.C
4.A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明站得高,看得远,该诗句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5.D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6.A
7.D 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而岩石圈是由地壳和地幔的顶部组成的。
8.D 9.B
10.(1)地壳 地幔 地核 (2)地幔 (3)B
(4)A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 km,地幔为地壳以下到2900 km深度,地核位于2900 km以下。
11.B 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有:远离海岸的帆船,船身比桅杆先消失;月食时,月轮缺损的部分为圆弧形;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
12.C “演示地球形状变化的实验”与玩拨浪鼓很类似。这个实验能说明地球因为自转变成了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3.B 经过精确测量,得出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但赤道半径与极半径仅差0.33%,仅凭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因此,地球看上去是个近似球形的星球。
14.(1)地壳 地幔 地核 煮熟的鸡蛋
(2)地壳 地幔的顶部
15.(1)B A C (2)D
(3)在古代,由于缺乏精密的仪器和可靠的观测手段,人们只能凭直觉来认识世界。因为地球本身非常庞大,加之古人活动的范围狭小,根本无法感觉到地球是圆的。再者,根据人类的经验,在圆的表面是不稳定的,而人类站在大地上感觉是稳固的,所以,古人不会想到地球是圆的。
16.(1)球 (2)大西 太平 印度 大西
(3)科学探索与发现不能凭空臆断,更不能简单地下结论,而是需要不断地观察、思考、猜想、探索与实践,需要多方考证,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富有探险精神。
通过读图并分析可以知道,麦哲伦船队先后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最后又回到了最早出发的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