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地图
知识点 1 地图
1.如图B3-2-1所示,读三个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幅图中, 图比例尺最大, 图比例尺最小。
(2)三个城市中, 城区面积最大, 城区面积最小。
(3)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以上三种比例尺, 图反映的内容最详细, 图反映的内容最简略。
(4)将图中各比例尺用其他形式表示出来:
把比例尺“1∶1万”改写成数字式: ;
把比例尺“1∶50万”改写成文字式: ;
把比例尺“1∶10万”改写成线段式: 。
2.如图B3-2-2所示,该地图缺少的基本要素是 ( )
A.比例尺 B.图例和注记
C.方向 D.经纬网
3.图B3-2-3四幅图是我国某直辖市的轮廓图,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
4.如图B3-2-4是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简图,按比例尺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 )
A.①>③>④>②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①>②>③
知识点 2 方向的判断方法
5.仔细观察某学校地图,如图B3-2-5,回答下列问题。
(1)此地图是用 来判断方向的。
(2)综合楼在体育馆的 方向。
(3)如果按照地图三要素来看,此地图少了什么 答: 、图例。
(4)该学校的经纬度大约是(120° E,31° N),由此判定它位于 半球和 半球及 (填“高”“中”或“低”)纬度地带。
6.关于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经线指示东西,纬线指示南北
B.地图方向通常都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C.一个人站在北极,他的四面都是北方
D.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示北方
7.如图B3-2-6是某中学校园平面图,教学楼位于田径场的 ( )
A.南方 B.北方
C.西方 D.东方
8.小强同学根据天气预报将龙卷风始发地M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图B3-2-7中作了标注。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是 ( )
A.自北向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南向北 D.自东北向西南
9.[2020·山丹县校级期中] 绘制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 ( )
A.1︰1000 B.1︰1000000
C.1︰3000000 D.1︰200000
10.[2020·天水] 我国某中学兴趣活动小组在一次野营活动中用如图B3-2-8所示方法辨认方向,其中错误的是 ( )
11.[2020·西丰县期中] 对于图幅相同的①中国、②辽宁省、③铁岭市三幅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②③详细
B.②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①③详细
C.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①②③
D.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③②①
12.在一幅比例尺为1∶80000的地图上有A、B两地,在图上量得它们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 cm,则A、B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 )
A.2.4 km B.24 km
C.2400 km D.240 km
13.某行政村东西长2 km,南北宽1 km,主干道从南向北通过,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过。该村拟修建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与上述信息相符的是图B3-2-9中的( )
14.有三幅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分别为:①1∶1000,②1∶1000000,③1∶1000000000。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图的比例尺最小 B.如果有一张是学校平面图,应当是①图
C.③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 D.②图表示的实地范围最小
15.读图B3-2-10,回答下列各题。
(1)图甲中,教室在停车场的 方向。
(2)图乙中,教室在食堂的 方向。
(3)图丙中,A点在B点的 方向,B点在C点的 方向,C点在D点的 方向,D点在B点的 方向。
自|我|提|升
16.读图B3-2-11,回答下列问题。
(1)此地图是用 来判断方向的,1∶5000的含义是 。
(2)里仁花园在学校的 方向;排球场在体育馆的 方向。你判断的理由是 。
(3)如果按照地图的三要素来看,此地图还少了什么 。
(4)如果有客人问你从校门到艺术楼怎么走,你会怎么告诉他呢 。
(5)若生活楼到足球场的图上距离是3 cm,则实地距离是 m。
答案
1.(1)A B (2)B A (3)A B
(4)1∶10000 图上1 cm代表实地距离5 km
2.B 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读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和比例尺,缺少图例和注记。
3.A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四幅地图表示的范围相同,但A图图幅最大,因此比例尺最大。
4.C 图幅相同,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选项中的四幅地图按照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为:①>③>④>②,则比例尺从大到小依次是:②>④>③>①。
5.(1)一般定向法 (2)西南 (3)比例尺
(4)东(或北) 北(或东) 中
(1)该地图上没有任何有关方向的标识,因此使用的是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综合楼在体育馆的左下方,即西南方向。(3)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方向,图例在地图中存在,该地图使用一般定向法判断方向,比例尺没有在该地图中体现出来。(4)地球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学校所在经度是西经120°,属于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学校所在纬度是北纬31°,属于北半球;北纬31°处在30°到60°之间,即中纬度。
6.D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面向地图时,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站在北极点上,人的四面都是南方。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7.B
8.B 根据纬度判断南北方向,根据经度判断东西方向。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是自西南向东北。
9.A 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绘制一幅学校操场平面图,学校操场范围较小,应选择比例尺大的地图,比较选项中的四个比例尺可得,A比例尺最大。
10.B 面对北极星的方向就是正北方,可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流星的划落没有方向性,不能用来辨别方向。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可以确定方向。利用指南针可以确定方向。
11.D 题干中的三幅地图,中国地图的范围最大,表示的地理事物最简略,该图的比例尺最小;铁岭市地图的范围最小,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选用的比例尺最大。
12.A 根据数字式比例尺1∶80000可知,图上1 cm代表实地距离0.8 km,在图上量得A、B之间直线距离为3 cm,则A、B两地实地距离是2.4 km。
13.B 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由题干信息“某行政村东西长2 km,南北宽1 km”可知,B、C符合要求;结合题干信息“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可判定B与题干描述信息相符。
14.B 通过比较比例尺大小,③图的比例尺最小;学校平面图的范围很小,应选用最大的比例尺①;①图的比例尺最大,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表示的实地范围最小。
15.(1)西北 (2)东北
(3)正北 正西 正南 东北
本题主要考查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一是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辨别方向。二是指向标定向法:当地图上有指向标时,通常把指向标上的箭头方向定为正北方向,相反方向为正南方向,与箭头垂直的方向左边为正西方向,右边为正东方向。三是经纬网定向法: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中,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辨别方向。
16.(1)指向标 图上1 cm代表实地距离50 m
(2)东北 正北 根据指向标箭头指示北方来判断
(3)图例
(4)进入大门往南直行,再朝西转弯即可看到艺术楼
(5)150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
第1课时 地球仪
知识点 1 地球仪
1.图A3-2-1中利用乒乓球制作的地球仪与实际比较吻合的是 ( )
2.下列关于地球仪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B.地球仪再现了地球最真实的面貌
C.地球仪是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等来表示地理事物的
D.借助地球仪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知道地球的面貌
3.下列四项工作中,无法靠地球仪来完成的是 ( )
A.判断北京在地球上的大致位置 B.估计太平洋所跨越的经度范围
C.临摹澳大利亚海岸线的轮廓 D.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知识点 2 经纬网
4.下列有关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
②经线也叫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
③经线的长度相等
④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下列有关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除南、北两极外,所有的纬线都自成圆圈
②在南、北两极的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赤道
③每一个纬线圈的长度都相等
④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图A3-2-2中有关东西半球的范围示意,正确的是 ( )
7.观察比较地球仪上的0°经线与0°纬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0°纬线和0°经线一样长
C.0°纬线约是0°经线长度的2倍
D.0°纬线又叫作本初子午线
8.[2020·沭阳县期中] 关于如图A3-2-3经纬网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A点所在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C点所在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C.B点所在经线的形状是圆圈
D.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下面关于经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大
B.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越来越小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大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越来越小,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为0°
10.图A3-2-4中从A到B再到C,方向是 ( )
A.一直向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11.图A3-2-5为全球经纬网示意图。图中四点距离本初子午线最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某人发现他的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南侧是南半球,北侧是北半球,此人位于 ( )
A.20°W,0° B.160°E,0°
C.0°,0° D.180°,0°
13.读图A3-2-6东、西两半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是东半球
B.本初子午线在乙半球
C.丙点的经度是110°W
D.丁点的经度是120°E
14.[2020·夏津县期中] 读图A3-2-7,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经度 ,纬度 。和A点所在经线能组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是 。
(2)B点的经度 ,纬度 。从南北半球看,它位于 半球。
(3)④点的经度 ,纬度 。④位于②点的 方向。
(4)②③两点中,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的是 。
15.图A3-2-8为投影到白墙壁上的经纬网地球仪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已经标出的一条经线的度数,标出其他经线的度数:① ,③ 。
(2)A点的位置是 (填经、纬度),它位于B点的 方向。西经19°属于 半球。
(3)地球仪上,纬线AB与CD的长短关系是 ,经线AC与BD的长短关系是 。
(4)某人从A点出发一直向北走,最后能否到达C点 如果从A点出发一直向西走,最后能否到达B点 为什么
自|我|提|升
16.[例题]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某人从赤道以北40 km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正西方向各走100 km,最后他位于 ( )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北方向
C.出发点以西方向 D.出发点以东方向
[提示] 在地球仪上,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的长度不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北、向南纬线的长度越来越短,在南北两极缩小为点。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变式] 甲、乙两人均位于赤道,甲沿120°E经线前进,乙沿60°W经线前进,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甲、乙相会于北极
B.甲、乙不相会
C.甲、乙相会于南极
D.甲、乙分别到达对方的出发地点
答案
1.C 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时,地轴与水平面的夹角是66.5°。
2.B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借助地球仪我们可以很方便地知道地球的面貌,但地球仪是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因此并不是地球面貌的最真实的反映。
3.D 4.C 5.B
6.C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7.C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所有经线都连接南、北两极,是半圆,因此0°纬线(赤道)的长度约是0°经线长度的2倍。
8.C A点所在经线为20°W,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点所在纬线为0°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B点所在经线的形状是半圆。利用经纬网我们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C 10.D
11.B 甲点和丙点的经度为:120°W,乙点和丁点的经度为:40°E,40°E比120°W距离本初子午线更近些,然后根据纬线的度数越小其长度就越长,可以判断出乙比丁距离本初子午线更近。所以四点中乙点距离本初子午线最近。
12.B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到160°E是东半球,另一半则是西半球,所以此人位于赤道上,且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此分界线为160°E。
13.B 甲图是西半球,乙图是东半球;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位于东半球;图中每相邻的两条经线度数差是45°,丙点的经度是155°W;图中丁点的经度是115°E。
14.(1)110°E 20°N 70°W
(2)30°W 40°S 南
(3)120°E 23.5°N 东南
(4)②
(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的经度是110°E,纬度是20°N。经线圈的特点是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由此可判定,和A点所在经线能组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是70°W。(2)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B点的经度是30°W,纬度是40°S。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可判定,其位于南半球。(3)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④点的经度是120°E,纬度是23.5°N。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④位于②点的东南方向。(4)②③两点中,②点的经度为0°,③点的经度为120°E,②位于本初子午线上。
15.(1)10°E 70°E (2)60°N,70°E 正西 东
(3)AB(4)不能到达C点。因为从A点出发向北走,最终会到达北极点,而北极点是地球上最北边的地方,四周都是南方,所以不能再往北走,也就不能到达C点。
能到达B点。因为A、B两点同在一条纬线上,东西方向上一致,所以尽管B点在A点东方,从A点出发一直向西走还是能到达B点的。
16.[例题] D 在经纬网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是等长的,纬线不等长,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因此从赤道以北40 km处出发,向正南走100 km,则位于赤道以南60 km,此处的纬线比出发点所在的纬线短,然后向正东、正北、正西方向各走100 km,最后他位于出发点以东的方向。
[变式]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