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8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4.8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6-27 20:4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知识点 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最根本的区别是 (  )
A.是否发光、发热 B.是否有沉淀生成
C.是否有气体生成 D.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如图B4-8-1所示,绚烂多姿的“冰晕”装点着美丽的天空,它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冰晕”和“冰晶”的形成过程发生的变化是 (  )
A.均为物理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
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3.能说明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 (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镁条卷缩变短 D.生成白色粉末
知识点 2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4.下列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  )
A.易生锈 B.能导电
C.能与稀硫酸反应 D.能在氧气中燃烧
5.2018年4月,中国制造并批量生产的世界“最薄玻璃”厚度仅有0.12 mm,堪比A4纸的厚度,轿车撞不碎,不怕风吹雨淋,稳定性好。下列性质不属于玻璃的物理性质的是 (  )
A.透光性强 B.稳定性好
C.强度很大 D.机械性能好
6.[2019·温州] 银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长期放置会被氧化而发黑。其中属于银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银白色 B.密度较大
C.导电性良好 D.能被氧化
7.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不可能发生物理变化
C.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也会发生化学变化
D.物质发生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9.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例如,燃料燃烧产物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
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均为物理变化
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均为化学变化
10.下表是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的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配料 含碘量 保质期 贮藏指南 使用方法
氯化钠、碘酸钾 20~40 mg/kg 18个月 避热、避光密封 勿长时间炖炒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加碘食盐通常的颜色和状态为      ,这是它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以推测加碘食盐在受热时    (填“易”或“不易”)分解,这是它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11.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属于用途的是    。
答案
1.D 
2.A  “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只是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冰晕”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3.D
4.B  纯铁是银白色的固体,铁的颜色、状态、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铁能在氧气中燃烧、能与稀硫酸反应、铁易生锈都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
5.B
6.D  银是银白色固体,银的颜色、密度、导电性都属于物理性质;银能被氧化,属于化学性质。
7.C  燃放烟花爆竹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选项B中诗句描述的是石灰的化学反应,是化学变化;选项C中诗句描述的是雪后美景,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8.A 
9.D  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燃烧产物(二氧化碳、水等)在太阳能或微生物的作用下重新转化为燃料(如酒精等),也属于化学变化。
10.(1)白色固体 物理 (2)易 化学
11.① ④ ② ⑤ ③