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第1课时 地壳变动
1.以下信息中,不是地壳变动的信息的是 ( )
A.悬崖上弯曲的岩层
B.海洋底部古人类的遗迹
C.黄山山顶上的飞来石
D.青藏高原上的海洋生物化石
2.[2020·洛宁县期中] 下列现象或事例不能证明地壳在运动的是 ( )
A.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
B.青藏高原上发现有贝壳
C.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
D.传说中的愚公移山
3.下列关于地壳变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岩石的断裂和弯曲是地壳变动留下的痕迹
B.地壳的水平运动都会形成海陆变迁
C.喜马拉雅山是陆地变成海洋的证据
D.地壳变动的主要能量来自人类活动
4.地球上总有许多自然灾害现象,下列灾害现象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是 ( )
A.哥伦比亚大雨引发的洪水、山体滑坡等灾害
B.台风利奇马袭击浙江台州、乐清等地
C.山西王家岭煤矿“3.28”透水事故
D.日本附近海域发生9级大地震
5.[2019·杭州] 图B3-4-1中的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了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 )
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
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水陆两栖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
7.下列现象能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变动的是 ( )
①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 ②喜马拉雅山上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 ③考古学家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有古河道的痕迹 ④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面积扩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读图B3-4-2,回答下列问题。
乙
(1)图甲说明,水平岩层在 的作用下,或发生 ,或引发 ,这是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原因。
(2)图乙反映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这说明
是导致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
自|我|提|升
9.如图B3-4-3为海陆变迁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插旗的小岛处由陆地变成了海洋,引起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海平面上升
C.海平面下降 D.大陆漂移
(2)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岩石中发现了鱼、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的事实,说明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曾经是一片 。
(3)在太平洋上有一个小岛,一天中时而露出水面,时而浸在水下。这个小岛的这种变化
(填“是”或“不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如果不是,那么,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
1.C 2.D 3.A 4.D 5.A
6.A 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说明在太行山这个位置,在很久以前是海洋,而后来由于地壳的抬升运动,将大海变成了现在的高大山脉,所以现在在太行山中才发现了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
7.B
8.(1)内力 弯曲 断裂
(2)地壳的升降运动
9.(1)A (2)海洋
(3)不是 海水的潮涨潮落第2课时 火山 地震
知识点 1 火山
1.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喷发物主要有 ( )
A.岩石和火山灰 B.火焰和氧气
C.火山灰和岩浆 D.地核中的物质
2.火山喷发的熔岩来源于 ( )
A.地壳 B.地核
C.地幔的底部 D.地幔的软流层
3.关于火山喷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是由于灼热的岩浆从地壳裂纹中喷出
B.喷出物全是高温岩浆
C.喷出的岩浆冷凝后,常形成圆锥形的火山丘
D.海底火山喷发常形成火山岛
4.下列关于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火山是地壳变动的表现之一,其空间分布分散
B.富士山是死火山
C.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壳
D.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可能会淹没城市,但火山灰形成的土壤很肥沃
知识点 2 地震
5.图A3-4-1中地震要素表示正确的是 ( )
A.①震中 ②震源 ③等震线 ④震中距
B.①震源 ②震中 ③等震线 ④震中距
C.①震源 ②震中 ③震中距 ④等震线
D.①震中 ②震源 ③震中距 ④等震线
6.关于地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地震是指地壳的突然震动
B.震级越高,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影响也越大
C.大部分地震我们都能感知
D.地震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7.[2020·新疆]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发生6.0级地震,造成受灾区部分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地震发生时,在九寨沟旅游的小红正在酒店的10楼休息,此时小红的避灾、逃生行为正确的是( )
A.迅速乘坐电梯逃离
B.将枕头抱在头上躲进卫生间
C.从窗户跳下逃生
D.大声呼救
8.[2019·丽水] 据统计,2018年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19次,与2017年相比,地震活动明显增强。下列关于地震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地震带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处
B.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C.发生地震时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D.现在已经能对地震作出及时、准确的预报
9.2021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3周年纪念日。
(1)从地震带分布角度分析,四川省位于 一带,容易发生地震。
(2)图A3-4-2为地球内部三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汶川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 。
10.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9年4月18日13时01分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4.02度,东经121.65度)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24 km。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 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2)我国属于多地震国家,我国的台湾是地震多发区,因为处在
地震带上。
(3)下列是小科整理的有关抗震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如果所在的位置是在底楼,应迅速撤离到室外开阔地带
B.如果在家里,应尽可能将贵重物品带走,以免财产损失
C.如果在室外,要远离广告牌、高压线等有坠物危险的地方
D.如果在高楼来不及撤离,应就近躲到墙角,用书包等软物体护住头部
答案
1.C
2.D 火山喷发的熔岩(岩浆)来自地幔的软流层。
3.B 火山喷发是由于灼热的岩浆从地壳裂纹中喷出,喷出的岩浆冷凝后,常形成圆锥形的火山丘或火山岛;火山喷出物指火山活动时从地下喷出的物质,它包括火山气体、熔岩和火山灰等。
4.D 5.B
6.C 地震是指地壳的突然震动;震级越高,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大,影响也越大;大部分地震我们都不能感知;地震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7.B 发生地震时,如果在10楼,不要惊慌,要将枕头抱在头上,躲进卫生间,千万不要恐惧,不能乘坐电梯逃离,更不能从窗户跳下,不能大声呼救,应保存体力。
8.B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发生地震时应迅速逃到空旷的野外去,不能进入室内抢运物品;现在地震还无法准确预报,若能及时准确地作出预报,提前采取措施,会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
9.(1)地中海—喜马拉雅山 (2)地壳
10.(1)断裂
(2)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
(3)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